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社会责任

三、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考生在进行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应用时,能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例3下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B.光沿直线传播是日晷能够测量时间的条件之一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

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的实现利用了大气压

【答案】ABD

解 析

A.由图可知,古代捣谷工具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工作的,正确;

B.日晷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来工作的,正确;

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目的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错误;

D.从两心壶的壶嘴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这一功能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正确。

本题用古代捣谷工具、日晷、碾谷物的石磨、两心壶这些素材做试题的背景材料,既考查了物理知识,又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简单机械、压强、大气压强。

例4纳米陶瓷作为高科技材料应用广泛,它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但它不可用于下列哪项技术中( )

A.纳米陶瓷刀

B.公交IC卡

C.“嫦娥二号”外表涂层

D.装浓硫酸的容器

【答案】B

解 析

A.切割硬物的刀具利用坚硬、耐磨的特性,可使用纳米陶瓷材料,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IC卡芯片是电子线路,陶瓷不是导体,所以不能用纳米陶瓷来做,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嫦娥二号”的外表涂层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以使用纳米陶瓷,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装浓硫酸的容器利用耐腐蚀的特性,可使用纳米陶瓷材料,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例5“智能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能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做出响应。其中,相变纤维能够通过吸热、放热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凝胶纤维能够对温度做出反应;电子纤维能够导电以及消除静电;记忆纤维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变纤维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体温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B.用凝胶纤维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

C.电子纤维是一种绝缘体

D.记忆纤维发生形变后无法恢复原状

【答案】B

解 析

题目所提供的相变纤维能够通过吸热、放热(热传递)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而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故选项A正确;凝胶纤维能对温度做出反应,所以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故选项B正确;电子纤维能导电以及消除静电是导体而不是绝缘体,故选项C错误;记忆纤维能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故选项D错误。

【知识点】智能纤维、信息阅读。

例4、例5以纳米陶瓷、智能纤维为背景深入挖掘新材料学科内涵和应用价值,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了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养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具有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