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周转率(运营效率)
分析商业模式时,重点要分析运营资产周转率,尤其要分析一些长期性资产(或运营资金)的周转速度。
运营资产的周转效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流动资产类,如长期占用的应收、预付或库存等;另一类是非流动资产类或长效资产,如土地、厂房和设备等固定资产,尤其是那些有实质性折旧的设备或机器等。
(1)在流动资产类里,应收款(票据)项、预付款项和存货项(含原材料和在制品)之和,再剔除应付款项和预收款项后,就是净运营资金占用,这也属于长期性占用。
一般来说,只有较为紧俏或产业链位势高的企业,才会有大量的应付款项和预收款项,即供应商的货款还没有支付,客户的预付款就送上门了,这样的生意可以不占用自有资金来做铺底的流动资产。
比较典型的是定制家具行业,多数企业不仅有金额较大的、以客户订金形式存在的预收款项;还有大量应付款项,如原材料板材、设备和器件等。
一些龙头企业的最终净运营资金可能是负的,企业不需要垫付运营资金。而一些知名高档白酒的预收款项也非常高,当产品紧俏或到了供货旺季时,经销商除了提前打款预定外,还要排队等货。
(2)在非流动资产类里,一些制造型企业往往需要土地、厂房(或办公楼)、生产性设备、运输设备等,还有一些资本化的专利等无形资产。
互联网企业主要是机房或服务器等资产,这些资产的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互联网企业的不同之处。
企业都有实缴资本和负债,按稳健经营的原则,短债主要匹配流动资产部分,长债和自有资金主要匹配长效资产部分。在不考虑毛利率水平的情况下,如果长效资产的周转率低,则企业的盈利水平肯定上不去。一旦长效资产中有实质性折旧资产的比例或金额较大,则企业最终盈利都会贴进设备等损耗型资产里。
分析周转率还要和毛利率结合起来看,企业的资本金投入其实是有财务成本的,至少要按(年化)7%~8%来考虑,而机会成本可能高达(年化)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