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文献综述

1.2.2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文献综述

自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学术界对此十分关注。从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实施情况的角度来说,一些学者认为此政策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内容和目标的认知程度不高(魏茂青,郑传芳,2013);农户补贴信息统计不准确(杨洁,王尧,2012);补贴对象广泛,资金发放面积大,操作成本较高(潘群敏,2012);补贴依据和补贴标准不统一,存在漏补或者少补情况(李莎莎,朱一鸣,2016);等等。因此,优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方法,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研究如下。

1)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农资综合补贴效应的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但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户收入、增加粮食产量方面。总的来说,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民收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Guyomard和Baudry(2004)研究了多个不同的政府农业补贴支持政策的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对农户收入增加的作用并不显著,并且各种补贴政策效率也普遍低下;Fan等(2008)对印度农村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业补贴政策可以促使农户有更多的资金选择更好的农业技术,从而增加收入,减少贫困农户的存在。

国内各地学者观点基本一致,普遍认为农资综合补贴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2004年,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使得农民的收入增加额达100多亿元(宋洪远,2006);韩剑峰(2010)认为,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会对农民收入增加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又能使农业机械数量增加,进而提高农民人均收入;黄季焜、王晓兵、智华勇等(2011)对6个省份的1 000多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得出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起到了推动作用的结论;曹帅、林海、曹慧等(2012)利用理论和实证模型评估和检验政策效果,通过数学规划模型(PMP)分析了我国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税减免政策的效果,结果证明了上述三种政策对农户增收均有正向作用;崔奇峰、蒋和平、周宁等(2013)从农户对政策的满意度的角度研究,发现农户满意度较高,增收效果较明显;魏茂青(2013)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了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还有学者在调查产粮大县的政策效应时发现,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有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但影响不明显(彭爌,孟俊杰,2014)。总的来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且有利于粮食购销市场化(杨洁,王尧,2012)。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国外学者认为,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有利有弊。Fred Gale等(2005)认为,2004年中国针对粮食生产者制定的“四大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刺激性作用不大,当年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当年初中国和国际市场粮价高及适宜的天气导致的;Liefert等(2005)在研究中发现,政府对农业机械的补贴会促使农业生产产量的提高;Sckokai和Moro(2006)分析了意大利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政策对粮食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有观点相同的,也有意见不一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产量有积极作用。其中,有学者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对农资综合补贴的评价越高,农户越看好农业生产收入增长,进而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促进粮食产量增加(魏茂青,2013);还有学者运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的“四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有积极作用(王欧,杨进,2014);也有学者从农业补贴对农户耕地利用、资本投入和劳动力配置行为的影响角度出发,利用湖北省农村住户调查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同样说明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吴海涛,霍增辉,臧凯波,2015)。

但仍有部分学者持不同的态度,认为农业补贴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生产和农资投入没有产生影响(黄季焜,王晓兵,智华勇等,2011),同时还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高峰等,2006;黄季焜等,2011)。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与农民收入、粮食总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关联度是最弱的,这说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效果也不理想(马爱慧,张安录,2012)。此外,也有学者发现,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效果并不显著(彭爌,孟俊杰,2014)。

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初衷是通过减少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来鼓励农户多种粮食,但经研究发现,该项政策是否达到预计效果尚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政策实现了初衷,有的学者认为并没有起到作用,需进一步进行研究。且现有研究较多从农户层面进行,而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较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研究农业综合补贴政策效果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书的研究对优化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