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的反馈系统

(九)人体生理的反馈系统

从医学看,人体有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中医还有经络网系统,包括穴位。以八卦《易经》看,人体竟然有自平衡的作用,病可自愈。这个作用是怎么实现的?这显然与经络网类似,是解剖不可见的系统,这里称之为反馈系统。反馈系统由五行生克原理产生,可产生正、反两种作用,即包括正反馈系统和负反馈系统。思维可以控制负反馈系统,但不能控制正反馈系统。心脏跳动,肠、胃蠕动是正反馈系统的表现。思维不能使心跳停止,但能使呼吸停止。因为心跳是正反馈,如同电子电路的振荡器,起振之后就不可控了,除非改变结构,或电路元件出了故障。而身体的所有器官组织则存在负反馈,如同电子电路的线性放大器。存在负反馈,电路才工作稳定、性能良好。在身体成长过程中,各部位为什么会长,为什么会长在这里,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存在反馈系统。在成长过程中,细胞成长与思维之间存在反馈系统,细胞会受无形的指挥中心控制。这指挥中心包括天生的遗传基因、环境的影响、知识积累的多少、思维方法、精神面貌等等,总之是取决于思维。也正因此,人的心情好坏会影响成长、影响得病、影响治病、影响外表的精神面貌。在健身活动中为什么要强调思维情绪?就是要加强反馈系统的作用。所以在公园中健身的人有时会齐声念着去除病痛的顺口歌词。这情绪会反馈到精神,再影响到细胞,从而有利于治疗和健身。人体内存在的神奇作用我们还远未认识清楚。

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应该适用于一切事物。在这里可以解释为,事物的正反变化,首先是道的力量;事物的运行,首先是道的运用。道就是思维,正确的思维促使事物正确地运行。这就是上述反馈系统运作的含义。这作用显然也不是医学中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是思维系统的作用、情绪的作用。

可想而知,胎儿长成什么样子,是基因的作用,是“弱也者,道之用”。胎儿先长哪儿,后长哪儿,长多大,怎么知道已经长多大,不再继续长大,都有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在工作并协调,这一功能不能没有。当无主观思维时,道之用就是自然之道,这就是“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阴符经》)。《阴符经》接着说:“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这就是说,没有思维干扰时,万物按天道运行,该什么就成什么;有思维后则取决于思维,圣人仍按天道办事,“爰有奇器,是生万象”,以道性思维,一切都成长得美好。这些道理,是八卦甲子的道理,很神秘,但都显示于阴阳平衡原理之中,在八卦爻图像理之中。这些描述都指出一个道理:有了思维之后,一切取决于思维。这一神奇作用很奥秘。正因为古中医的灵感者有这能力,才能画出体内中的经络网和穴位。

通常病变是人体反馈系统出了故障,不该成长还在长,于是长骨刺、畸形、凸起。按照善思维原理,就有了“恶人有恶相”。或许人们会立刻联想到《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他面貌难看,却有慈善心;生活中的美人,有的却内心凶恶。这都符合佛经思想:美像即非美像。按《易经》思想,一切皆变易。一般人只会看表面的善恶,不能看出内心的善恶。说“人不可貌相”,就意味着人可貌相,关键不是可不可,而是会不会貌相。任何事物本身都存在难易之分。《易经》是要灵活理解的,关键不在于此话对或错,而是要思考此话的内容,加以引导;不能不知道针对自己的观点会有不同的看法存在。向坏处引导就往坏处变化,好因就有好果,这是符合物理逻辑的。一个人的认识不是固定的,知道敲钟人的事迹之后就会知道他的美之所在。接受新信息之后,会做出新判断。

显然,这里所说的反馈系统指的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精神作用。这里联系电子电路原理、联系老子的话、联系经书中的内容加以阐述,使人容易理解精神如何起作用,从而相信精神真的会起作用。参照无形的经络网,反馈系统在人体中也应存在一个网络。虽然我们不知反馈在体内如何行走,但作用是存在的。这一思想应该属于《易经》中的思想,是因果关系的思想。根据宗教教义,人不仅不能行恶,也不能有行恶的思维;有行恶的思维,尽管未行恶,也会有因果关系。怎样判断行恶思维?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损甲利乙等,都是行恶思维。严格地说,在路边摘朵小花在宗教中也是作孽,并不是只有大恶才算恶思维。

善意的思维会有助于人体健康,思维善意,细胞也善意。这类似于当今对植物的研究:音乐能使植物长得好。人的思维是善意的,细胞就处在轻松的气氛之中,细胞之间相互协调。协调就必须存在某种反馈系统,否则不会达到协调。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完成的协调,与电路中的反馈原理一样。如果不存在反馈系统,控制中心不知所控制部位的状态,身体器官就长不成正常的样子。

帕金森病可以作为人体反馈系统存在毛病的一个证据。反馈系统出现故障,思维无法指挥,神经系统与动作不协调,如同司令部不知前线的战斗状况了。从神经系统而言,手已动作,说明神经通路是通的,但思维系统并未收到手是否已经拿到东西的反馈,于是表现为手在抖动,想拿东西,一直在想拿东西。

帕金森病常常与思维能力相关,这也证明它是思维性的疾病而不只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毛病。现在最先进的帕金森病治疗办法是给大脑安装起搏器,其原理是以电脉冲替代并抑制引起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异常神经脉冲信号。按反馈系统原理,应该是制造一个运动状态的假回馈信号,以完成思维的指挥与被指挥之间的应答。

人体生理反馈系统区别于神经系统,所以在此特别将其提出并加以阐述。瘫痪病人的病因不只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毛病。神经系统好比通信线路,运动系统好比讲话的人;在某种环境下,像影视中被枪口胁迫的人,只能听而不能回答,或者回答了但说的不是真话,就出现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都正常,但还存在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思维造成瘫痪,病人主观上就认为自己得了治不好的瘫痪了。这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忽视的病因。有的疑难杂症在医院治不好,却奇迹般地自愈了,这个过程中病人的思维、精神一定起了重要作用,很可能就是人体反馈系统的毛病,如同手里已经拿到大脑想拿的东西,但信息未反馈回大脑。如同计算机故障,硬件没有毛病,是病毒导致的软件毛病,用杀毒软件杀杀毒就好了。对应于人体健康就是硬件无毛病,思维想通了就好。这或许就是俗话说的“心病”。“心病”不仅包含思维,还有神经系统和反馈系统的作用,所以有的人容易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