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期及其发展特征
2025年11月27日
三、图式期及其发展特征
图式期一般指5~7岁的幼儿。随着身心的进一步发展,5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用绘画表现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经过观察、理解和实践,他们的画法逐渐稳定,造型呈现出模式化的特征,能用固定的样式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也称为“概念画”。他们能够比较完整地表现物象的主要特征,不需要语言解释也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具体来说,图式期的幼儿绘画呈现以下特点(如图1-5(1)、1-5(2)、1-5(3)):
(1)在造型方面,幼儿能用比较流畅的线条表现物象,除能表现出物象的基本特征以外,还能画出局部的细节。此时幼儿常用拟人化的表现方法,如给太阳带上眼镜、给小猫穿上裙子、让猴子做鬼脸,甚至让自己的玩具车都长出眼睛……

图1-5(1)

图1-5(2)

图1-5(3)
(2)在色彩方面,幼儿能够比较主动自如地着色,除遵从物象的固有色以外,有的幼儿还能够区分冷暖色、邻近色、对比色系,表现出主客观色彩混合表达的特点,并向现实性发展。
(3)在构图方面,幼儿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位置关系和画面的前后层次。他们把自己关注的物象画大,占主要位置,其他物象画小,往往运用夸张式的表现。此时的很多幼儿把纸张底边作为地平线,有时画面上会同时出现几条地平线,做展开式的表现。对前后遮挡的物象,幼儿会不顾遮挡关系,画出“透明画”,这是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表现。
(4)在表现手法方面,幼儿具备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常用装饰性表现、强调式表现、美梦式的表现,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目的。
这一阶段,教师要尽量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周围的事物,更要尊重幼儿的特质。教师要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多种材料、技法,用自己的方法大胆地表现和创造。教师还要选择适宜的题材,调动幼儿的表现动机与热情,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大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