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为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指导方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学习倡导让幼儿走入生活,亲自操作、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由表达与表现。
《纲要》明确指出:“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这些都要求教师重视幼儿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各种探究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策略为他们的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幼儿学会学习。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有尝试法和探究法。
1.尝试法
教师引导幼儿对新的绘画材料、新的绘画题材、新的表现技法等大胆尝试,从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特点、寻找新规律。“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把学习任务交给幼儿,“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实践证明,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运用尝试法,不仅能够提高绘画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与探索精神。
尝试就意味着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教师应适时引导。对于尝试成功者,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并鼓励其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对于尝试失败者,教师首先要肯定其尝试精神,再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鼓励其继续尝试;适当时候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助其成功。从绘画的本质来说,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成功与失败,只是表现效果上的差异,所以,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关键,要让每一个幼儿都体验到收获与成功的快乐。
2.探究法
探究是幼儿学习的天性,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线索进行“再发现”,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活动更加关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幼儿学习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终身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活动中应用探究法应注意以下问题:创设一个平等、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乐于探究;创设新奇、生动、适宜的物质环境,让幼儿主动探究;关注探究之后对幼儿及其作品的评价机制,让幼儿分享探究的成果。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二者的双向活动,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在上述谈到的方法中,有些偏向于教师主导,如讲授法、演示法;有些是师幼互动的,如对话法、讨论法、情境法;有些是以幼儿活动为主的,如观察法、联想法、尝试法、探究法等。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综合运用,才能优化幼儿绘画活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