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卦看为何一周分七天

从八卦看为何一周分七天

计时所用数字,一般都属于3、6、12、24序列。但是一周为七天,与此规则不符。表面上看,7与3、6、12计时序列没有关系,但实际上7也与3有关。一周七天的最早来源是,公元前7—前6世纪古巴比伦人将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七天,分别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球命名,每天对应一个神。

时间不是孤立地流逝的,而是有伴随效应,生命成长和衰老是表现之一,春夏秋冬轮回是表现之二。可以把自然现象都看作时间流逝的作用。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起,就有了时间的流逝。而计时所用数字为3的翻倍,即6、12、24,于是有六行、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十二年属相轮回。特征数是用7去除1、2、3、4、5、6得到的。7这个数,也就是一周为七天的计时,必与看不见的时辰相关。

用1到7分别乘以142857,得到一周七天的特征数,第七天是999999,于是奇迹出现了。一周七天中有三对互补日,每对互补日的特征数相加和为999999,互补日间隔两天;每天的特征数都可由另外两天的特征数相加或相减得到。第七天的特征数除了轮回的那个数外,还有乘7所得的999999,其含义与思维的三爻符号类似,全相同就是无运作、无思维。这就意味着,一周以七天为周期,第七天必然要休息,什么也不想。或许人的六行思维真正有效运行也是以七为周期,间隔着休息,这是自然的反映。

上述特征有何实际意义,现在还不知晓。第一周的周日等同于周一,第二周的周日等同于周二,第三周的周日等同于周三,……第七周的周日等同于周一,42天为一个轮回。等同的两个周,是否隐含着某种共性,如情绪、思维、能力、机遇或灾祸等等,现在也还不知晓。后面“二十八星宿”一节还将从神学角度看42这一周期。

以震巽校正后的卦名为准,把一周七天与八卦相联系,得如下表:  

img

表中的昼爻图是由特征数得到的,夜爻图则是昼爻图的阴阳翻转。把特征数分两段,正好晚上对应于虚爻图,如周一857img、周日000img。这揭示出睡眠中的思维是神奇思维,与白天的思维正好阴阳相反。这正是解梦学说说梦与实际相反的原因。

昼夜爻图遵循顺生、反生、相克的六行顺序。星期一、二、三昼夜爻图的阴阳关系与星期四、五、六正好相反。以六行关系来判断,星期三的工作或思维效率最高,星期一的思维不稳、迟钝。星期一、六、日都是反生,预示白天的精力需要到晚上才能恢复。这三天的效率,按六行来说注定低下,这似乎也符合现实。上表还显示,白天的状况被头一天的夜晚所主导。这符合通常所说的话:工作效率低,因为昨晚没休息好。

假若周日要工作,其效率取决于等同日。反之,假若等同日发生在周三,周三的效率会变低。同样,尽管不知道当天是否等同于周日,但是从六行循环看,六天中一定存在一天是等同日。

从等同日可以发现,一周以七天为周期,反映的却是6的计数特征,即每周都有一个等同日的特征。共有六种等同日可选,周而复始。于是可以说,有六种不同的周。这很类似于一天有十二时辰,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一周有等同日,即周日等同于周几。可惜当今世界人们不知本周的等同日是星期几,不知今天是等同日还是互补日。但是这样的规律一直存在,一周一轮回。一周的流逝,类似于一年365天轮回。两天之间这种差异尽管很小,但一定存在。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思维的进化,离伏羲八卦年代越久远,人们越难解读出八卦的秘密。文王《周易》的重大贡献在于解读出了天地阴阳六子女与爻图的关系,解读出了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八卦次序。在孔子年代,解读八卦更难。可以设想,再过很久很久,人们完全习惯于一周七天两个休息日,没人关注六天运作一日休息的历史,到那时再发现142857,就更难以理解7乘以142857得999999的含义与六天运作一天休息的关系。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圣经》说上帝用六天创造完宇宙万物和人,第七天休息,将七天的关系永远记录下来。由于社会发展,现在采取五天工作制,将来工作效率更高,或许一周会休息两天半,但是人类都会知道初始工作制是上帝创世时的六天工作一天休息的工作制。这一工作制永远暗示142857乘7的无运作特征。这是《圣经》作者因灵感而创作的杰作。

读《圣经》或《易经》的前提是必须相信神理存在。读《圣经》或《易经》,目的是读懂其中的神理。神理要由物理表现,这是神话出现的原因,不用神话故事就说不清神理。神话说的是理,是因果关系。上帝六天创造完一切,第七天休息,本质是六行,七为周期。这类似于写文章,为便于说明道理,采用讲故事的方法。

《周易》第二十四卦复卦的彖辞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天行也”,第五十一卦震卦的卦辞为“震来历,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第六十三卦既济卦的卦辞说“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失物七日后可寻得,七日是周期,是天所定。一周七天,应该灵感于一个真实而不为人所知的机理。后续书中将剖析七天的轮回具体是怎么发生的,读后将易于理解这一机理。

古代中国人使用以月亮为周期的历法,并认为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特点,将好日子称为黄道吉日。一周被称为一星期,星期就是天上星星的周期。每一天都与星座和八卦相对应。古人注意到,每时每刻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不同,导致做事效率不同。这不是迷信,是大脑因时辰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率。理解深的人能把握时机,不懂的人查出黄道吉日也没用。粗略地讲是按季节播种,细致地说就有时辰、黄历,本质无差别,只是更细致而复杂,一般人难懂更难做。

古代中国人按星座形象,把东方七宿称为青龙,南方七宿称为朱雀,西方七宿称为白虎,北方七宿称为玄武。古中国人还认为星座象征凶吉。角宿,多凶;亢宿,多吉;氐,多吉;房,多凶;心、尾、箕、斗、牛、危、昂、井、鬼、星、轸,多凶;女、虚、室、壁、奎、娄、胃、毕、觜、参、柳、张、翼,多吉。有十三个星宿多凶,十五个星宿多吉。这二十八星宿,分东南西北,每七个星宿对应每星期的七天,于是形成四星期二十八天的轮回,每一天的星宿象征这一天的凶吉。二十八星宿对应四星期如下表:

img

每一星期的吉凶日比例不同。表中以+号表示凶日。按表中排序,逢星期六没凶日;其次是星期二,每四周一轮回中吉凶日比例为三比一;最差的是星期日和星期四,吉凶日为一比三。《圣经》中上帝选周六造人,符合古中国二十八星宿推算的吉日。周日休息,也是与凶多吉少相符,凶多,别动,别想,休息待机为宜。后面将以特征数运算说明二十八星宿含义的神奇性。

按六十甲子表,不仅年份不同,办事有顺与不顺的差异,而且月份不同、星期不同、星期几不同、钟点不同甚至分秒不同,都有顺与不顺的差异。信与不信,如何对待,在于自己的理解。但人在宇宙空间的位置是周期性变化的,这是事实。

从表中可见,龙的特征位全是素数,猪的特征位因数最多;前者最不顺,后者最顺。这一现象与民间龙年多事的说法相一致。猪年最顺,其次是鸡、羊、蛇、兔、牛。这可以用千百年的历史来验证。

把十二生肖分配于六天,白天为一个属性,夜晚为下一个属性,周日的属性与等同日相同。于是生辰不仅分年,还有龙月(三月)、龙天(周三)、龙时(7—9点)。再应用六十甲子,就有龙分钟(5、17、29、41、53)、龙秒(5、17、29、41、53)。人为挑选,挑得了年,难以选月,更不可能选时、选分秒。可见人的能力比起大自然之神力渺小得多。人做不到,大自然做得到,大自然能使某人在龙年、龙月、龙日、龙时、龙分、龙秒纯六龙而生。

每月30天,每天也都有对应的卦;每天昼夜各对应两卦,共60卦。初一,白天为第三卦屯卦,晚上为第四卦蒙卦;直到三十晚上为第六十二卦小过卦。

可见,按周计算或按阴历月计算,不同日子可得不同的昼夜卦。每月中初几与周几相同,需要210天的一个轮回。其中的关系有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