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仓储与存货

3.仓储与存货

任何管理规范的企业仓储库房,都应该是干净有序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条码化程度都应该比较高。如果还是采取人工管理为主的方式,明显就是不太成熟的企业管理方式。对制造型企业,工序中所生产的半成品要及时入库,加工单元的物料领取要按一个班、半天或天为周期,不能在车间过多摆放,导致损坏、遗失或拥堵。

对于企业生产和销售所需的必备存货,考虑库存一般都会有贬值的风险,一定要重视库存总量的大小及周转率的高低。对于没有合理解释的高库存总量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周转率,一定要保持必要的警惕。

不同库存的贬值风险也是不同的,其中专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贬值风险大,而基础原材料(尤其是有色类大宗商品)则受市场供需而上下波动。

案例:库存跌价或过季

国内特有的中药饮片生产行业,往往会有大量的中药原材料(包括成品)库存,虽然个别品种会有增值空间,但原材料跌价风险很大。该行业企业普遍采取备货式生产的模式,在收割季节大量收购,平时月份按需销售或补库,金额之大往往会占据流动资金的一大半。对所有制造型企业,只要不是订单式生产或受托加工的商业模式,都会遇到这类问题。

一般来说,生产型企业为了能够平稳生产线的产能以及为旺季备货,都会保持几个月的存货(包括原材料)。库存对服装行业来说最为危险,甚至致命。春天卖不掉的衣服,不可能在夏天、秋天或冬天去卖,要隔一年才能卖掉;而对一些有流行元素的款式(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款式),如果不能当年卖掉,说不定就永远压在手里了。

而高档白酒行业,尤其是知名品牌的高档白酒,存货往往不会贬值,反而还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