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标准化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第二节 地名标准化建设
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期间,宜都市普查办对普查入库的地名,结合历史资料、现实资料进行了核对、分析论证。按相关规范梳理了需要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的地名目录379条。对一地多名或在范围内重名的地理实体进行了考察论证,并做出了合理的更名或纠正。例如地名“杨家湾”全市共有13条杨家湾地名,地片占2条,居民点占11条,其中同一乡镇同名,需要更名处理的占9条。其更名处理按三种情况处理:一是根据地理实体所在方位,在地名前加“东、南、西、北”;二是根据相关地名面积大小,在地名前加“大”或“小”;三是根据相关地名所在河流的上游或下游,加“上”或“下”。对一名多写的地名,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分析、论证,并规范相关地名的书写。例如:高坝洲镇的“贵子湖”,有人书写为“桂子湖”,有的则称作“贵子湖”。经过当地专家和市专家组多方面考证,确认为“贵子湖”。其缘由是湖边住有一户人家,人到中年时喜得一子,取名为“贵子”,因此而得名“贵子湖”。
对带有区域性或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地名专用字和地名专读音,在弄清楚了地名来历、含义及读音缘由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进行审音定字,并填写了相应标准化申请表格和标准化统计表。如:“白家淌”应为“白家埫”,“袁家榜”应为“袁家塝”,“阳合岭”应为“阳和岭”,“金钢岭”应为“金岗岭”,“太宝湖”应为“太保湖”等。
同时,按照《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部分)》的规定,全部对汉语地名进行拼音化;包括罗马字母的分写、连写、首字母大写、固定词组最大化连写等。每条地名,均填写和规范了罗马字母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