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期循环
所有股权投资项目都希望能在资本市场上变现,为此,必须考虑所投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或溢价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股权投资的回报率。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00)》里详细地分析了美国资本市场的案例。在其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大牛股都顺应了各自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潮流。
而当前公认的“传统”行业,都曾经产生过大牛股、热门股,这点对股权投资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后视镜”中可以看到未来,如果我们把很多精力和资金放到这些“非时代企业”上,执着于“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那就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这些源于估值的“溢价”现象,既有其客观性,如企业经营持续性强、稳定性高等内在支撑;也有其主观性,如对新兴行业和新生事物的高预期等。企业价值首先是一种主观判断,是否符合时代特征会极大影响这种主观判断的结果;其次,价值投资也应是趋势投资,即投资企业的快速成长阶段,不是从头拿到尾,也不是一直拿着不放。再好的企业也会面临诸多波折,甚至遇到颠覆性风险,必须做好投后的跟踪和管理工作。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历史有相同的“韵脚”,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切商业活动都存在内在周期,周期存在的核心原因在于市场竞争和需求演变。一旦商业活动和组织形式无法跟上形势所需,就不得不一路沉沦下去,等待新的创新或新的模式来激发和重塑。作为股权投资者,必然会有“喜新厌旧”的偏好,因为“新”的有未来,而“老”的只有过去。
第一代移动互联网企业群体就属于时代企业,它们推动了社会进步,也改变了这个时代。如果你错过了某个时代企业,还会有其他时代企业可以替补。并不是错过了时代企业,就没有其他好的投资标的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商业一直在孕育——时代企业是一直存在的,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如星巴克能够从肯德基和麦当劳模式中脱颖而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商业活动的生命是奔放的,未来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