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思路

本书首先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演化过程、实施现状和投入状况,思索总结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规律和特征。接着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者行为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构建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成本类农业补贴(挂钩粮食直接补贴、挂钩农资综合补贴等)、收入类农业补贴(脱钩粮食直接补贴、脱钩农资综合补贴等)、技术改进类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然后选取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三大主要的农业补贴政策,回顾其实施的背景、目标、变动及执行情况,基于前述农业补贴政策经济效应理论分析,并在探讨三大农业补贴政策对其目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说;同时,利用湖北省2006—2015年县级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三大农业补贴政策与其相对应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借助固定效应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等方法检验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否实现其预期政策目标。最后,结合前面研究的结论,提出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方向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框架,具体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框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