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概述

11.1 概述

造价控制工作包括工程量计算、计价、变更管理、工程结算等工作。这些工作内容中,工程量计算是工作量最大、最基本、最烦琐的。工程量计算的高效、准确是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是工程开工做预算,工程完工做结算,结算完成才能了解工程的各项成本信息,造价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再加上造价控制过程相互独立、计价模式存在区域差异、造价数据滞后以及造价数据共享与协调困难等问题,对计算机辅助工程量计算提出了很高的需求。

计算机辅助工程量计算软件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主流工程量计算软件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于自主开发图形平台的工程量计算软件(例如:广联达);一类是基于AutoCAD平台(例如鲁班,基于AutoCAD 2006、AutoCAD 2010)的工程量计算软件。以上两类工程量计算软件均有一定的市场,但均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需要重新输入工程图纸信息并进行图形处理。其工作量相对于手工算量虽然得到了大量减少,但图形输入及处理仍需要占用工程造价人员相当多的精力,无法将其主要精力投入工程计价与合同管理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软件没有很好地共享工程设计过程中已明确的设计信息。

BIM技术的特点是辅助工程技术人员建立和使用互相协调的、内部一致的和可运算的信息模型。基于BIM的造价控制解决方案中,三维模型视图、二维图纸、剖面图、平面图、信息表格和工程量计算等都是基于同一个建筑信息模型,能够保持一致且同步更新。

BIM造价控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共享BIM建筑信息模型,不需要多次输入图纸信息,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到计价分析等更有意义的工作上面。

②能够迅速反馈造价信息,提高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

③通过共享BIM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统计出造价编制所需的项目构件信息,减少根据图纸人工识别构件信息的工作量,也减少了由此引起的潜在错误。

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可以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及时更新,快速、准确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化。

BIM造价控制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统一数据。建立可视化的BIM数据模型,通过在模型中直接选择构件就可以生成所需的造价信息,节约造价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人为计算误差、提高工程量计算的效率及准确性。

②共享数据。利用BIM技术在数据存储、调用上的高效性,对海量的造价信息进行存储、整理,进而实现对项目数据的共享,确保项目各个管理部门快速、准确地获取工程造价数据,确保项目各参与方能够在同个造价平台上进行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降低了各个参与方核对工程量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