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三项补贴”的政策效能逐步降低
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执行均呈现简化趋势,并未与农业生产相挂钩,政策的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
第一,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已演变成农民的收入补贴,政策缺乏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虽然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初衷规定补贴与农业生产密切挂钩,以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但由于挂钩类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执行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三项补贴”均按照农户承包的土地面积进行补贴的,已演变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政策缺乏指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第二,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并未与农业(粮食)生产相挂钩,政策的效应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已成为“收入型福利”,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显著存在,对湖北省总体、粮食主产区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没有影响,实施效果不太好。通过回顾湖北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历程,得知粮食直接补贴对生产粮食的农民直接补贴现金,补贴金额以农户上年度粮食实际种植面积为依据,但后期在补贴发放时有些地区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挂钩。从理论上讲,当粮食直接补贴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挂钩时,对粮食生产成本产生影响,从而引导农民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当其未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挂钩时,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没有影响。粮食直接补贴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粮食直接补贴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粮食直接补贴对湖北省总体、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粮食直接补贴的估计系数值非常小,几乎接近为0,这说明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并没有影响。粮食直接补贴对湖北省总体、非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影响的估计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为正,表明随着粮食补贴资金的增加,农民收入将增加,但对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影响的系数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