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自完善系统
人体系统是一个能自完善的系统,这是人体能康复的先决条件。这条件若已丧失,就治不好病。药物或手术只是帮助改善细胞自愈的环境。癌症表面看是癌细胞扩散,本质是身体自完善系统故障,身体失去求得阴阳平衡的能力。选择治疗手段时首先要考虑不创伤自愈系统,而是辅助这一系统,故而药物只在不得不用时才用。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注重衣食起居保养,只有很简单的13个药方,不像当今这样复杂。古代中医是食医。养生保健重点在分四季健身、依二十四节令择食、按十二时辰作息,只要做到这三点,不必再额外锻炼、多余减肥。肥胖和消瘦一样是病态,不肥胖减肥则自损健康。人的体态是天生五行所注定的,后天只能去考虑如何保障健康,而不是去改变体态。
从六行看,中医的上火已经是病。实火则阳亢,虚火则阴盛,气化不足,消耗受阻。实火和虚火都生于气,气生于木,木是成长运行失去阴的下降空间;木生于水,即生于给人体的供养;水生于金,即取决于供给的成分;金生于土,可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的生活方式和水土环境造就其病根或使其长寿。生病的直接原因为火,平和之气则无火之生、无病之源。视气为运行以达目标,就能维持平衡、健康成长。
应当注意阴阳是动态平衡,任何时刻都有一定范围内的不平衡。不平衡出现,才导致生长。如同人,站立不动左右两腿才等高,只要行走左右两腿就轮流抬高。人的生长过程中阴阳也轮回盛衰。
人体自完善系统的运作在于气的运行,自愈系统由气的运行体现出来,所以六行中医思想注重自愈。有的中医书还直接说百病生于气。中医的这一观点足以说明六行取代五行已有实践基础,气功健身就是舒通气的运行。现行中医无形中已经把气添加到五行中,形成事实上的六行中医了。
中医学说用于养生是很成功的。养生包含两个方面,目前一般认识重在五脏六腑的保养,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思维升级一面,即思维主宰、引导、影响全身的六行运行。所以,活动筋骨和打太极拳是养生,打坐诵经也是养生。真正会养生的人能主观调控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想睡就能睡着,不会失眠。以运行气为目标,控制生气之后就不再生火。一旦生火就必生土,生土标志着细胞死亡,只能等待生金而开始新一轮运行。这就是走向衰老的过程。人的衰老死亡过程,本质是自完善系统的逐渐消失。
当前的中医理论只有五行,但有六气——风、暑、寒、湿、燥、火,认为生理病变与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显然,用六行对应六气似乎也比五行六气更合理,强调了自愈系统的作用。
中医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切脉,从几千年的经验中得出二十八种脉象。为什么切脉能知病?说这是经验只是表面现象,切脉的本质是气中有象、象中有气。如果没有这一原理存在,也就没有病症与脉象之间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本质是热与寒的轮回交替。交替过程分得细些则成春夏秋冬四象,再细就成二十四节气。热寒交替在人体中也处处体现:心脏跳动,热对应舒展,寒对应收缩;肺呼吸,吸为舒展,呼为收缩。寒热轮回又叫阴阳轮回,又叫气血轮回。中医的气为阳,血为阴。中医处处以阴阳平衡论健康,阴阳过度就含六行过度。对于心脏,心电图反映收缩与舒展,对应于142857六步就很自然。428代表收缩态,571代表舒展态。1虽然是波,但心脏无收缩,预示即将发生收缩。428571是神特征数,所以身体健康取决于神的作用。
真正会养生的人懂得思维修养的升级高于形体的保养,看破红尘,思维升级至最高的气境界。“善下之”的思维使人对身边的一切不会生气,有气也不继而生火。“善下之”是神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健康。
人的思维以及病理治疗,都以六行阴阳平衡为精髓。以中医看,五行修改为六行,把气插到五行中,使人更容易理解气的作用,中医认识也有望上一个新台阶,思考气如何与五行串行,思考气功是道功——道功起作用之后才引起身体健康的变化。
科学家发现的环腺一磷和环鸟一磷,有人认为就是阴阳的象征。假如这一认识是正确的,就可以用西医的化验数据方式指示阴虚或阳虚。而且可以预言,无论什么病,只要病变严重,一磷的化验结果都类似而不会相反,因为病重一定阴虚。
气相应于空间能量,中医称之为卫气。卫气就是说法不一的灵气、真阳气。阳气是生命生存之根源。卫气以六行与空间能量发生交换,吐故纳新。只有体内的气与体外的气交换畅通,精、气、神才充实,故而古代的衣着宽松。《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指出思维对健康的重要性。
生命不仅要靠饮食,还要有非物质的外气能量通过经络进入体内,协调内分泌,这比物质营养更重要、更关键。人体内物质能量堆积过多会导致生病,而非物质的外气能量需求比物质能量需求多很多,只会不够。人的一切病症根源都是内分泌不正常。非物质的外气能量补充是看不见的,绝大多数人认识不到,中医却很重视非物质的外气能量。
当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血液中有一种细胞,叫吞噬细胞,其作用就是吃掉细菌、病毒。这就是人体自愈能力的体现。通常说的白细胞是小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多少,反映人体炎症和阴阳平衡的情况。中医和西医用不同的语言,说的是相同的原理。西医用的是科学语言,人们易于理解;中医沿用了古中医的五行生克语言,就难以理解了。
中医理论讲人体与体外的气场有交流,这是西医难以理解的。但换个说法就容易理解了:空间存在离子,存在电荷,电荷作用于人体皮肤、五官。事实上,现在已知人体周围存在电场;不触及皮肤,离数毫米就能测到人体的电现象。人体有电现象,那么空间的电现象必定能影响人体。
人体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能力叫自主生命活力。病人的本能就是医生,病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些思想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病人必须有思想,善于自知。从幼儿期开始,自主生命活力随年龄而增强,成人的自主生命活力则随年龄而减小,但良好的思维能使生命力衰减的速度减慢。人的健康来自自信,自信能激发自主生命活力。病不是医生治好的,而是自己养好的。医生看病,只能看准病因,药物只起辅助作用,关键在于自体能否恢复、自愈系统是否正常。严格来讲,外科手术不是治病,而是切除组织。能否痊愈取决于病因消除与否,否则切除后还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