第三节 行政机关
一、市级机构
宜都市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Rénmín Zhèng fǔ] 位于陆城街道园林大道8号。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195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枝江县,将其所辖区域划归宜都县管辖。1962年12月恢复枝江县制,白洋等6个区和江口镇划归枝江县管辖。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县级)。1998年6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1949年至1957年宜都县隶属宜昌专区;1958年至1961年隶属宜都工业区;1962年至1969年隶属宜昌专区;1970年至1992年隶属宜昌地区。1992年至今属宜昌市管辖。占地面积2059平方米,建筑面积18527平方米。有发改局、经信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等24个下设机构。主要职能: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领导和监督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建设、民政和公安等工作。
宜都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 [Yídū Shì Zhèngwù Fúwù Zhōngxīn Guǎnlǐ Bàngōng shì]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南偏东0.8千米,五宜大道和陆逊大道交会处(科技孵化中心北侧一、二、三楼)。2004年11月正式成立挂牌运行,2013年7月办公场所由长江大道22号迁至科技孵化中心。办公面积6530平方米。主要职能:监督行政审批项目办理,协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规范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指导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履行政务公开日常管理和综合招投标全面管理。
宜都市民政局 [Yídū Shì Mínzhèngjú]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8千米。坐落在陆城工农路82号。1949年7月设宜都县民政科,1959年12月改置为宜都县民政局,1969年3月设民卫小组,1970年3月18日组建宜都县民政卫生局,1971年6月更名为宜都县民政科,1977年更名为宜都县民政局,1987年11月更名枝城市民政局,1998年10月更名为宜都市民政局。占地面积392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7平方米。主要职能:救灾救济、优待抚恤和烈士褒扬、退伍军人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工作、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和儿童收养、殡葬管理、老龄工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宜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Yídū Shì Rén lìzīyuán héshèhuìbǎozhàng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北1.2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219号。1958年8月设立宜都县劳动局。1962年6月后并入宜都县民政局。1966年至1968年5月机构解体,成立宜都县劳动局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2月领导小组撤销,11月改设劳动科,1978年12月改称劳动局。1984年3月县劳动局、人事局、知青办三单位合并,成立宜都县劳动人事局。1986年宜都县社会劳动保险处成立。1987年1月撤县建市改称枝城市劳动人事局。1989年枝城市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枝城市劳动就业管理局。1990年5月枝城市劳动人事局分设为枝城市劳动局和枝城市人事局。1990年6月枝城市社会劳动保险处更名为枝城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2000年3月成立宜都市医疗保险管理局。2001年市劳动局更名为宜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3月将原市人事局、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公民出境就业进行管理的职责划归市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占地面积为1269平方米,建筑面积7380平方米。主要职能:拟订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规定;负责全市促进就业工作;统筹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负责全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负责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综合管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有关人员调配和特殊人员安置办法,执行国家荣誉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加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等。
宜都市国土资源局 [Yídū Shì Guótǔzīyuán 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75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62号。1984年7月成立宜都市土地管理局。1988年2月,宜都市土地管理局更名为枝城市土地管理局。1997年4月成立枝城市地质矿产局,主要负责土地矿产资源的管理。1998年10月枝城市土地管理局更名为宜都市土地管理局。2001年11月撤销宜都市土地管理局、宜都市地质矿产局,合并成立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占地面积3853平方米,建筑面积2765平方米。主要职能: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组织落实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组织市内基准地价、标定地价评测等。设立有红花套、五眼泉、王家畈、松木坪、枝城、陆城6个国土资源(中心) 所和国有土地管理所以及土地整理中心、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中心、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等二级单位。
宜都市科学技术局 [Yídū Shì Kēxuéjìshù 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8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101号。1959年4月宜都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79年1月恢复宜都县科学技术协会,1987年1月独立建制至今。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保障其实施;负责科技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检查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地科技发展计划,组织申报国家、省、宜昌市各类科技计划并组织实施等。
宜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Yídū Shì Zhù fánghéchéngxiāngjiànshè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千米。坐落于陆城长江大道81号。1949年7月为宜都县人民政府内设建设科。1975年4月为基本建设科。1979年4月将宜都县基本建设科改为宜都县基本建设委员会。1981年8月设立宜都县城建环境保护局和建工建材局,归口基本建设委员会。1984年3月宜都县基本建设委员会与城建环境保护局撤销,合并成立宜都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8年4月宜都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分设为枝城市城乡建设局和枝城市环境保护局。1997年4月枝城市城乡建设局改称为枝城市建设局。1998年10月更名为宜都市建设局。1999年7月宜都市建设局更名为宜都市建设委员会。2001年12月复名为宜都市建设局。2010年4月更名为宜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沿用至今。办公用房占地面积586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为砖混结构四层楼房。主要职能: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管,城乡规划编制及监管,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建筑市场监管,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市域工程建设勘察、测绘、设计行业管理,规范和指导全市村镇建设,推进建筑节能、城镇减排等。
宜都市环境保护局 [Yídū Shì Huánjìng bǎohù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4千米。坐落于陆城园林大道25号。1984年3月为宜都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6年12月25日县编委核准为正科级行政单位;1987年10月撤县建市更名为“枝城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8年3月环境保护局从“枝城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析出,成立“枝城市环境保护局”;1998年10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机构名称相应变更。宜都市环境保护局为行政正局(科)级单位,是政府组成部门。原办公地点在陆城城南路33号(1997年变更为长江大道27号),2000年3月迁址陆城园林大道25号,沿用至今。占地面积3187平方米,建筑面积833平方米。主要职能: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做好执法监督工作;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环境保护科技进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环境意识。
宜都市交通运输局 [Yídū Shì Jiāotōng yùnshū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3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76号。1954年设立宜都市人民政府交通科,1959年3月设立宜都县交通运输管理局,1970年3月与邮政局合并为交通邮政管理局,1978年12月更名为宜都县革命委员会交通局。2010年7月更名为宜都市交通运输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4504平方米,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主要职能:研究制定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政策、规章、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并负责组织实施;承担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负责全市物流业规划、发展和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等。
宜都市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 [Yídū Shì Jīng jìshāngwùhéxìnxīhuà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北偏东1.8千米。坐落于陆城中山路1号。2010年由原宜都市经贸局和宜都市经贸委合并而成。占地面积1773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管理地方经济贸易、信息化工作;宏观指导和服务全市工业、商贸等市场发展,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宜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Yídū Shì ān quán shēngchǎnjiāndū Guǎnlǐ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北偏东1.6千米。坐落在陆城中山路1号。2002年3月成立以来沿用至今。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要职能:承担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能,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权;承担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等。
宜都市财政局 [Yídū Shì Cáizhèngjú]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9千米。坐落在陆城城河大道37号。1949年8月设置宜都县人民政府财政科。1958年8月宜都县人民政府财政科更名为县财政局。沿用至今。财政局内设15个科室,9个事业单位,下辖10个乡镇财政所。占地面积3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435平方米。主要职能:管理和指导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监督执行总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及行业的会计规章制度;负责国债转贷资金管理,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及粮食挂账处理;负责实施企业绩效评价、国有资本金营运监管、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考核;指导全市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负责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查处。
宜都市审计局 [Yídū Shì Shěnjì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5千米。坐落在陆城工农路81号。1984年3月成立。占地面积2366平方米,建筑面积859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审计工作方针和政策;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和向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提出有关建议;组织实施对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情况的行业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受市委、市人民政府委托,组织对有关党政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对国有控股企业集团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对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等。
宜都市统计局 [Yídū Shì Tǒngjì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偏北1.2千米处,坐落在陆城园林大道44号。1953年3月为宜都县统计科,1963年改为宜都县统计局,1970年至1978年,归口县计划委员会,1979年3月恢复宜都县统计局,1998年10月改名为宜都市统计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905平方米。主要职能:领导和协调全市统计工作,制定全市统计工作规章、统计工作现代化规划、统计体制改革方案和统计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贯彻执行国家、省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和统一管理全市各项核算制度;制定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组织领导、协调全市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统一组织管理全市统计报表工作。
宜都市发展和改革局 [Yídū Shì Fāzhǎnhé gǎigé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9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58号,办公地点设于市科技馆一、二两层。1954年9月宜都县设立计划委员会,1962年4月将县计划统计科并入计委,1963年3月又将计划统计科析出设立县统计局。1968年5月计划委员会与统计局合并,成立计划统计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2月计委撤销。1970年3月,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重新组建县计划委员会,归口管理统计局(科)、物价委员会(局)、劳动局(科)、物资局(科)、基建科等部门。80年代归口管理部门有:统计局、劳动局、物价局、技校、安全办。90年代归口管理部门有统计局、物价局、物资局、国土局、城建局、环保局、经协办、房产局等8个单位。1996年将国土规划办公室撤销,计委内设“国土规划科”。2001年宜都市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宜都市发展计划局,统计局、物价局单设。2004年宜都市发展计划局更名为宜都市发展和改革局,沿用至今。主要职能: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负责协调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
宜都市物价局 [Yídū Shì Wùjià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千米。坐落在陆城工农路102号。1979年3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物价局,1981年更名为宜都县物价局。1987年改为枝城市物价局。1998年更名为宜都市物价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为1895平方米,建筑面积851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和价格方针、政策,组织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的价格听证工作;提出综合运用价格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以及法律、行政等手段调控市场,保持全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建议,制定全市价格工作规划,部署年度工作任务。
宜都市农业局 [Yídū Shì Nóngyè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偏北1.4千米。坐落在陆城园林大道93号。1955年前县政府内设农业科,1955年至1966年县政府农村工作部下设农业局。1968年初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下辖农林水小组,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农林水办公室下辖农业局。1981年宜都县人民政府下设农业委员会,设县农业局。1987年11月撤县设市,宜都县农业局更名为枝城市农业局。1993年3月枝城市农业局与畜牧特产局合并成立枝城市农牧业局,1997年4月农业局与畜牧特产局分设。1998年6月更名为宜都市农业局,沿用至今。局机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局属二级单位办公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等。
宜都市水利局 [Yídū Shì Shuǐlìjú] 位于在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北0.9千米。坐落于陆城长江大道195号。1951年4月成立宜都县水利局,起初与县建设委员会合署办公。1968年1月成立宜都县水利局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2月撤销。1970年3月设立宜都县水利电力局。1971年10月由局改称为科。1976年4月撤销宜都县水利电力科,设立宜都县水利科。1978年12月由水利科改称为水利局。1997年9月28日枝城市水利局更名为枝城市水利水电局,为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2001年12月30日将宜都市水利水电局更名为宜都市水利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1727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要职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给排水工程建设,河湖治理保护等。
宜都市林业局 [Yídū Shì Línyè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北0.5千米。坐落在陆城五宜大道8号。1954年11月宜都县人民委员会设林业科,1958年改为宜都县林业局,1968年改为林业局革命领导小组,1978年12月恢复为林业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2511平方米,建筑面积1365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负责研究拟订全市林业发展规划、计划以及规章制度,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等。
宜都市教育局 [Yídū Shì Jiàoyù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3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59号。1950年初宜都县人民政府设立文教科。1956年文教科更名为宜都县教育局,1970年设宜都市文教局,1981年文化局、教育局分设。1986年初宜都县教育局更名为宜都县教育委员会。1988年底,因县改市宜都县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枝城市教育委员会。1998年6月更名为宜都市教育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2662平方米,建筑面积3864平方米。主要职能:负责全市教育、教学体制管理工作;全面贯彻党和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有关教育规划等。
宜都市文化局 [Yídū Shì Wénhuà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1千米。坐落于陆城清江大道39号。1955年底宜都县人民委员会设立文教科;1970年底宜都县革委会设立宜都县文教局;1981年3月文化局、教育局分设,成立宜都县文化局;1995年4月成立新闻出版局,与市文化局合署办公,称宜都市文化局。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1平方米。主要职能:负责全市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版权管理、文物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5年,文化局、广电局、体育局、旅游局合并,组建文体新闻出版广电旅游局,2017年迁往园林大道23号)
宜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Yídū Shì Wèi shēnghéjìhuàshēngyù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南1.1千米。坐落在陆城清江大道137号。1952年设宜都县卫生科,1979年改为宜都县卫生局,2014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宜都市卫生局和宜都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合并,成立宜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沿用至今。办公占地面积3653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卫生计生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本市卫生计生发展规划, 负责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统筹规划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等。(2016年迁往城河大道189号)
宜都市公安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2.5千米。坐落在陆城宜红街37号。1949年6月在荆门组建宜都县人民政府同时成立县政府工作机构,公安局为工作机构之一。1966年政法属军营,为军营小组,1972年11月撤销军营,更名为宜都县公安局。1987年11月更名枝城市公安局。1998年10月更名为宜都市公安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8781平方米,建筑面积6506平方米。主要职能: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等。
宜都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Gōnggòngjiāotōng Pàichū suǒ]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北1.1千米,坐落于陆城城乡路27号,在宜都市公路局大楼办公。1997年成立。主要职能:预防和打击公路及水运违法犯罪。
宜都市森林公安局 [Yídōushì Sēnlín Gōng ān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北偏西0.5千米,坐落在五一大道8号。占地面积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1989年设公安股,属林业局内设科室,业务接受公安局指导。1997年加挂宜都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牌子。2000年成立宜都市森林警察大队,与林业局公安科合署办公。2003年,林业公安科更名为森林公安局。2009年宜都市森林公安局定编为副科级单位,列入公安局建制系列。主要职能:负责域内森林案件查处、执法监督、治安处罚等。(2018年迁至陆城宜华大道与224县道交叉路口)
宜都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JiāojǐngDàduì]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45千米,坐落在陆城体育路159号。1987年8月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由交通局交管站部分人员划入公安系列,成立交通警察大队,1988年4月改称为宜都市交通警察大队。占地面积4002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职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及处置、车辆及驾驶员管理等工作。(2017年迁至陆渔一级路袁家塝)
湖北省宜都市看守所 [Húběi Shěng Yídū Shì Kānshǒusuǒ]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南1.9千米处。坐落在陆城十里铺村五组。1991年设立。占地面积3.4公顷,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主要职能:关押犯罪嫌疑人。
宜都市司法局 [Yídū Shì Sīfǎ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偏南1.7千米,坐落在陆城城河大道185号。1980年11月成立。1988年更名为枝城市司法局,1998年更名为宜都市司法局。2002年12月办公地址由江家大堰41号迁至陆城中山路1号;2014年10月,由陆城中山路1号迁至陆城城河大道185号至今。占地面积9219平方米,建筑面积3089平方米。主要职能:制定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拟订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各行业的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指导、监督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法制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市的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综合管理社会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市场等。
宜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Yídū Shì Shí pǐnyàopǐn Jiāndūguǎnlǐ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8千米。坐落在陆城胜利路14号。2002年1月成立。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2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中长期规划和地方性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负责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等。
宜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Yídū Shì Zhìliàng jìshù Jiāndū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以南0.85千米。坐落在陆城五宜大道66号。1979年2月宜都县计量管理所由工商局划入县科委管理,1987年2月设立宜都县标准计量局。1992年6月更名为枝城市技术监督局。1999年11月更名为宜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965平方米,建筑面积4414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指导企业争创精品名牌产品,实施精品名牌经济发展战略;负责全市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统一管理全市标准化工作;统一管理全市计量工作等。
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Yídū Shì Gōng shāng Xíngzhèngguǎnlǐ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5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45号。1982年3月成立。占地面积2729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3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实施宜都市行政区域内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管辖辖区内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的登记注册及经营活动。
宜都市国家税务局 [Yídū Shì Guójiāshuì wù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偏北1.1千米。坐落在陆城园林大道91号。1949年10月成立宜都县税务局。1958年7月财政、税务、保险三家合并为宜都县财政局。1961年12月财政、税务两局分设,恢复宜都县税务局。1970年6月财政、税务再次合并为宜都县财政局。1984年3月财政、税务再行分设,恢复宜都县税务局。1988年2月撤县建市,更名为枝城市税务局。1994年7月枝城市税务局分设为枝城市国家税务局和枝城市地方税务局。1998年10月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因而随之更名为宜都市国家税务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4714平方米,建筑面积7580平方米。主要职能:宜都本市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和法律规定的其他税收的征收管理。(2018年7月与宜都市地方税务局合并)
宜都市地方税务局 [Yídū Shì Dìfāng Shuì wù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22千米。坐落在陆城长江大道28号。1994年7月成立枝城地方税务局。1998年10月更名为宜都市地方税务局。占地面积2044平方米,建筑面积3698平方米。主要职能:编制全市地方税收长远规划和年度税收规费计划,组织地方各项税收、规费征收。(2018年7月与宜都市国家税务局合并,办公地点迁往宜都市国家税务局)
宜都市烟草专卖局 [Yídū Shì Yāncǎo Zhuān màijú]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北偏西0.6千米。坐落于陆城五宜大道1号。始建于1984年。2002年,由长江大道32号迁至五宜大道1号。主要职能:检查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查处违法、违章案件,打击不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依法组织烟草专卖品证件的发放和检查;管理烟草专卖派驻机构。
二、陆城街道
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Yídū Shì Lùchéng Jiēdàobànshìchù]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1千米。坐落于陆城清江大道38号。1953年成立城关区人民政府,后为城关镇,至1975年仍称为城关镇人民政府;1981年6月更名为陆城镇人民政府;1989年2月撤销陆城镇,改为陆城街道办事处。沿用至今。建筑面积17238平方米,占地面积3345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陆城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 jú Lùchéng Pàichūsuǒ]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0.4千米。坐落于陆城长江大道5巷8号。始建于1949年7月。单位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在编民警30人,协警51人。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城东工商所 [Yídū Shì Gōng shāng Xíngzhèng Guǎnlǐjú Chéngdōng Gōngshāngsuǒ]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6千米。坐落在陆城城河大道38号。1995年1月成立,占地面积820平方米,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主要职能:工商企业管理、商标、广告管理、市场管理、经济监督检查等。
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城西工商所 [Yídū Shì Gōngshāng Xíngzhèngguǎnlǐjú Chéngxī Gōngshāngsuǒ]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1.1千米。坐落在陆城工农路27号。2003年1月成立。主要职能:工商企业管理、商标、广告管理、市场管理、经济监督检查等。
三、红花套镇
宜都市红花套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Hóng huātào Zhèn 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以北15.2千米。驻杨家畈村八组。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设红花套区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改设为红花套公社,1961年恢复为区公所,1975年11月改建为红花套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销人民公社再成立红花套区人民政府,1987年9月,宜都市撤区并乡,设红花套镇至今。占地面积21344平方米,建筑面积446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红花套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 jú Hónghuātào Pàichūsuǒ]位于红花套镇宜华2路3号。始建于1950年6月,2005年9月搬迁至红花套集镇中南路,2006年5月红花套派出所与红花交警中队分离,并搬迁至红花套镇宜华2路3号。占地面积2970平方米,建筑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派出所共有民警10人,社区安保队员10人。主要职能:包括日常值班备勤、接处警、户籍业务办理,行政、刑事案件办理、治安管理、安全监督等。保卫国家安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和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宜都市红花套交警中队 [Yídū Shì Hónghuā tào Jiāojǐng Zhōngduì]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东偏北0.3千米。坐落在红花套镇荆门山大道21号。1987年始建,2006年5月红花套派出所与红花交警中队分设,搬迁至现址。建筑面积2060平方米。主要职能:维护交通秩序,受理、处置交通事故。
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红花套工商所 [Yídū ShìGōngshāngxíngzhèngGuǎnlǐjúHóng huātào Gōngshāngsuǒ] 位于红花套镇人民政府以东0.7千米。坐落在杨家畈村八组。1984年2月批准成立,占地面积为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主要职能:工商企业管理、商标、广告管理、市场管理、经济监督检查等。
四、高坝洲镇
高坝洲镇人民政府 [Gāobàzhōu Zhèn Rén 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北偏西4.8千米。驻高坝洲镇湾市村七组。1987年9月从红花套区划出设曾家岗乡人民政府。1998年1月因高坝洲电站在辖区兴建,由曾家岗乡人民政府更名为高坝洲镇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驻地由中坪村迁至湾市村七组。占地面积1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25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高坝洲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Gāobàzhōu Pàichūsuǒ] 位于高坝洲镇人民政府以北1千米。坐落在高坝洲镇双坪路20号。1987年11月宜都市公安局在曾家岗乡成立曾家岗派出所,1998年1月曾家岗乡改为高坝洲镇,曾家岗派出所更名为宜都市公安局高坝洲派出所至今。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宜都市公安局高坝洲电厂派出所 [YídūShì Gōng ānjú Gāobàzhōu Diànchǎng Pài chūsuǒ] 位于高坝洲镇天平山村高坝洲电站内。1993年成立宜都市公安局高坝洲电厂派出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主要职能:负责高坝洲水电站治安保卫工作,查处、打击违法犯罪。
五、姚家店镇
宜都市姚家店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Yáojiā diàn Zhèn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南1.25千米。坐落在姚家店村一组境内。1949年6月设立宜都县姚店区政府,1958年10月成立姚店公社,1961年称姚店区公所,1975年复称姚店人民公社。1987年设姚家店乡人民政府,2009年6月由姚家店乡人民政府更名为姚家店镇人民政府。占地面积17095平方米,建筑面积7342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姚家店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Yáojiādiàn Pàichūsuǒ] 位于姚家店镇人民政府西南0.7千米。坐落在姚家店镇楠竹园路8号。1982年2月设姚家店乡派出所,2009年6月更名为宜都市公安局姚家店派出所,沿用至今。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六、五眼泉镇
宜都市五眼泉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Wǔyǎn quán Zhèn 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偏南12.4千米。坐落在五眼泉镇庙岗路16号。1951年6月设石门区公所,1955年划归聂河区五眼泉乡,1956年6月称聂河指导组,1957年12月称聂河区五眼泉乡,1958年10月属聂河人民公社五眼泉管理区,1961年4月改为聂河区五眼泉公社,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时将五眼泉、红山、永园和姚店区的山河公社合并为五眼泉公社。1984年2月撤社并区后属聂河区五眼泉乡。1987年9月撤区建乡成立五眼泉乡人民政府,2009年4月撤乡建镇成立五眼泉镇人民政府至今。占地面积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五眼泉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Wǔyǎnquán Pàichūsuǒ] 位于五眼泉镇人民政府东北0.7千米。坐落在五眼泉集镇胡敌路。1987年10月设枝城市公安局五眼泉派出所,1998年6月更名为宜都市公安局五眼泉派出所。派出所成立之处在镇政府院内办公,2007年迁至现址。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七、聂家河镇
宜都市聂家河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Niè jiāhé Zhèn 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南25千米,坐落在聂家河镇渔洋路168号。1949年至1953年设聂家河区公所。1956年3月撤销区公所,更改为聂家河指导组。1957年12月撤销聂家河指导组,设立聂家河区公所。1958年10月由区公所改称聂家河公社。1961年5月恢复聂家河区公所。1975年11月撤区建社,改为聂河镇人民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原聂河镇公社和五眼泉乡公社合并为聂河区公所。1987年9月设聂家河镇人民政府,五眼泉乡及望佛桥乡从聂河区划出。占地面积21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聂家河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Nièjiāhé Pàichūsuǒ] 位于聂家河镇人民政府东北0.1千米。坐落在聂家河镇渔洋路166号。1950年至1975年10月设公安特派员,无机构。1976年成立聂河镇公社公安派出所,1987年10月改称聂家河派出所。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7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八、王家畈镇
宜都市王家畈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Wáng jiāfàn Zhèn 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北23.5千米。坐落在王家畈镇石板河路1号,驻王家畈村五组。1949年3月到1953年4月为王畈区,驻王家畈。1954年区政府迁驻柳树河,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为永安管理区,1962年属王畈区永安公社,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将永安、古水、洲阳等3个小公社合并为王畈公社。1987年10月更名为王家畈乡人民政府,2001年3月与毛湖埫乡人民政府合并,仍称王家畈乡人民政府,2013年8月更名为宜都市王家畈镇人民政府至今。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王家畈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Wángjiāfàn Pàichūsuǒ] 位于王家畈镇人民政府东南50米。坐落在王家畈镇石板河路5号。1982年设立王家畈派出所,2001年乡镇合并,原毛湖埫派出所、王家畈派出所合并为王家畈派出所。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王家畈工商所 [Yídū Shì Gōngshāng Xíngzhèng Guǎnlǐjú Wángjiāfàn Gōngshāngsuǒ] 位于王家畈镇人民政府以西100米处。坐落在王家畈镇石板和路10号。1984年2月成立。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要职能:工商企业管理、商标、广告管理、市场管理、经济监督检查等。
九、松木坪镇
宜都市松木坪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Sōng mùpíng Zhèn 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南28千米。坐落在松木坪镇贺炳炎大道128号。1949年6月至1974年为王家畈辖区,1975年撤区并社,由永丰、崭新、松华3个管理区合并为松木坪镇公社。1984设区建乡,改为松木坪区公所。1985年撤区建乡,设为松木坪镇人民政府,沿用至今。占地面积20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松木坪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Sōngmùpíng Pàichūsuǒ] 位于在松木坪镇人民政府以西0.1千米。坐落在松木坪镇贺炳炎大道77号。松木坪派出所始建于1950年6月。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松木坪中队[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Jiāotōng Jǐngchá Dà duì Sōngmùpíng Zhōngduì] 位于松木坪镇人民政府西北70米处。坐落在松木坪镇贺炳炎大道。1996年3月成立。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主要职能:道路交通指挥、维护交通秩序、纠正和处罚交通违章行为、处理交通事故、维护治安秩序等。
十、枝城镇
宜都市枝城镇人民政府 [Yídū Shì Zhīchéng Zhèn Rénmín Zhèng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南10.2千米。坐落在枝城镇枝城大道325号。1955年7月枝江、宜都合并属宜都县枝城区枝江镇。1961年5月升格为县辖镇。1963年12月更名为枝城镇人民政府。1988年11月撤销枝城镇人民政府,设立为枝城、洋溪两个街道办事处和黎家坪乡人民政府。1998年12月恢复为枝城镇人民政府。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宜都市公安局枝城派出所 [Yídū ShìGōng ān jú Zhīchéng Pàichūsuǒ]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以西220米。坐落在枝城镇西湖一路55号。枝城派出所始建于1949年。2001年乡镇合并,原枝城、洋溪、黎家坪三个派出所合并为枝城派出所,办公地点仍设在原枝城派出所至今。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宜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枝城工商所 [Yídū Shì Gōngshāngxíngzhèng Guǎnlǐjú Zhī chéng Gōngshāngsuǒ] 位于枝城镇人民政府以西0.1千米处。坐落在枝城镇枝城大道308号。1983年成立,2002年经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由枝城镇工商所更名为枝城工商分局,2011年更为现名。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主要职能:工商企业管理、商标、广告管理、市场管理、经济监督检查等。
十一、潘家湾土家族乡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YídūShì Pānjiāwān Tǔjiāzú Xiāng Rénmín Zhèng fǔ] 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西南28.7千米。坐落在石林路118号,驻地为潘家湾村五组。1951年6月设潘湾区公所,1958年改为潘湾公社,1961年至1975年恢复区公所。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更名为潘湾公社,1987年9月改为潘家湾乡人民政府,2000年6月更改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政府沿用至今。占地面积21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主要职能:落实国家政策,严格依法行政,搞好市场监管,发展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内设有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土管、水利、农业等公共服务事业管理机构;行使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公安、司法、社会事务等行政工作职能。
宜都市公安局潘家湾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Pānjiāwān Pàichūsuǒ] 位于潘家湾土家族乡石林路122号,与潘家湾土家族乡政府驻地相邻。1982年设立。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
十二、松宜矿区
宜都市松宜矿区管理委员会 [Yídū Shì Sōngyí Kuàngqū Guǎnlǐ Wěiyuánhuì]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南27.9千米。坐落在松木坪镇贺炳炎大道85号。2006年4月成立,为宜都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占地面积21732平方米,建筑面积1722平方米。主要职能:根据宜都市人民政府授权在矿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对涉及地方政府的事务依法实施管理;依法管理指导矿区社区工作,加强矿区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好矿区国有资产等。
宜都市公安局松宜矿区派出所 [Yídū Shì Gōng ānjú Sōngyí Kuàngqū Pàichūsuǒ]位于宜都市人民政府东南27.9千米。坐落在松木坪镇贺炳炎大道85号。2006年松宜矿区派出所成立。现与松木坪派出所合署办公。主要职能:贯彻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控各种事故发生;管理社会治安、维护公共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