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四大”含“六大”

老子的“四大”含“六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定义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这一定义的重要意义,世人并未认识到。老子这样定义道,说明道就是物质性的原理,宇宙万物来自道。老子紧接着又说,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按老子的定义,道先天地生,天、地、人三才因道而生。这就是《圣经》中上帝造万物的意思,道造万物,上帝是道。老子第一个把天和地、道和人两对阴阳相提并论,强调了人在宇宙中的重要性。人必须知道“四大”的关系。

老子把神理和物理合二为一,称为道。老子这一思想指出,物理表现是因为道的作用在先。物理为什么有这一公式?因为道的作用显示出这一规律,这就是神理。老子把人和道、天、地并称“四大”,把人与道相比、天与地相比,就是神理思想。人能以道改造自然,包括改造人类思维而创造合理的社会。

于是“四大”中就含“六大”,另外两大为理大和神大。用特征数142857对应,分别为道1、神4、地2、理8、人5、天7。有“六大”,老子为什么只说“四大”?这一问题就揭示了认识宇宙的关键。“六大”中,道、天、地、人是人们必须知道的,“不知知,病也”,不知就有缺陷、有病;神理和物理则可知也可不知,它们只是解释万物所需要的,如果不去解释万物原理就不需要了。如果不知“四大”,人就不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不能生存,用老子的话说是“不道早已”。知“四大”是基本,是生存的必需条件;知“六大”是锦上添花,而且神是不可知的,所以“知不知,尚矣”。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道是“六大”中最主要的。而在“四大”中,道又是易于被人忽视的,人们一般只知天、地、人三才。所以,老子强调“域中有四大”。

老子只说“四大”,而不明说物理和神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具体来说就是物理和神理这对阴阳创造万物。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外加理大、神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道法物理,物理法神理;或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神,神法理,理法道,道法人,形成阴阳相间的六行循环。法,就是法则、效法、生出。

参照《易经》看,道、神、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可以与五行相生和六行相生相比较。形体相生,木生气,气生火;思维相生,水生气,气在木前后的变化不固定。也正因此,《易经》不论六行,只论五行,以木代气。按六行关系,形体相生就有理生道、道生人,思维相生就有神生道、道生理。《易经》中省去气,就成神生理。所以,老子的物理之先是道在作用,在《易经》中就成了物理之先是神在作用。道、神、理三者关系虽复杂,但条理清楚,三者的存在可用数字加减表达,只是一般人没有理解。神和道的关系,如同监察机关和指挥机关的关系。

总之,所有认识的醒悟都可对应于“六大”,从人、地、天、道、神、理六方面分析。有了“六大”,再来看六行。事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六行,具体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道通、理达、神会。六个条件俱备,一定能畅通无阻,顺利成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字面上看,这序列中只见“四大”;然而发现“六大”之后再看,就知道老子的“四大”含“六大”,跳过了“天法神,神法理”。

老子说:“神得一以灵。”即神加道得人,用算式表示就是:神(水)428571+道(气)142857=人(火)571428。上述等式已把神列入这一序列之中,所以可以解读出“六大”的循环规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神,神法理,理法道,道法人。道法自然,就是自然法道。法就是生,又是效仿、遵守、传播、繁衍、管制、教育、学习。道法理、理法人显示,从物理看是物理生人,从道看是道以物理生人。认识到道生人是探其因,说物理生人是见其果。人法地,即人生地,对应火生土,是死亡的运行。

只看“四大”的人法地,看不出人包括君子和小人;从“六大”的道法人看,就可以看出要分清君子和小人。人不全是君子,神理运作制约的是小人。神有真神和假神之分,即神和鬼之分。有执天之行的神和君子,有逆天而行的鬼和小人。

解读出“四大”含“六大”之后,再读“二合一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即原第二十五章和第七十五章,会发现它所描述的就是“六大”周行而不殆,神理和物理都隐含其中;“不道早已”是神理。原来的两章结合在一起,便看出人知和曰常,地知常曰明,天生益曰祥,道为气曰强;就是说人要和、地要常、天逢时,顺天道而强。

“否泰交,则阴阳或升或降;屯蒙作,则动静在朝在昏。既未慎万物之终始,复姤昭二气之归奔。”人类在宇宙生灭中起着如同函数自变量的作用,宇宙末日取决于人类自己,不道早已,加速灭亡。

老子只说“四大”,不说神大、理大;只说道,不说八卦。老子对神和八卦,知而不言。经过思考,我们就可悟出神和八卦就是道,而且已存在于“四大”之中。

“六大”对应六行,“六大”的关系也显示出六行相生的奇迹:1、4、2、8、5、7分别对应气、水、土、木、火、金,再对应道、神、地、理、人、天,于是有道生人、人生地、地生天、天生神、神生理、理生道。

神生理,说明物理只能由神理生出,即阴面的神理产生阳面可以观测的物理规律。

六行的物质运行,气生火对应道生人;思维运行,水生气对应神生道。《太上老君内观经》曰:“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

地球本无“地”,荒地变良田,才有了“地”。经过种植的土才是地,所以说人生地。人类出现之后,人口的增长必将使人生地继续下去。填海造田是人生地,荒山变良田是人生地,平房变高层、地下挖几层等增加地表使用面积的措施都是人生地。人生地与火生土的含义不同,火生土包含死亡和成佛。

地生天,有地必有天。进一步看,八卦大家庭不是天父地母和子女两代,而是八代共存。按六行相生,地母为第一代;土生金,天父为第二代;金生水,中男为水,是第三代;水生木,长女为木,是第四代;木生气,长男为气,是第五代;气生火,中女为火,是第六代;火生土,少男为土,是第七代;土生金,少女为金,是第八代。第八代之后开始轮回:中男、长女、长男、中女、少男、少女。八代永存,天地不轮回而永恒,只有儿孙轮回。这才是文王八卦排位的六行。张紫阳读《周易参同契》有感云:“一自虚无质兆,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前辈已这么认识八卦,意味着八卦地母、天父、六子女是功能。

理生道,就是道法自然的原因。物理生道,道以物理为基础。

天生神,有了天地,就必有神存在。神不是臆想出来的,没有人时神就存在,如同道在人之先就存在。《黄帝内经》说:“心藏神。”“在天为玄,……玄生神。”也认为神是由天所生。

天生神,这一思想古中国的圣人早就知道:“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老子说“玄之又玄”,存在的神奇的机理就是上述六个相生。这就是整本《道德经》隐含的易理。解读《道德经》,若不运用神理,即不运用八卦解读,只能读懂最肤浅的道德、柔胜刚、物壮则老。《道德经》中玄之又玄的机理,在神生理、理生道、道生人之中。

六行相生,把人们对神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天生神,指出神在人之先早已存在,人心中的神是认识到神理后放在心中的神。神的真实存在性,可以比喻如下:一位老者端坐着,身边人来人往,多少岁月过去,人们对他视而不见,当有人三言两语说出他的身世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之后,人们才肃然起敬,崇拜得五体投地。神就如同这位老者,知者才崇敬,不知者无动于衷,灵感到神理存在才会信神。

从六行相生还能看出,天生神、神生理,以神为中心,以道为目的,以天地为良心,以理服人,以人为本。这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六行是指导人们正确思维的理论。

“六大”相生的循环可以把信神和不信神两种观点统一起来。以物理看,人们可以认为宇宙万物由物理起始而生;以神理看,可以认为宇宙万物由神起始而生,是神创造一切。两者都存在于这个循环之中,只是观察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人的行为是道的表现,人和道两者为阴阳共存。可以说,没有道的存在,就不可能出现人;没有人,也就无所谓道。道不会只管生人不管教人,而是一定会把人管教到底。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就是管教的内容。从神学看,道在教,神在管;从六行看,神以生理产生物理作用从而体现管,从“六大”的相克关系可知神如何产生监管作用。

从“六大”相克来看,同样可见“六大”关系的神奇:

气、水、土、木、火、金对应道、神、地、理、人、天;

水克火,神克人,神以报应克人(神以生理体现克,所以报应又可以用物理解释);

火克金,人克天,人与天斗;

金克木,天克理,苍天有眼,看着事理;

木克土,理克地,地的分配使用要合理;

土克水,地克神,神的行为也要由地母监管。

原五行相克中没有气,根据特征数互补的相克原则,就有气木相生又相克,即理生道、道克理,也就是道法自然、自然法道,物理生道,道是物理。

“六大”三对阴阳,把人们对阴阳的理解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何称天为阳、地为阴?地,脚踏实地,能见,能摸;天不具体,不能摸,光线照亮的也是地上之物。所以称阴称阳的本质不是观其静,而是观其动;动的规律可知而为阳,不可知而为阴。天之动即天气变化可知,地之动不可知,所以天为阳,地为阴。同理,道之动不可知,人之动可知,所以道为阴,人为阳;神之动不可知,物理可知,所以神为阴,物理为阳。

“六大”之间的生克关系比六行更接近人的思维逻辑,六行存在,所以神和物理这对阴阳确实也存在,并且和“四大”一起并称“六大”。

《周易·彖传》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知道特征数和“六大”之后,就可知《周易》六条龙就是:道龙,142857,龙首为道,龙尾为天;神龙,428571,龙首为神,龙尾为道;地龙,285714,龙首为地,龙尾为神;理龙,857142,龙首为理,龙尾为地;人龙,571428,龙首为王,龙尾为理;天龙,714285,龙首为天,龙尾为人。

道教认为,老子发现了宇宙的永恒能量,这能量就是道;人体生存,从始至终都是道决定的。这就是“六大”相生中的道生人。人可以借助天地间的道性能量而长寿。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说明人体由肉体和灵魂两者组成,灵魂主宰人的一切,包括肉体健康和行为。死是说肉体,亡是说灵魂。亡与不亡,按《圣经》教义,在末日审判时才能确定。

老子把“四大”写入《道德经》中,可惜很少有人能从中悟出道生人。对于人的成长生存来说,道性能量比饮食能量更重要。道性能量就是《圣经》所说的灵魂之源,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从“六大”中的地生天,可以得出一个重要启示。天阳地阴,地阴为天阳的主导。天动的原因是地动。天动就是天气,如风雨雷电之类;地动就是地球自转、公转和地心活动等。风调雨顺,是地顺的体现。不同天气不是天造成的,而是源自不为人知的地心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源自地球在其轨道上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要通过地阴变化才起作用,这类似于哲学所说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也是阴主阳从的原则决定的。

总之,道生人,人生地,地生神,神生理,理生道,六行循环;百姓不知,圣人研本。

从《道德经》自身文字中也可见“六大”。第三十九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上文中的“谷”就是道,“万物”是木、是理,“侯王”是人。以“六大”142857的顺序说,就是“道得一以盈,神得一以灵,地得一以宁,理得一以生,人得一以为天下正,天得一以清”。谷为土,本质为处下。道处下则有盈,故“道无以盈将恐竭”。老子在这章中已说出了“六大”的含义。通常人们在解读《道德经》时都回避神性,只理解出了神字的精神意义,而无灵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