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导练习为主的方法
该方法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熟悉和掌握各种美术知识、技能技巧,培养创造能力、审美情感的方法。这一方法符合幼儿绘画活动的实践性特点,在反复多次的实践操作中,幼儿将初步获得的绘画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并不断强化,从而成为进一步实践与创作的前提,幼儿的审美愉悦在不断的良性循环中得到满足。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情境法
教师根据活动的需要,围绕绘画的主题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发幼儿相应的情感、态度。情境教学是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良好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与有趣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各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学习。教师也可以运用故事来描绘情境,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表现,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情绪与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自由发挥,给予幼儿广阔的思维创作空间。多媒体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通过声音、动画、音乐、视频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呈现的情境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出来,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与乏味。教师还可以借助区域活动来模拟情境,或再现幼儿的生活场景,或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使其身临其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充分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幼儿的绘画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联想法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引起对与之相似的另一事物的想象,它与个人的知识经验相关,往往把看到的事物与记忆的材料及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联想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富于联想是幼儿思维的共同特征。教师在绘画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幼儿头脑中与课堂材料相联系的部分,使幼儿充分发挥联想的功能。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他们的想象、联想带有更多的直觉性,有潜意识的成分参与,所以比成人的联想活动更富有情感性,更为生动、丰富。这也正是成人看不懂很多幼儿绘画的原因所在。
3.背景音乐法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情感,又能开启智力和大脑思维。幼儿在音乐播放环境里,能够放松心情、精力充沛、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充满创作热情。
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活动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音乐,以恰当的分贝播放,不仅能够营造出适于幼儿艺术表现的氛围,又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将幼儿的身心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音乐欣赏中,幼儿头脑中的音乐形象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的艺术想象正好与绘画创作的具体形象相契合,一虚一实、一动一静,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