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单元三 幼儿绘画线描活动指导案例

探究单元三 幼儿绘画线描活动指导案例

案例一

小班线描画:妈妈的头发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线,尤其是曲线。

2.尝试用各种各样的线表现妈妈的头发。

3.体验给妈妈画头发的乐趣,增进母子间的亲密感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观察妈妈的发型,欣赏各式各样发型的图片。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并唱给妈妈听。

材料准备:各种发型图片、16开白纸、油画棒、彩笔、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小朋友都有一个亲爱的妈妈,请你们说一说妈妈长什么样子?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说一说。

二、观察发型,引导表达

1.教师:小朋友请看这几位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线?

教师展示妈妈的各种发型图片,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大胆说出头发的样子。

教师引导幼儿利用上节课认识的直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蜗牛线描述头发的样子。

你喜欢像哪种线的发型?

2.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最漂亮的线为妈妈做个新发型。

三、体验用线,大胆创造

1.教师引导幼儿为妈妈设计新的发型,让妈妈变得更漂亮。

2.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材料,大胆画出妈妈的发型。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播放幼儿歌曲《我的好妈妈》,幼儿边画边哼唱。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1.教师组织幼儿到前面展示作品,请小作者给大家讲解自己的画面。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线条与头发的造型等方面进行评价。带领幼儿体验发型的美感,以及为妈妈设计发型的快乐。

2.教师让幼儿将画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并唱《我的好妈妈》给妈妈听,传递母子亲情。

活动分析与反思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这样的主题,让幼儿画爸爸的发型、姐姐的发型、老师的发型、自己的发型、好朋友的发型,等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观察、感受与表现。

幼儿作品欣赏:

图2-57

图2-58

图2-59

图2-60

图2-61

图2-62

案例二

中班线描画: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鱼的图片、视频,丰富幼儿关于鱼的视觉经验。

2.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形状的鱼。

3.体验与同伴一起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各种鱼的基本外形特征,能分辨出几种鱼。

2.材料准备:鱼的图片、海底世界的视频、16开卡纸(颜色不限)、记号笔、彩笔。

活动设计:

一、生活导入

教师:小朋友都见过哪些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

引导幼儿描述所见过的鱼的外形、颜色以及身上的花纹。

二、深入细致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视频资料:海底世界。请幼儿观察:海底的鱼长什么样?身上有什么样儿的颜色和花纹?

2.教师展示几条鱼的图片,引导幼儿深入仔细观察。

教师: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身上有什么样儿的颜色和花纹?

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说出鱼的上述特征,感受鱼的造型美感。

3.教师:小朋友想在纸上画出看到的鱼吗?你想用什么样的线画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体验用线,大胆创造

1.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着重添画鱼身上的花纹。

2.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材料,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鱼。

3.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幼儿把作品拿到前面展示,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从鱼的造型和花纹设计、画面整洁方面评价作品。

充分感受画面的装饰美感,互相体验大家一起画画的乐趣。

活动分析与反思:

1.幼儿比较熟悉鱼的外形,课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比较高,效果很好。

2.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年龄班都可以活动,但活动与绘画创作的要求应渐次提高。小班要求能够画出鱼的基本图形,添画眼睛、嘴巴、鱼鳍、鱼尾等部分,对鱼身上的装饰可不做具体要求。中班可以要求画出基本形体之外,鱼身上能够画出装饰线条,并画出一些细节。大班则再做更高一些的要求,可同时画出大小不同的几条鱼,要求有主次;还要画出鱼身、鱼鳍上细节的装饰,构图也要均衡、饱满。

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用粘贴、添画的形式,或者与手工等活动结合起来。总之,幼儿的造型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开动脑筋,灵活机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幼儿作品欣赏:

图2-63

图2-64

图2-65

图2-66

图2-68

图2-67

案例三

大班线描创意画:奇异的花瓶

活动目标:

1.欣赏陶罐、瓷瓶、花瓶的图片,丰富幼儿关于花瓶的视觉经验。

2.尝试用线描装饰的方法设计表现一个奇异的花瓶。

3.感受线描的形式美感,体验线描创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了解生活中见到的花瓶的外形、颜色、花纹装饰。

2.材料准备:陶罐、瓷瓶、花瓶的图片、16开卡纸(颜色不限)、记号笔、彩笔。

活动设计:

一、生活导入

教师:小朋友家里都有花瓶吗?你家的花瓶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描述所见过的花瓶的外形、颜色以及上面的花纹。

二、深入细致观察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视频图片资料,引导幼儿深入仔细地观察花瓶的外形、颜色。

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花瓶的上述特征,感受花瓶造型的美感。

教师:花瓶身上有什么样的花纹?

引导幼儿观察、表述,花瓶身上的花纹是用什么样的线条、什么样的图形构成的?

深切感受纹饰的形式美感。

2.教师:小朋友想给自己家里设计一个最奇异的花瓶吗?你想用什么样的线画瓶身上美丽的花纹?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设计的花瓶一定与众不同。

三、体验用线造型,大胆创造

1.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设计的花瓶外形,着重添画上面的花纹。

2.幼儿自由选择绘画工具、材料,大胆表现自己设计的花瓶。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作品,表达感受

幼儿把作品拿到前面展示,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从花瓶的造型和花纹设计、画面整洁方面评价作品。

充分感受画面的装饰美感,体验自己创意设计的乐趣。

活动分析与反思:

幼儿对花瓶并不是很关注的,教师课前布置幼儿观察,幼儿心里有了一定的准备,所以在活动中积极性比较高。课上设计“奇异的花瓶”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创意兴趣,效果很好。

幼儿作品欣赏:

图2-69

图2-70

图2-71

图2-72

思考与分析

1.什么是线描?线描的表现功能与审美特性是什么?

2.运用得好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3.如何选择幼儿线描画表现的内容?

4.幼儿线描画有哪些表现形式?各有什么表现方法?

5.论述如何指导幼儿线描表现。

课堂实训

1.创作线描写生画、线描装饰画、线描创意画各一幅。

2.尝试写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绘画线描活动的教案各一篇,并分小组试讲。

3.就一幅幼儿线描画作品,写一段简短的评述。

【注释】

[1]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简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杰出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