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单元四 幼儿绘画活动课程案例

探究单元四 幼儿绘画活动课程案例

案例一

小班绘画课:我家的房子

活动目标:

1.观察房子的形状,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线条与图形。

2.尝试运用线条和图形、色彩表现,大胆想象创造。

3.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了解身边的建筑,尤其是自己家住的房子。

材料准备:楼房、平房等民居的图片,16开白纸,记号笔、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家在哪儿吗?你家住的是楼房,还是平房?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展示民居的图片,幼儿认真观看。

二、观察感受,引导表达

教师展示多幅民居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其主要造型特征。

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小结:在城市里一般住楼房。有的五、六层高,有的更高,要乘坐电梯。在村子里住平房。每一幢楼房或平房的外形、颜色和装饰都不一样。

三、体验画房子,大胆创作

1.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画自己家的房子。我们用记号笔画好房子的形状,再涂上喜欢的颜色,让我们的家更漂亮。你想在房子前面或家里做什么,也都可以画上去。

引导幼儿想象,帮助创作构思。

2.幼儿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线条和图形组织画面。

根据幼儿的创作,提醒幼儿可以添加人物活动、生活环境等。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并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画,老师都喜欢,因为我们的家都那么美!我们在这儿可以快乐地玩儿!

活动分析与反思

画房子这个课题在幼儿园各个年龄段都可以进行,只是对幼儿提出层次不同的要求。比如大班的幼儿能够自己设计并装饰漂亮的房子,可以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教学中要注意知识能力的连贯性与阶梯性。

幼儿作品欣赏:

图6-32

图6-33

图6-34

图6-35

图6-36

图6-37

案例二

中班绘画课:拍皮球

活动目标:

1.观察人物的动态与表情,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线条、图形与人物动态特点。

2.尝试根据观察与记忆运用线条和图形、色彩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大胆想象创造。

3.体验与伙伴一起游戏、绘画的乐趣,增进小朋友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教师带领幼儿在室外玩集体拍球游戏,布置幼儿不但要快乐地玩儿,还要观察人物的动态特点,感受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材料准备:小朋友拍球游戏的视频、16开白纸、记号笔、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小朋友,拍球游戏好玩吗?你拍了多少个?

教师尽量多地让幼儿表述自己的所见、所感。

2.教师:老师刚才在小朋友拍球的时候光记得录视频了,忘记了拍照片,小朋友们能把刚才拍球的情景画出来吗?

二、观察感受,引导表达

教师播放用手机录制的小视频,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

教师:下面,老师就想看到小朋友画出来的拍球。赶快动手画吧!

三、体验画拍皮球,大胆创作

1.幼儿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线条和图形组织画面,适当指导拍球的动态和人物间的关系。

2.教师指导幼儿涂色。

任意选用材料,凭直觉感受涂色。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并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教师:你画得都有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画得太好了,比老师拍下照片还精彩呢!我们大家在一起玩儿多快乐呀!

小朋友愿意把这张画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吗?分享我们在幼儿园里的快乐。

活动分析与反思:

活动设计得相当精彩,幼儿积极性非常高,画面表现也很棒。

幼儿作品欣赏:

图6-38

图6-39

图6-40

图6-41

案例三

大班绘画课:漂亮的花树干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树干上的裂纹与肌理,初步感受自然形态的形式美。

2.尝试根据观察与记忆运用线条、图形和色彩表现大树干的纹理,大胆想象创造。

3.体验绘画创作活动的乐趣,并表达感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带领幼儿到自然中观察树干的裂纹与肌理,可以摸摸其不同的质感。有条件的拍些照片冲洗出来。

材料准备:各种树干纹理的图片、16开纸(颜色不限)、记号笔、彩笔、油画棒、水粉笔、水粉色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把带来的树干照片摆在桌子上,大家互相看看。

2.教师:大树干的裂纹都有什么形状的?你摸摸感觉怎么样?

教师尽量多地让幼儿表述自己的所见、所感,帮助幼儿分析造型特点。

3.教师:地球上的树有无数种,树干的裂纹各种各样,我们没见过的还有非常非常多。我们想象一下还有什么样的?我们都可以画出来。

二、观察感受,引导表达

教师展示搜集的树干纹理图片,其中有好多是现实没有见过的,让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

教师:这些裂纹可以用什么样的线、什么样的图形画出来?

教师待幼儿讨论后,小结:我们可以用各种线条、各种图形去画。有的密密麻麻的,有大的、还有小的,有粗线的、有细线的,有光滑的、还有粗糙的。你认为怎么好看,就怎么画。

教师:小朋友们赶快动手画漂亮的花树干吧!

三、体验画花树干,大胆创作

1.教师指导幼儿大胆构图。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用线条和图形组织装饰画面,适当指导构图。最好截取树干的一部分去画。

2.教师指导幼儿给树干涂色。

任意选用材料,凭直觉感受涂色。也可以按照邻近色、对比色的关系涂色。还可以把线描和色彩结合起来。教师不做具体要求,放手让幼儿自己想象、创作。

3.教师指导幼儿处理背景。

可以涂上不同颜色的色块,也可以用点、线等装饰处理。

教师根据幼儿的画面引导,不做技能方面的过多要求。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并大胆地把自己的创意讲出来。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小朋友画得太漂亮了!世界上又多出来这么多我们画的漂亮树干,这世界更美丽了!让我们把画挂起来吧!

活动分析与反思:

这样的活动能够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在自己实地考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能使幼儿的社会性得到发展。可以多设计组织类似形式的活动。

幼儿作品欣赏:

图6-42

图6-43

图6-45

图6-46

图6-47

图6-48

思考与分析

1.幼儿绘画活动实施的原则有哪些?

2.幼儿绘画活动实施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3.如何组织实施幼儿的绘画活动?

4.如何指导幼儿绘画活动?

课堂实训

1.写一篇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的教案,并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教学。

2.写一篇中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的教案,并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教学。

3.写一篇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的教案,并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教学。

4.对课本图例中的幼儿绘画作品进行评析,并写出简短的文章一篇。

5.对本班同学的试讲课进行评议,并写出简短的评议文章一篇。

课程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结构一览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