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易经”与震巽爻图交换

“反易经”与震巽爻图交换

本书提出《周易》反用震巽两卦的爻图,而天父img、地母img、长男img、中男img、少男img、长女img、中女img、少女img的爻图没有反用。文王八卦中震为长男img,巽为长女img。本书认为震是长女img,巽是长男img。这已隐含了“反易经”的存在。《周易》中气木不分,震和巽都以木而不以气参与八卦运行,产生了矛盾和混乱,用五行难以叙述。本书引入气,改五行为六行,区分了气和木,使《周易》巽为风的意义显现了出来。震巽爻图交换之后,兑二img、离三img、震四img、巽五img、坎六img、艮七img有了阴降阳升的顺序,一目了然。

文王《周易》思想是天阳img、地阴img,爻图天实地虚;“反易经”思想就成了天阴img、地阳img,爻图天虚地实。震巽爻图,文王《周易》中为震男巽女,“反易经”中为震女巽男。这正是本书所发现的《周易》震巽爻图反用。谁是谁非?回答一定是:不是不非,是不是,非不非。这种文字形式在佛经中大量出现,例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不一不异”。佛教这一思想,就是破执着。看《周易》爻图,必须破执着。用《大般涅槃经》的话说,就是“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周易》爻图,就是《周易》反爻图。将《周易》采用的震巽爻图规则和八卦顺序一起思考,必然会产生爻图反用思想,具有爻图反用思想自然会产生类似佛经文字的思想内容。

img、神img、地img、理img、人img、天img六行,在“反易经”中就成了道img、神img、地img、理img、人img、天img。“反易经”中的道img等于《周易》的巽,等于长女img。《周易》中的震巽爻图就等于“反易经”中的震巽爻图。可见,如果不说“反易经”,就只能说《周易》的震巽爻图反用。《周易》和“反易经”的爻图的意思就是天地翻覆、道理颠倒、神人换位。这似乎在描述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世道。

六十四卦有两种正反对应,一种是上下爻图颠倒,另一种是卦义颠倒。例如《周易》神人既济,上下爻图颠倒,得人神既济,神人未既则是卦义颠倒。因此一个卦可以有四种表现,例如第六十二卦为道土小过、土道小过、理金小过、金理小过。这就等于第二十八卦金理大过。可见《反周易》揭示出小过等于大过。这种文字形式就是佛经文字形式,文字意义具有现实意义。小过就是大过,小错就是大错。

从卦表可知,天就是地,地就是天;神就是人,人就是神;道就是理,理就是道;金就是土,土就是金。上下爻图相同的八个卦,可以合并为四个卦。不仅有气木不分,还有水火不分、天地不分、金土不分。其余五十六个卦,每四卦相同,金天夬是金天剥、天金履、土地谦,等等。五十六个卦可以合并为十四个卦。

文王用自己的思想看伏羲爻图,“反易经”用反文王爻图看伏羲爻图。伏羲爻图和正反《易经》描述的都是宇宙万物。正反《易经》爻图、卦象和文字都相反,其意义则完全相同。这才是《易经》的真正内容,与佛经思想存在统一性。这就显示出文王震巽爻图反用的重大意义,是“众妙之门”。本书说文王反用震巽,就是说文王不反用震巽,文王是在引导人类找到“众妙之门”的震巽。

对照文王《周易》六十四卦和“反易经”六十四卦的爻图,就有神奇的语言产生。《周易》是阳易经,“反易经”是阴易经,于是存在天阳天阴、地阴地阳,天阳实、天阴虚,地阴虚、地阳实。文王看道img,道img震是阳;“反易经”看道img,道img震是阴。两种《易经》都符合文王长男长女的爻图规则。

以“反易经”思想看《周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周易》描述的宇宙天地是可以看到的宇宙天地,还存在一个看不到的宇宙天地。这个不可见的宇宙天地,天地不分,神人不分,金土不分。其意义就是不一是一、不一不异、祸福相依。可以说,佛经中难懂的语言,老子的哲理,都在用“反易经”解读的《周易》之中。人们看见的是强胜弱,看不见的是“弱之胜强”;看见的是天地有别,看不见的是天地一体;看见的祸后隐藏着看不见的福,看见的福后隐藏着看不见的祸。

“反易经”揭示的原理已在《佛经》和《道德经》中得到应用,也存在于人们已感受到的事理之中。“反易经”原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早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