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的震巽爻图互换

八卦的震巽爻图互换

假设将《道德经》二合一这一做法不是出于主观臆想,而是有不为人知的八卦《易经》原理存在,那么一定能在《易经》中找到对应。有三个思想基础:一、六种思维;二、《易经》有五行而对应八卦;三、《圣经》暗示7是打开宇宙的钥匙。把这三点联系起来,找出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1/7=0.142857循环。把142857作为一个特征数描述《易经》中的五行关系,就会发现《道德经》为什么有81章,并能发现《易经》中震和巽的爻图要互相交换,悟出《道德经》中有《周易》八卦,阴阳运作而显示万物规律。反之,《易经》解说八卦就是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道德经》是道的专论,字里行间又有八卦形象。《道德经》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是阴阳,阴阳是道;道是恍兮惚兮,八卦是惚兮恍兮,然而其中有象。这里描述的就是八卦《易经》。在后面的神学部分,我们将看到《道德经》中的描述与《易经》思想相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名之曰道”。“有物混成”是物,为何称为道?只有用神学观点去理解。为什么会存在神?道理在哪儿?为求理解《道德经》,便转向《易经》和《圣经》,从《易经》和《圣经》中找答案,于是以《道德经》解读八卦,以八卦解读《道德经》。笔者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才有了与众不同的理解。这些新观点,已分不清是解读《道德经》的心得,还是解读八卦《易经》的心得。

本书中的八卦爻图与《易经》中的爻图相比,震、巽的爻图互换。互换之后,爻线规则是先阴下降,后阳上升,对应关系如下:乾一img,兑二img,离三img,震四img,巽五img,坎六img,艮七img,坤八img;依次对应天父、少女、中女、长女、长男、中男、少男、地母。

八卦图中的八个卦用八个图表示,每个图由三条线段组成,实线段叫阳线,虚线段叫阴线。乾卦由三条阳线组成,坤卦由三条阴线组成,这两卦没有阴阳线混杂,无须考虑上中下位置,象征着没有思维存在。其他六个卦,阴阳线具有上中下三个位置的差别,即存在思维。三条线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

巽、坎、艮三卦,分别对应第一、二、三种思维;震、离、兑三卦,分别对应第四、五、六种思维。原八卦中,震和巽都对应于木,而在六种思维中,巽卦对应第一种思维,震卦对应第四种思维,理由如下:

1.八卦含义: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周易》八卦中,巽为风,对应于气。古人定义“巽,入也”。气无孔不入。入,即入轨、入门、入道,成气升空。巽五与第一种思维对应入道。

文王八卦图中,爻图不变,只巽、震二字互换位置,巽为阳,震为阴,即改为巽长男、震长女。这才是伏羲八卦的次序: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震四、巽五阴阳对应一致。“巽,入也”,用巽表示长男更恰当;“震,动也”,有吸引注意的行为,阴性的特征为静,本质是吸引,阴不在,阳不动。

2.原八卦的爻图与顺序因震巽爻图而混乱。要保证震四、巽五的顺序,就必须震为阴,与兑、离相连,代表三个女;巽为阳,与坎、艮相连,代表三个男,正如文王八卦排位。变换之后,震为阴,巽为阳,八卦排序更合理,爻图规律更明显。

3.震四与第四种思维,即“不信不想大笑”相应。震为动,从道的眼光看,木应该动起脑筋来,不可永久执迷不悟而大笑。生为死根,死为生根。木的不动脑思维,为动脑思维之根。思维应尽早离开木而想道理。

4.伏羲八卦图出现在文字产生之前,八卦的爻图应具有强烈的规律性而不混乱。除去纯阳纯阴两卦,其余的六个卦,把一阴线两阳线的三个卦,按阴线从三爻降到二爻,再降到初爻的顺序排列;再把一阳线两阴线的三个卦,按阳线顺序上升排于后,这个排序无可置疑,不用文字说明就可以看出规律。从文王八卦图起,所有《易经》文字都是后人根据对伏羲八卦图的理解而加上的。把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的顺序对应到上述六卦排序图,兑二、离三、震四的爻图阴线从三爻降到二爻再到初爻,巽五、坎六、艮七的爻图阳线从初爻升到二爻再到三爻,也说明《周易》中的震巽爻图应该互换。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这一顺序的爻图揭示了阴阳运行,必须阴沉在先,阳升在后。阴不先沉,阳不能升。震巽爻图互换后,即使无文字说明,也能看出先阴降,后阳升。

5.《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朱熹注说:“阴阳迭运者,气也;其理则所谓道。”道是一,是气。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运行而言,气为万物的目标,是对道的信仰,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前三卦的爻图,两阴线一阳线,阴多阳少,表示观其阳线移动趋势,或者说视阳线的下、中、上而决定其在八卦中的先后排序,故称阳卦。阳卦,就是看阳线的走势。后三卦的爻图,两阳线一阴线,阳多阴少,表示观其阴线移动趋势,或者说视阴线的上、中、下而决定其在八卦中的先后排序,故称阴卦。阴卦,就是看阴线的走势。

从爻线线段数的奇偶性来看,《周易》震巽爻图也该颠倒。三阳卦的爻图,都是五个线段,如巽气img、坎水img、艮土img;三阴卦的爻图,都是四个线段,如震木img、离火img、兑金img。这一规律很能说明《周易》八卦中的震巽爻图明显是反用。

那么,文王八卦图里的震巽为什么要反用爻图?其深刻意义将在各个论题中揭示。本书及后续《新哲学观》《神奇的佛经》等书中所有新的理解,都起始于震巽爻图颠倒关系的发现。这个发现是打开《周易》之门的钥匙。

文王八卦图中三阳三阴六卦,爻图阴阳规律是对的,但是是以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的方式参与运行。换言之,爻图是真实的阴阳,八卦名是衣装、称呼。震,是女取男名,女扮男装;巽,是男取女名,男扮女装。于是文王八卦图暗藏着三个天机,分别是:

第一,女扮男装,男扮女装,阴阳难分。震巽是参与六行运作的,如同生活常识,为了便于运作,必须女扮男装、男扮女装。能做到男扮女装,男的一定面貌英俊;能做到女扮男装,女的一定武艺高强。所以震巽爻图反用,暗示长男长女的外貌完美、才智能力高强,无所不能。

第二,有返老还童的运行存在。文王八卦爻图长男img、中男img、少男img、少女img、中女img、长女img,从震巽爻图的阴阳性及成长运行来看,若以阳线上升为成长,显然是男不可动,只有女可动,所以阴线下沉显示成长。长男img不会因阳线上升而成长,反而成中男img、成少男img,可见阳线上升表示返老还童。长男运行,只有阴阳翻转变长女。阳线上升是因阴线下降而得,运行过程为少女img变中女img,再翻转为中男img,表现出少男img变中男img的过程,关键在阴线下沉。三阴卦的爻图规律才与成长一致,符合阴线下降为成长的规律,由少变中、变长。长女爻图阴线没有继续下降的空间。有人认为,练习超静坐可使生理年龄有下降趋势,年轻化约5—15年。返老还童的运行表现在病理康复。生病是向死亡运行,阳线上升就是产生新细胞,对器官组织来说就是返老还童、康复。

第三,只有母能生子。六卦的爻图安排揭示了为何只有母能生子。从生理学看母体生子,理所当然,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为什么会有这结果?科学从来不会去想,也没能力去想。但在八卦爻图中,这个原因显示出来了。生命的过程与阴卦的阴线下沉运行相一致,从少到老,阳卦的阳线上升运行不能显示生命成长的规律。生命的诞生、成长、衰亡,只能是母阴的运行和功劳。受精这一真正机理变化也是不可见、不可知的,运行是母阴的运行,阳只是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大自然中只有母生子。有人认为母生子、公不生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不需要再思考,然而《周易》中是有道理可说的,那就是阳卦的爻图运行不能表现成长变大的过程。推而广之,不断问为什么,遇到的问题在《周易》八卦中都能找到答案。这一思想在后续几本书中会得到更深刻的体现,更令人信服。

明白了这三个天机之后,就可以把文王八卦图中震巽两卦的爻图相互交换,恢复爻图外观和名称的规律性,使其更符合大自然现象。文王《周易》反用震巽爻图的不为人所知的更深刻含义,在后面的论述中将会逐一揭开。玄之又玄,只能用神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