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生克关系
中医把五行对应于人体内脏是“观其妙”的结论,知事物之始;西医是“观其徼”,知病情之母,知病的规律。为什么古中医把肺对应金、心脏对应火?中西医结合就能发现这个为人不知的原理。以西医看,心脏是生命的源泉,有血液流动生命才能延续;以中医看,心还包括良心、思维,思维是生命的主导。以西医看,肺是氧气来源,带氧的血液来自肺,这就是五行中的金生水,肺是金,血是水;以中医看,气包括气质、精神,也是思维,同样,思维是健康的主导。现在,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已认识到精神是健康和病变康复的先决条件。
《易经》只有五行相生,木等于气,第六行气隐藏在五行之中。如今可以再把肺输送氧气的意义加入五行。肺既是金,又是气。气生火,就是肺生心脏;水生木,就是水生气,即血生肺;金生水,又是肺生血中的气;金克木,就是肺自身相克,自身平衡;水克火,就是心脏自身平衡;金生水,就是肺生心;水生木、水生气,就是心生肺。可见,中医看出了心肺相生。火克金,就是心克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故肺不能直接克心,肺克脾胃,脾胃克心,心脏的病变来自脾胃。
从金生水、水生木、水生气、木生气、木生火、气生火可知,生命只要有水和气就能维持下去,心肺就能持续运行。食物只是成长的需要,胃的直接需要。成长过程中的病变根源是食物,起始于胃。这就是中医,只有中医能知脏腑之间的关系,西医只知单个器官的问题。这就是有些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能治好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的有些药方表面看难以看出与病的联系。
肺是金和气,相对于心是火和水,气流对血流,气是道,水是神,气和血就决定了人的精神。人体是生理和精神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脉象能反映人体的胃气、神气、肾气三个健康的根本原因,由心电图与六行142857的对应就能看出来。心电图各部位的波形代表着各内脏器官的状态。T波倒置,应该从肺、大肠、排泄系统的调理开始治疗。T波,代表心脏收缩后的恢复状态,对应142857中的7——金态、舒展态,新一轮运行的基础。新一轮的基础必先吐故,然后才能正常纳新。换言之,心肌恢复得好坏取决于心肌的弹性,心肌的健康取决于整个身体的健康。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排泄比吸收更重要。刚诞生的婴儿可以不吃不喝,但排泄必须正常。
一个生命的诞生和死亡,呼吸、思维(感觉)、心跳三者的出现和消失,具有对称而相反的流程。无论人还是动物,也无论胎生卵生,都是如此。在诞生过程中,胎儿先存在心跳,然后出现感觉,有感觉之后才有诞生的过程,离开母体后再有呼吸;在死亡过程中,一般是死者先停止呼吸,然后失去知觉,再停止心跳。
出生时难产,将来或许有对应的难合眼的死亡过程。这一猜想可由将来的统计来验证。胎儿难产,意味着心跳和开始呼吸之间的时间拉长。死亡时,从停止呼吸到停止心跳之间的思维时间长,即死者有放不下的事。停止呼吸后还有心跳包括两种情况,其一为脑已死亡,其二为脑未死亡;前者属安详死亡,心跳不会维持太久,后者属“不死心”。有始有终,有什么样的始就有什么样的终,快生快灭,慢生慢灭,易生易灭,难生难灭。表面看是因祸而亡,不见得不是安详死亡;表面看是老死寿终,不见得是安详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