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下游的关键器件或部件

3.抓下游的关键器件或部件

除了面向上游的核心零部件或设备供应外,还有面向下游的关键器件或部件。

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依托自身产品或与自身产品相关,向下游关键的器件或部件拓展。具体思路是,可以把所生产的零件变成器件、把器件变成部件(模块),不断提升自有产品的技术门槛和附加值,这是产品一体化策略。另外一种做法是,跳出自身现有产品的供应链,选择同一个大行业中的关键器件或部件,相当于转换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企业选择向下游扩张,其难度要大于向上游扩张。选择向上游扩张,企业自身就是新产品或设备的客户,新业务有现成的订单支撑。而向下游扩张,不仅面临开发新客户的难度,还会面对下游现有产品客户的抵制。所以,在向下游扩张时,可以考虑隔一个环节,也就是做现有客户的买家,这样可以规避短期内的抵制。

案例:工程机械行业的液压系统器件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从追赶到赶超的过程,其中,不仅主机厂实现了追赶并完成了超越,一些核心系统的配套企业,也从边缘零部件立业,实行仿创结合,不断进入更加核心的系统,完成了追赶和超越。

从产业位势来看,如果已经布局了核心系统的零件或部件,即使相对边缘一些,也好过那些从事非核心系统零件加工的企业。从多家类似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有不少企业一直未能进入关键的系统零部件,也未能向成套系统进军,甘于从事按图纸制造这个相对“被动”的环节——加工费年年降低、毛利率持续走低、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而生产过程所需的精密设备还需要不断更新,需要持续投入。

这些企业虽然不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用自动化措施来降低人力成本,但无法改善企业盈利能力走弱的状况。而其中个别企业,则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入核心领域,提供成套液压部件(油缸),还进入了液压泵阀等更加精密的领域,成为市值超500亿元的工程机械行业核心供应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