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挥平台优势

6.发挥平台优势

企业要么构建技术优势,要么构建市场优势,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通过市场优势来说话。有些企业所实施的平台战略,是通过开放其接口的兼容性,聚集一大批友商,帮助自己建立壁垒和优势地位。

案例:“链主”的位势

在PC 时代,微软的Windows 系统开放其兼容性,支撑了无数应用软件(包括硬件)及驱动硬件的软件系统。Windows是所有相关软件的承载和分发平台,这些软件必须向Windows 靠拢。同时,微软自己还抓住了Office 套件这个最赚钱的应用软件。

英特尔是硬件的兼容平台,通过与一大批主板厂家、主机厂家合作,抓住了硬件平台的核心。所有硬件厂家,都必须向英特尔靠拢和兼容,开发符合计算平台规格的各类硬件。

同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推出了智能手机系统平台——Android,各类APP 必须符合Android 的开发标准和要求。Android 是这类APP 的承载平台,也是APP 的分发平台,直接掌控着这些APP 的命运。谷歌还抓住了GMS 套件等应用软件,巩固了自身的平台战略。

这些发展策略或转型方向,必须是企业主动的选择和持续努力的方向。如果拟投资企业标的,没有去尝试增强产业链的掌控力,或积极寻找相关发展机会,这类企业迟早会出现发展停滞或者倒退的可能性。

另外,任何一个产业在纵深发展过程中,或因科技创新,或因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会发生裂变或整合,随之而来的就是产业优势环节的更迭和价值链的重塑。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行业,很可能因此而诞生新的产业链霸主,典型的如通过抓住IBM 系统软件外包而成就事业的微软。在现有相对成熟的产业链中,也会在产业服务环节诞生新的模式,如创新药企业在采取外包服务的过程中,就产生了CRO(合同研究组织)、CMO(合同加工外包)或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等新模式。因此,在产业链发生变革时,围绕以上方向进行拓展,持续提升产业位势的战略思路仍然有效。

综上,要做好私募股权投资,必须做有产业链思维的产业投资者,进而去寻找有产业链思维的企业家。一个现有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如果当前不去主动占领,未来再去占领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商业史只会书写强者,弱者作为注脚,存在的意义在于映衬强者的伟大。值得投资的标的,其主业应该深深扎根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并成为其中数一数二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