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建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共和国老兵、老共产党员的事迹。主人公罗洪珠是一位为民族解放在抗日远征、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有幸活下来的战斗英雄;是一位为民族复兴甘做副班长十五年、身经百战置生死不顾的钢铁老兵;更是一位以普通党员为荣、裹着军毯随时准备出发、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优秀农村党员。

他出生于1921年,与中国共产党“同龄”。他的革命生涯正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光辉缩影,他用一个普通士兵的经历注解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当共产党人抗日救亡的时候,罗洪珠也随国民党的军队开赴中缅边境,英勇阻击侵略者;但是当内战打响,与解放军对峙的时候,他却将枪口指向了天空。因为他知道,共产党人是为他这样的穷苦百姓谋幸福的人。

他带队起义,在两军阵前冒死投入解放军的队伍,因为他目睹了国民党的腐朽,也看到了共产党队伍的言行。加入解放军后首先解放了自己,认定跟定一切为了人民的共产党,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修建青藏公路的转战中,他舍身忘死地践行着革命的理想。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义无反顾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并与黄继光成为亲密战友。经过三年惨烈的战争,当他护送黄继光等英雄的遗体回国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名在战场上没有被打死的老兵。

战争结束了,他返回湖南安仁的老家。父母兄弟的小“家”已经没有了,但是他手里捧着“红本本”党章,心里就有一个大“家”。尽管立过不少战功,但他将荣誉藏在心底,在国家暂时困难时,响应号召自愿退出国家干部队伍。他回到农村,成家,务农,养猪,造林护林……默默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建设添砖加瓦。他从不与人争名争利,却刚直不阿地维护集体利益,直到生命终结。

这样的老兵很多,因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兵,大多都是这样的;这样的老兵也不多,因为经历了那么多次战争,身边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们是幸存者。因此,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写一个老兵的故事,更是千千万万个参加革命的战士和共和国建设者平凡而伟大的样本。

如今,我们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而罗洪珠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老兵精神”,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党员作风”,对新时代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仍有启迪意义,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谨以这篇短文,向老兵们敬礼!

(作者系朱德总司令外孙、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某部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