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解释

三、 解释

解释是指考生要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

例5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____________ 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图,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____ cm。

图9-9

(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________ 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________距离。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____________。

【答案】(1)竖直;(2)棋子A的像;(3)4.00;(4)7.10,A的右端到NN′; (5)lB应该测B的左侧到MM ′的距离。

例5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为素材,从“证据”“解释”和“交流”角度立意,考察给予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的能力,基于“异常”数据分析改进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获取证据和反思交流的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2011版课程标准列出20个学生必做实验,这些实验是中考首选的命题素材。命制实验探究题的关键点是试题中问题的设计,除传统的操作技能外(如本题中前3小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实验探究的考查更侧重对“证据”“解释”和“反思”等实验思维要素的考查,本题的后两小题通过对“异常” 数据分析,突出体现对证据收集、数据分析、交流表达和实验反思等思维要素的考查。

解 析

(1)为了在水平面上找到棋子的像,玻璃板应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将棋子B与A的像重合。(3)长度的测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lB=4.00cm;(4)通过观察可以看出,lB-lA=0.30cm,第三次实验的lB-lA=0.60cm,多了0.30cm的距离,所以应该是第三次实验测的是A的右端到NN′的距离。

本题要求考生初步具备利用实验数据分析论证、描述解释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核心素养为能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发现规律,形成结论,用已有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