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本章小结

6.4 本章小结

本章以良种补贴为对象研究其政策效应。首先,回顾了湖北省良种补贴政策演变历程、实施现状及执行情况;其次,基于第3章提出的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命题(理论分析),以及在分析良种补贴对粮食单产、农民收入这两大目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良种补贴政策提高粮食单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假说和推论;最后,使用湖北省71个县区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对假设进行证实,随后为了提升准确度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来研究良种补贴对湖北省总体、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和收入的影响,探讨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效果。通过以上分析,本章得到如下结论:

(1)良种补贴对湖北省总体、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都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良种补贴政策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大于非粮食主产区。良种补贴政策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促进粮食单产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同时,随着粮食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实施年限的增长,其政策效能并未下降。在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与化肥、农药使用趋零排放约束的情况下,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关键在于农业技术进步,良种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及应用的重要抓手,是促进粮食单产增加、品质改善的原动力。良种补贴政策在提高粮食单产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效果,没有演变成一种收入补贴。

(2)良种补贴对农民的收入具有正向影响,且效果明显。一方面,良种补贴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同时还通过粮食单产提高和品质改善提升了农户的单位农业经营性收入,从而实现了农民农业收入增加;另一方面,良种补贴能促进农民提高生产率,从而从根本意义上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