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活动的课题目标

三、幼儿绘画活动的课题目标

教师要根据幼儿美术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阶段目标,以及幼儿美术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制定具体的幼儿绘画活动课题目标。制定具体的课题活动目标一方面应能够预示活动的结果,一方面应对幼儿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教师在设计幼儿具体绘画活动的课题目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问题入手:

1.活动目标首先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以及教师设置的任何活动都要以幼儿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具体的课题活动目标除了要依据幼儿绘画教育阶段目标以外,更要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接受水平。在教育过程中会因为教师的水平和幼儿的个体因素造成发展水平的差别。比如,有的教师擅长舞蹈,他所带的班级幼儿舞蹈水平相对突出;有的教师擅长绘画,班级的幼儿也相对画得较好,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比较常见。

因此,制定幼儿具体的课题活动方案目标时,要详细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根据班级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使幼儿在活动中都得到发展。

2.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

活动目标的整合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具体的活动目标与幼儿美术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段目标的整合。幼儿美术教育的总目标和各年龄阶段绘画活动目标是教师制定具体的幼儿绘画课题活动目标的指南。教师在制定具体的幼儿绘画课题活动目标时,一定要注意与其相应领域的上层目标的整合;二是活动目标应当从认知感受、技能与创作操作、情感体验等几个层面完整地阐述。即使具体的活动内容可能侧重于某个层面,但综合多次活动时应完整体现上述几个层面目标的达成;三是制定活动目标要兼顾美术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四是制定绘画活动目标要与幼儿手工等其他美术活动相结合。任何一项活动都不是单一技能与能力的训练,幼儿的身体与心智发展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与操作中综合发展起来的。如在给父母家人、同学画像的美术活动中,就融合了与他人的沟通协作等社会领域的活动目标。

因此,教师在制定具体的绘画课题活动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和活动内容特点并注意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活动目标要明确、具体、适度、可操作

具体的绘画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到什么知识?在活动中有什么样积极的情绪体验?训练幼儿的什么技能?幼儿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等等,活动目标不能出现“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这样空泛无力的表述。教师要深入挖掘活动内容的价值,制定出明确、具体、适度、可操作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越详细、越具体,其可操作性就越强。

4.活动目标适宜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表述

在制定或撰写活动目标时,采用不带主语的动宾结构比较常见,如:“感受自然色彩的美感,提高主观大胆运用色彩的能力”,这里主语无疑是幼儿,属于“发展目标”,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表述的。如果以教师为主语则为“教育目标”,如:“教师引导幼儿感受自然色彩的美感,……”则幼儿的教育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所以,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最好从幼儿的角度进行阐述,以突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采用动宾结构的表述方式,语句凝练生动,富有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