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铁面保管

40.铁面保管

曾古生产队能当队长的人才不少,但像洪珠一样能当好保管员的人却并不多。无论谁来当队长,都想要洪珠来当队上的保管员,因此,他在队上做保管员的时间比较长,他也几次推荐了新人来做,可社员们还是要他来做保管。县委书记黄章孝、县委常委王继高、县团委书记李勇才来曾古蹲点,也坚持要洪珠做保管。

一个好集体少不了一个“吹哨人”,更少不了有一个“红管家”。洪珠苦水里长大,又在部队煅炼多年,从上甘岭“一人分一口萝卜”“一人分一滴水”的艰苦岁月里走过来,他最懂得柴米盐油贵。

曾古所有红石晒谷坳上都留下了这个铁面管家的身影。

他视集体每一粒粮食与自己家中的一样贵重。天然红石一般不平整,坑坑洼洼不少,收谷时扫帚难到处他会蹲下身子把每一个坑洼处的谷子一粒粒用手掌“清扫”出来;夏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一有大风吹散谷子他会飞快赶过去把谷子扫拢过来,一只麻雀飞到晒谷坪来他也不想放过它,尤其每遇雷阵雨,他晒谷场上抢谷,急得浑身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眼看暴雨会把谷子从共和石上冲走,他恨不得用自己的身体来挡住流水中的每粒谷子……也因此跟他一起晒谷的妇女们都喊累,他自己脚手不歇,她们也不好意思歇下来,有妇女常言“晒谷本是件轻松活,但跟着洪珠晒谷却难得轻松”。

洪珠是出了名的“铁保管”。他叫和生铁匠为生产队打出了一个圆铁盘的仓库钥匙圈,这个铁圈圈他不离手,想从他手上借集体的东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借了集体东西未按期归还的,他定会准时上门追还。他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嘿嘿”溜出口头禅:“对不起,集体财产人人有份,还真不好说。”他这集体保管还管得宽,管了晒谷坪管仓库,还要管到双抢的田头,一有空闲他就去当日收割的田里,经常见他手里和嘴里有收割遗落了的谷穗捡回晒谷场来,晚上评工分时他又会张三李四毫不客气……

一次“双抢”期间,共和石晒谷场爬上来两个挑空箩的人,扬辉一路哼着老调带鱼场学徒上来了。队上有七八十口山塘来养鱼。养鱼是个技术活,需要孵化鱼苗分鱼种,队上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当过先生能识字的扬辉来负责。

“珠即,队上鱼场需要二车过的空秕谷给新草鱼吃。我们挑两担去。”扬辉一边说一边就去了秕谷堆。

“三哥,这是谁同意了的?”洪珠皱了皱眉头,很客气地问。

扬辉不管三七二十一,谷箩靠上秕谷堆就装了起来,边装边回答:“嘿嘿,都是些不要的秕谷子,里面没几粒谷了,烧了可惜,给鱼吃吧,还要跟谁说?你是保管员。我是谁?也是为公家呀!”

“三哥,这二车秕谷不会烧,还要车一遍,里面还有壮谷和半粒的谷子;再是队上的新草鱼你们可下地打鱼草啊,不能用到手的粮食来喂吧?再说动用谷子队委会要商量。我们是兄弟,更要回避。这样做,你再是为公,也不行!”洪珠耐心解释,又果断回答。

扬辉可来火了:“嘿!好在我先跟队长说好了的!”

“你同队长说了,他却没对我说。再说他一个人说了也不能算数呀!动用队上谷子要队委集体研究才行。”洪珠也不客气了,“今天你们不能挑。等集体研究再说吧!”

扬辉叫学徒挑着先走,被洪珠硬拦住,并把一担秕谷都倒回谷堆。他还铁板上钉钉地指着扬辉,下命令:“哥,你的,你自己倒出来吧!”

“难怪大伙都说你宝里宝气,你这不进盐油的东西!队长同意了你都可阻拦?我这一担今天偏要挑下山!”扬辉说完就要挑。

“那还行?正因为你是我哥,从晒谷场挑谷回新屋的,群众怎么看?你是挑回家里,还是给了鱼场?说得清吗?”洪珠按住了扬辉的扁担,“哪怕队委研究同意了,也不由你来亲自挑!今天这秕谷坚决不能挑!”

洪珠说完,把扬辉这担秕谷也倒掉了。

三哥摇头丧气,只好带学徒挑空箩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