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研究方法
结合前文所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本书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检索系统等方式大量查询与本书相关的书籍、专著、论文、报告等资料,初步积累与本书相关文献的资料,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同时,从多个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认识,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可待改进及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找到新的着眼点。
2)规范分析法
通过介绍农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业弱质产业扶持理论,为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产者行为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成本类农业补贴政策(挂钩粮食直接补贴、挂钩农资综合补贴等)、收入类农业补贴政策(脱钩粮食直接补贴、脱钩农资综合补贴等)、技术改进类农业补贴政策的经济效应。采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以及良种补贴政策对其预期目标的影响机制,为科学评价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3)统计和计量分析法
统计和计量分析法始终贯穿全书。全书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法对农业补贴投入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实证分析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及良种补贴政策对其预期目标的整体和区域效应。
学界对政策效果评价的使用方法多数采用双重差分(DID)和断点回归(RD)两种方法。虽然湖北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业补贴政策,但是湖北省政务与编制网中并没有公开2004—2005年的相关农业补贴数据。由于各县级单位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不一致,本书选取的样本定为2006—2015年的湖北省71个县级单位,政策实施前后样本并不近似随机过程,控制组和对照组无法确立。另外,由于断点回归方法要求样本量在断点(即政策实施点)处足够大,已有数据无法满足双重差分方法和断点回归的要求。本书放弃双重差分方法和断点回归方法,采取固定效应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