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教师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资料进行演示,组织幼儿对这些资料进行观察、感知,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直接具体的形象认知。美术学科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直观形象性,幼儿主要依靠视觉来感知事物。因此,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最能体现美术学习的特点。这类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和演示法。

1.观察法

要依靠有目的、有条理地观察被描绘物象的外形、结构、颜色等特征,物象各部分以及物象之间的比例、位置、空间关系等,获得对物象的具体感性认识。观察法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基本方法。可以是对现实存在的事物直接观察,也可以是对图片、幻灯片、视频资料中的事物进行间接的观察。观察不等同于观看,观察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有条理地观看,要形成对事物的感知,一般会将观察结果诉诸一定的介质,形成一定的结果,比如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画出来、记录下来等;观看则是有无目的均可,随意性较强,不必作出一定的结论。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观察法主要依托幼儿的生活经验对身边的人或物进行直接观察。如图6-1、图6-2、图6-3的写生树叶,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种类树叶的形状,并用语言表述出来;观察树叶不同的轮廓边缘,也要先用语言表述出来;观察树叶上的各种叶脉,也用语言表述出来;观察各种树叶不同的颜色,也用语言表述出来;再观察树叶正面与背面有什么不同,也用语言表述出来。在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之后,幼儿对多种树叶的外形、结构、纹理、色彩等特征有了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再选择适合的绘画语言表现就水到渠成了。

图6-1

图6-2

图6-3

实践证明,直接观察有助于幼儿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把握事物的结构与特征,多角度地、更加生动地表现物象。相对于直接观察,借助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幼儿的间接观察,可能偏于片面,往往局限幼儿的视觉观察,不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如果确实没有条件直接观察,教师要注意在引导幼儿间接观察图片、视频之后,在幼儿进入创作阶段时,将用于观察的资料收起来,以免限制幼儿进一步的想象和创作。

2.演示法

教师配合讲授法,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实物、图片、幻灯片、视频等)或示范绘画,让幼儿通过观察获得对事物或绘画技法的感性认识。演示法是艺术领域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绘画内容或技法要领,使幼儿得到具体、形象、逼真的视觉感知,是幼儿获得艺术认知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演示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各类实物教具应在活动开始前准备齐全,且放置在便于使用的位置。用于多媒体演示的图片、幻灯片、视频资料等,在活动前要试放无误,以免差错;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演示时机,最好在幼儿注意力集中,教学内容需要的时候进行演示。第三,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配合演示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及时与幼儿对话,引导幼儿观察,将讲解、演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