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成本类政策下的新均衡

3.3.3 成本类政策下的新均衡

农户均衡用来研究单个农户如何把有限的农业预算支出分配在各种产品的投入中,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下面以在经济作物的单位播种面积成本c2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作物的单位播种面积成本c1下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3.6)。

图3.6 农户均衡条件(c2不变,c1下降)

1)农户的均衡条件数学推导

式(3.3)表示调整后的农户的等成本线,即在农户收入I和两种产品成本已知的条件下,单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成本由c1变化为(c1-s)后农户能够投入的两种产品耕种面积的不同数量组合,农业预算支出分配完毕。

式(3.4)表示农户投入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最后一单位耕种面积所获得收益相同,都等于γ。

2)农户的均衡条件图形解析

初始的等利润线π1和等成本线c1 x1+c2 x2=I相切于E1点()(图3.7)。

随着粮食作物的单位播种面积成本c1下降,农户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投入,使初始等成本线以点x2为轴心向右上方移动,与x轴形成新的交点x″1,纵截距不变(种植经济作物的单位土地耕种面积成本c2不变);横截距增大,由I/c1变化为I/(c1-s);斜率变小并由-c1/c2变化为-(c1-s)/c2;新的等成本线(c1-s)x1+c2 x2=I与等利润线π2切于E2点()。

图3.7 挂钩状态的农户均衡

3)新均衡与基准均衡的比较

4)成本类政策下的命题

根据以上分析,本书提出成本类政策(降低成本)下的命题:

命题1(成本类政策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粮食作物成本类农业补贴政策,其补贴资金将定向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的比较收益,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这将激励农户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命题2(成本类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若命题1成立,则在粮食单产不降低情况下[1],粮食产量会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即粮食作物成本类政策将提高粮食产量。

命题3(成本类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若命题1与命题2成立,则在粮食单价不降低情况下[2],农户粮食收入(总收入)会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即粮食作物成本类政策将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