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中建立规则:不打不骂,定规矩!》简介
《在爱中建立规则:不打不骂,定规矩!》这本书是由.马宁著创作的,《在爱中建立规则:不打不骂,定规矩!》共有82章节
1
序一 在爱中建立规则
全球华人圈知名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认识马宁,感觉她很宁静、沉稳,而且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读了她的文字后,觉得真是文如其人,条理分明,娓娓道来。 《在爱中建立规则...
2
序二 表达爱,感受爱,拥抱爱
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总编剧 李建宏 屈指数来,我和马宁已经认识快16年了。那时,我一边埋头创作电视剧《家有儿女》第二个100集的剧本,一边摸索着怎样当好妈妈这...
3
序三 让爱成就彼此
“水立方”中方主设计师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小钧 “水立方”建成之后,我不再做设计,全身心投入公司的管理工作中。公司拥有近两千名建筑师和工...
4
目录
目 录 序一 在爱中建立规则 序二 表达爱,感受爱,拥抱爱 序三 让爱成就彼此 导读 第一堂课 和孩子分享经验——分享式表述 第一节 让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选...
5
导读
Introduction 父母与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在一个家庭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用对错标准来处理的。比如当孩子在家里的地板上扔了一块香...
6
第一堂课 和孩子分享经验——分享式表述
The First Class 本堂课属于“父母在问题区域” 爱不是泛滥、事无巨细,有时我应该允许你伤痛,陪着你经受挫败!...
7
第一节 让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选择和思考
...
8
一、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分享经验
女儿两岁半时,我和她分享了一个关于钓鱼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老爷爷在河边钓鱼,一个小男孩在旁边看。一天下来,老爷爷钓了一大桶鱼。 他对小男孩说:“孩子,为...
9
二、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能替代,父母不能让孩子养成需要方法、父母马上给方法的习惯。 不过,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苦思冥想都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得不到父母及...
10
第二节 有效引导孩子的两个法则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问题行为反复出现时,心里直冒火: “你是个学生,不用我说,你就应该知道放学后该怎么做!” “你是个学生,还用我说吗?你就该主动把所有的学习问题搞...
11
第三节 不恰当的引导方式
不管是否有意,父母说出来的任何话,都是一种慢性“催眠”,让孩子朝着父母表述的情况发展。 孩子的某些问题行为,只要没养成习惯,偶尔发生几次也不是大问题。因为这是孩...
12
第四节 在分享中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家庭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往往是因为家人没有把爱和善意恰当地表达出来,争吵也常常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小事的沟通和处理不恰当。 父母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关...
13
第五节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易中天说过一句话:“亲子教育中最可怕的就是励志教育。”意思是说,当我们在谈“励志”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否认了孩子拥有志向,再去培养他的志向,这本身就是一种不信任。...
14
第六节 做有说服力的父母
有的父母会问,假如使用了分享式表述技巧之后,孩子的行为依然没有改变,那怎么办呢? 先来分析一下孩子的行为为什么没有改变,原因大致如下: (1)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
15
一、父母的理由没有说服力
父母给孩子的理由,一定要是孩子在意的。 (1)妈妈:“你如果继续这样,我担心医生会不喜欢你。” 孩子的反应:我才不在意医生的看法呢。 (2)妈妈:“你如果这样,...
16
二、父母示范的行为和言语自相矛盾
两位爸爸都使用了相同的分享式表述技巧,结果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况。 两位爸爸分别对自己的孩子说:“爸爸担心你这样严厉地对人说话,别人可能接受不了。” 孩子1:“知...
17
第二堂课 用恰当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不满和批评——直述式表述
The Second Class 本堂课属于“父母在问题区域” 爱,不仅仅为了爱你,也为了爱我。...
18
第一节 父母也需要被孩子理解
父母每天做家务,努力工作,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一周辛苦工作了五天,到了周末,还要陪着孩子逛公园,或者买学习用品和衣服,陪孩子做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在孩子...
19
第二节 最好的批评是明确说明不满的感受
以往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都不是在说“我不舒服”,而是在表明“都是你的错”。正是这种方式让孩子产生了排斥的心理。 现在父母不妨尝试学习说“发生了……事情,我感到不...
20
一、父母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就能学习体谅
以往批评孩子时,父母总是在表述孩子行为的对错。在孩子眼里,父母是高高在上的,自己与父母是不平等的。 当父母不去批评孩子的行为,而是和孩子分享感受时,孩子就会开始...
21
二、当孩子知道父母发生了什么,就能够更好地配合父母
爸爸下班回家很疲惫,与5岁的女儿对话。 不恰当表述 爸爸下班回家心情很好,孩子过来和爸爸亲近,给爸爸表演节目,爸爸对她说:“嗯,真是个好孩子。”于是孩子了解到爸...
22
第三节 事件重述是了解真相的开始
有效谈话的要点在于事件重述。事件重述是了解真相的开始,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开始。如果只记住了他人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感觉,而忘记了客观事件,那解决问题时就会遇到障碍—...
23
第四节 让孩子清楚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有效表达不满需要让孩子清楚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对影响的描述要切合实际,不能只表述情感,而忽略行为对我们的真实影响。只有找到影响,才能知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4
一、影响不是情绪和感受描述
9岁的儿子放学回家,把书包乱放在饭桌上。 实际影响:把饭桌弄脏了,不卫生。 而不是:我很生气! 点评 影响不是情绪和感受描述。 很多成年人容易掉入负面情绪当中,...
25
二、影响不能过于夸大
11岁的女儿把没有吃完的饭偷偷倒入了垃圾桶。 实际影响:可能导致孩子营养不够,饿肚子,同时浪费了粮食。 而不是:爸爸妈妈省吃俭用,你这样糟蹋粮食,浪费的钱都够我...
26
三、让孩子了解真实的影响,而非仅仅简单地下指令
13岁的儿子在房间里打篮球。 不恰当表述 妈妈:“不要再玩篮球了!” 参考表述 妈妈:“在家里打篮球,很容易把家里摆放的物品弄乱,甚至会砸坏东西。这样不但会损坏...
27
第五节 综合应用三要素表述不满
直述式表达的三要素包括客观行为描述;这个行为具体而真实的影响;父母自己因为这个影响而产生的感受。本节分享一些父母的学习日记,我们一起来练习直述式表述。 有客人在...
28
第六节 矛盾心理的直述
当一个人的口头语言、语气和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出现矛盾和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称这样的表现为双重信息的矛盾心理。 有效沟通包括口头语言、语气和表情、肢体语言三个要素。据...
29
第三堂课 让孩子清晰地了解父母的期盼——建议式表述
The Third Class 本堂课属于“父母在问题区域” 爱不是替代、不是命令,爱是一起成长、彼此鼓励。...
30
第一节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用分享式表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用直述式表述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对父母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用建议式表述给孩子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 很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