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寒冬梦衣
4.寒冬梦衣
罗氏青龙寨开基爷爷生典高、典明二子,长子生树斌,二子生寒苟、春即、陆即三兄弟。罗树斌、谭九英夫妇生育洪熙、洪德、洪秋、洪然、洪珠、新花五儿一女。树斌家以耕种为生,吃口多,生活困难。大堂弟寒苟做买卖洋纱的生意,日子好过,却膝下久无子女。
堂兄弟商量,把树斌家老三洪秋过继给了寒苟,三哥洪秋过继那年十岁,十六岁开始上学,更名“扬辉”。
“扬辉”之名大气,寓意创造和展示光辉,可能是养父或老师的梦想吧。
养父送三哥一路从小学读完高中。扬辉在承坪楚兴寺读中学时就娶妻成家,成了龙脊山有名的读书人。高中毕业后又在龙脊山从教,还任过小学校长。
青龙寨寒苟三堂兄弟都搬来了龙海官陂的谢家陂垌里。这里的“垌”相对青龙寨小垄沟算个大地方,开阔平整数千亩粮田,安仁人都把这开阔地带唤作“垌”,与之相对应的山沟被叫作“垄”或“冲”。寒苟三兄弟到垌里买下几亩粮田,建上八个垛子青砖到栋的房屋,算是有门有户人家。
三哥自然也来到了谢家陂。三哥比洪珠大九岁,养父为扬辉在谢家陂娶了亲,分他两间房让他们单独开伙,自立门户。爹娘和大哥过世后,开初一段,洪珠也小,只得带着妹妹和侄儿侄女跟着三哥在谢家陂垌过日子。但在那样的年代,要救济四张小嘴,对成婚不久的三哥一家来说也有许多难处,没过多久,三嫂的脸色就越来越不好看了。
三哥常日不在家,三个孩子都不肯跟着三嫂过日子。三哥怕妻,或许是读书人懂书理太多吧,书呆子,有梦想,却讲礼让,与世无争,这一直在他内心矛盾着,也就无度地谦恭忍让着。
洪珠十六岁那年,来大芙塘租下几间屋住,几个孩子就跟他了。这年的一个冬日,扬辉从楚兴寺学校回家,这天也正是承坪的逢墟日。在樊古浪江垄的路上,远远看见小弟洪珠挑着一担柴过来。
小弟身上只围了块白罗布长帕,挑担柴还冻得哆嗦,嘴唇发乌……带着几个小孩子,他自己连件出门的衣服都没有啊……
三哥看不下去了,又强忍住泪水,心疼地责怪:“这天气你出来干什么呀?”
“逢场,不卖点柴,几个人呷什么?”洪珠低头回答,十六七岁快成年人了,冬天出门还没件衣服,不好意思看三哥的脸。
洪珠挑柴让路,只顾往墟上赶……
三哥强拉住小弟的柴担,心疼地说:“你放一下吧!”
洪珠只好把柴担从肩上放在路的一旁,抬眼看三哥脱了外衣,再把里面的白洋布衬衫脱下,递到弟弟手上,恳切地说:“快穿上!不要冻坏人了啊!”
洪珠触摸着带有三哥体温的衣服,心里乐开了花,衣还没穿上,已一身热乎着了……这是他已藏了好久的梦想啊!出门一定要有一件衣服!
三哥看着他穿上了。
小弟一边挑柴往前走,又不时转脸看三哥的背影……这天气,他身上突然少了一件衣服,像甲鱼缩着脖子,显出怕冷的样子……他心里感激又心疼三哥……
洪珠今天心情特好,心想身上这件衣服可能穿稳了,三哥可能送给他了。他在承坪墟上把柴卖了,也高兴地为妹妹他们买了几粒纸包糖带回来。
几个小孩子看洪珠身上有了件衣服,也高兴得跳起来。
“细哥卖柴终于赚到了一件衣服!你穿起这件洋布衫衣服,好帅气呢!”
“细叔这件衣服刚好穿,不长也不短。”
洪珠高兴,不说话,只把小侄儿范伟又高高举过头顶,满屋子笑声。
三个小孩都开心地围着洪珠追赶取乐,要看衣服,要伸手摸衣服。
歇下来时,洪珠就开心地给他们讲起了今天在卖柴的路上遇上三哥的事……
过了些日子,洪珠来到了三哥家。他没留意把衣服先脱下来回避一下,一眼便被嫂子认出来了:“珠即,你是穿到哪个的衣服呀?”
洪珠只好吞吞吐吐地,也给嫂子说起了那天赶墟在路上遇上三哥的事……
“那穿了好些日子了呀?快脱下来,我来洗,他没衣服换……我还在想,怎么少了件衣服呢?”嫂子不高兴,板着脸,一边说一边伸手把洪珠身上这唯一一件衣服又脱了下来……
冬天里,洪珠身上又只剩下了一条白罗布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