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单元三 幼儿绘画色彩活动指导案例

探究单元三 幼儿绘画色彩活动指导案例

案例一

小班色彩画:手指印画

活动目标:

1.认识色彩,能够初步进行色彩表现。

2.感受色彩的神奇,尝试用手指蘸色印画表现。

3.体验用色彩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指肚,剪好指甲。

材料准备:儿歌《大葡萄》视频、葡萄图片、印有葡萄轮廓线的画纸若干、油画棒、水粉色、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葡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受。

教师:小朋友都爱吃葡萄吗?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用手指画葡萄的游戏。

二、观察葡萄,引导表达

1.教师:葡萄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葡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说一说。

2.教师播放儿歌《葡萄》视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

儿歌《大葡萄》:大葡萄,一串串。又好吃,又好看。

教师可多播放几遍视频,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深化理解。

三、体验手指印画,大胆创造

1.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印画葡萄。

第一步:先用彩笔或油画棒给葡萄叶子上色,用哪种绿色不做具体要求。

第二步:教师先示范用手指(一般用右手食指)蘸紫色,一下印一个葡萄粒,印好一串葡萄。

2.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注意蘸色要饱满,一粒一粒要分明。还要注意葡萄粒的聚散疏密,一串串要明显清晰。

3.如果颜色弄到别处,用餐巾纸擦干净。

4.教师播放儿歌《大葡萄》,幼儿边印画边念儿歌。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活动分析与反思

此教学课题中,用手指蘸色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行为基础,葡萄粒的组串需要有一定的造型基础,适宜在小班后期进行活动。还可以开拓其他内容进行类似的手指印画游戏(如图4-24)。

幼儿作品欣赏:

图4-21

图4-22

图4-23

图4-24

案例二

中班色彩画:画彩虹

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色彩,知道彩虹的色彩。

2.感受彩虹的美丽与神奇,尝试用色彩表现美丽的彩虹。

3.体验用多种色彩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听爸爸妈妈讲讲彩虹的故事。

材料准备:幼儿歌曲《彩虹》视频、彩虹图片、16开白色卡纸、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大大的彩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彩虹的美丽与神奇。

教师: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见过彩虹吗?

二、观察彩虹,引导表达

1.教师:彩虹是什么形状的?彩虹有几种颜色?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说一说见过的彩虹,或者讲一讲听过的彩虹的故事。

2.教师播放幼儿歌曲《彩虹》视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

儿歌《彩虹》:雨过了,天晴了,彩虹天边出现了。弯弯一座小拱桥,高高挂在天上头。

教师可多播放几遍视频,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深化理解。

三、体验色彩表现,大胆创造

1.教师:美丽的彩虹在天上,一会儿就不见了。我们快来画一个大大的漂亮的彩虹,让它一直陪我们玩儿吧。

2.教师引导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彩笔,幼儿自由大胆地表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尽量在画面上画个大大的弯弯的彩虹,用彩笔按照彩虹的颜色一条一条地画出来。还可以画几朵白云、飞翔的小鸟等。

教师播放幼儿歌曲《彩虹》,幼儿边画边念儿歌。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彩虹的造型、色彩与画面整体评价。

活动分析与反思:

教师在指导幼儿创作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构图的均衡。

幼儿作品欣赏:

图4-25

图4-26

图4-27

案例三

大班色彩画:美丽的花瓶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各种陶罐、瓷瓶、花瓶的造型美、装饰美等形式美感,初步认识类似色系列。

2.能自己设计花瓶,并装饰花纹;初步尝试用类似色给花瓶上色。

3.体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并与小朋友共享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了解生活中见到的花瓶的外形、颜色、花纹装饰。

2.材料准备:陶罐、瓷瓶、花瓶的图片、16开卡纸(颜色不限)、记号笔、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生活导入

教师:小朋友家里都有花瓶吗?你家的花瓶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描述所见过的花瓶的外形、颜色以及上面的花纹。

二、深入细致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视频图片资料,并引导幼儿观察、表述,深切感受纹饰的形式美感。

花瓶身上的花纹是用什么样的线条、什么样的图形构成的?

2.教师:小朋友想给自己家里设计一个美丽的花瓶吗?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的花瓶要与众不同。

三、体验色彩表现,大胆创造

1.教师指导幼儿用记号笔画花瓶。

方法:先勾线,再涂色。注意:设计花纹不要太密,不然黑一团,不好涂色。

2.教师指导涂色。

①找类似色,教师说一个颜色名称,幼儿找到相应颜色深浅不同的几支彩笔。

如蓝色,幼儿要找出深蓝、普兰、群青、湖蓝、天蓝等彩笔,按由深到浅排列,它们是蓝色系。

因为住得比较近,都含有蓝色,颜色看起来比较相近,称为类似色。

如红色,幼儿要找出紫红、深红、大红、玫瑰红、粉红、桃红、肉红等,它们是红色系。

按照这样的顺序把彩笔排列整齐,用起来非常方便,用过的马上放回原处,不会再乱。

②教师示范用类似色涂色,有时一个挨着一个用色,有时隔一个两个用色,会使画面很有色彩秩序。

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尝试这样用色,也可以自由用色,大胆地表现。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用色要有自己的设计和想法。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请小作者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花瓶的造型、色彩与画面整体进行评价。

活动分析与反思:

教师指导幼儿用类似色上色时,不要强求,只要幼儿认识了类似色,慢慢就会用了。

在以后的色彩训练中,可以多引导幼儿尝试用这种方法,会大大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能够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色彩的奥秘。

幼儿作品欣赏:

图4-28

图4-29

图4-30

思考与分析

1.色光的三原色与色彩的三原色分别是什么?

2.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

3.色彩有哪几种类型?

4.如何进行色彩的配置使之调和?

5.幼儿色彩的表现特点是什么?

6.论述如何进行幼儿绘画色彩活动指导。

课堂实训

1.用幼儿常用的工具材料分别完成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关系装饰画各一幅。

2.就一幅幼儿色彩画作品,写一段简短的评述。

3.尝试写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绘画色彩活动指导课的教案各一篇,并分小组试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