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放性

3.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要包容和容纳人才。

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没有人才的汇聚,就没有企业的光明未来。企业要实现对人才的包容,要容纳能力强、脾气怪和薪酬要求高的人才,这样才是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氛围。

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战略目标作为资源配置决策的出发点,那么,在人才使用方面就会体现出足够的包容性。从职工的股权激励分配中,也可以发现一些企业包容性的端倪。

案例:技术骨干股权的合理性在哪?

对于尚未盈利的企业,研发团队总体的持股比例要适当高一些;对于已经实现盈利的,研发团队股权比例可以降低;对于已经搭建销售力量的平台型企业,研发的股权比例还要再降低一点,以便更加平衡。

对于核心研发人员,股权比例要足够高。国内有不少类似的案例,企业的研发合伙人因股权问题离职,后创立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了更高的市值。

换个角度来看,若把最核心的人才放走了,企业必然会走下坡路。作为企业家,尤其是创新药类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财富不是靠守就能守得住的。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经营难度也非常大,不进则退,慢了也是退步。

第二,要有方向感。

企业发展的方向感,既包括对客户需求趋势把握的方向感,也包括对未来技术创新走向的方向感。这种方向感要求的是大方向大致正确即可,并应不断修正或微调,确保企业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一旦大方向走错,对科技企业来说可能是颠覆性的,因此,科技型企业要多路径预研,为防范风险做好技术和路径储备;而对资管行业来说,如果大的趋势看错做错,结果同样也是颠覆性的。

需要特别重视的是,经营层一定要有产业链思维,要注重对产业链位势演变的分析,并积极投资未来,投入重要资源参与有关未来优势位势方面的争夺。

第三,要能够逆人性。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组织与人员要不断迭代更新,不能因亲设岗,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

任何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都曾经被嘲笑,因为它的所作所为不仅受宏大的理想所引领,更是逆人性的,即“偏执者才能生存”。

第四,要有危机意识。

当前的有利局面不会长期存在,做企业其实要逆势而行,要与行业趋势、同行竞争、需求变化、技术迭代等诸多困难做斗争,要有危机意识。要给企业留下足够的抗风险资源,提前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企业的防风险能力及纠错能力,是对经营团队的重点考察内容。

案例:Theranos董事会

《崩溃:关于即将来临的失控时代的生存法则》一书介绍了Theranos 公司2015年秋季董事会成员,《财富》杂质宣称“这是绝无仅有的董事会,堪称美国企业史上阵容豪华之最!”该杂志编辑珍妮弗·莱因戈尔德(Jennifer Reingold)声称:“该董事会缺乏专业知识,这样一个对生物科技领域缺乏整体经验的团队,如何能够有效监督公司运作?”在2017年《华尔街日报》一篇有分量的报道之后,Theranos 公司走下了神坛,走向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