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不争安其居

第四十章 为而不争安其居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析】八十一章可以视为《道德经》的结束语。其意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不再多说了。而八十章亦可作为讲完长篇道理之后的感慨:回归大自然吧,去过最简朴的隐居生活,不必去享受社会进步的福,“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这种思维,反映其思维境界已高达顶级“气”阶段。

这两章是各种宗教的共同思想,与人为善,为而不争,既以为人己愈有,无思无欲,生活简朴。

这一章的真正意义在《新哲学观》中“世界末日”一节将得到更深刻的阐发。

老子写完五千言,预知人们不见得真能理解,做好准备,不争不辩,不关心世人如何评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话已说完,各自理会,听或不听,信与不信,各取所需,如同宗教经书。想“安其居”,必须“为而不争”。不争名利地位,还包括不争哲学观点,不一是一。

用二合一的观点看完《道德经》,会发现其对称性神奇、不可思议。下面开始分标题总结从《道德经》中灵感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