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景德镇越来越有“好戏”
采访对象:余志华 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
采访记者:官龙样
采访时间:2020年12月31日
采访地点: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记者: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世界瓷都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五年来,景德镇在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以瓷为媒,让景德镇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余志华:“十三五”时期,景德镇在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方面取得的最大成绩,就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获批。具体来说,我们在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陶瓷文物保护利用能力不断提高。实施了御窑厂遗址保护更新、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环境整治等22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组建了御窑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建立3个研究平台,御窑厂遗址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颁布实施,《高岭土古矿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普查登记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19313件(套)。国家文物局、省文旅厅下达各类文物保护、博物馆陈展资金14922.82万元,实施了镇窑、湖田窑、丽阳窑址、瑶里改编旧址等保护和“三防”工程。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新建御窑博物馆,全面开馆有序推进;完成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搬迁,并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和城市发展史陈列》获2019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市现拥有国有博物馆6家,民营博物馆12家,行业博物馆1家,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民营博物馆为辅的博物馆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获批创建国家级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乐平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古戏台之乡”,古戏台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业振兴目录”。古窑民俗博览区获评文旅部“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十三五”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资金投入达765.6万元,用于非遗项目确认、立档、研究和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传统工艺振兴、传承人群培训、传承人传习活动和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加强对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录制完成18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纪录片。大力培育非遗传承基地,新增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6家、传承基地1家、传播基地1家、研究基地2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4家、传承基地7家、传播基地7家、研究基地1家。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26人,市级565人。
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获批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景德镇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第十三个创建城市,陶瓷版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陶溪川文创街区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扩大文化交流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第13—17届国际陶瓷博览会。2017年,在德国G20峰会期间,配合中宣部在柏林成功举办“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2018年,举办了改革开放40周年“景漂”“景归”文化艺术展,在南非举办了“感知中国·丝路瓷行”中国陶瓷文化展,在德国举办了“遇见中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文化展”、在荷兰举办了“故宫瓷器—皇帝御用”暨“景德镇御窑”陶瓷特展。2019年,与土耳其伊兹尼克市结为友好城市,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展、国际陶瓷灯会和公共雕塑国际大展,在丹麦、希腊、克罗地亚等地举办“丝路瓷行”系列陶瓷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引入日本、罗马尼亚和台湾地区艺术家办展,牵头成立景德镇博物馆联盟,承办全国工业博物馆理事会。御窑博物院先后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举办十余场展览。
记者:“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旅游业,也是我市“3+1+X”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旅游业有哪些特色?取得了哪些成绩?我市陶瓷文化和旅游是怎么融合发展的?
余志华:我市的旅游业特色非常鲜明。第一,具有浓厚的陶瓷文化特色,主要景区景点和文博场馆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第二,具有鲜明的全域旅游特点,形成了以城区(昌江、珠山)为主体,昌江百里风光带为串联,乐平、浮梁为翅膀的“一体一带两翼”全域旅游格局;第三,具有明显的“城市旅游”特征,通过“双创双修”和陶阳里、陶溪川、陶源谷等项目和博物馆体系建设,主城区“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特征明显;第四,具有蓬勃的产业发展潜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陶瓷文化研学旅游蓬勃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
“十三五”期间,景德镇的旅游迎来大好发展机遇。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接待旅游总人数从2015年3112.59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8506.33万人次,增长173.3%,平均增速为28.6%。旅游目的地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市有27家3A及以上景区(国家5A级1家、4A级8家、3A级18家),星级酒店10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5家),酒店现有客房数666间,床位数950个,旅游民宿139家、旅行社44家、各类语种导游员791名。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陶瓷历史文化游、研学游、购物游、工业游和山水生态游等功能互补的多层次旅游体系大体建立,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和智慧旅游日趋完善。旅游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昌江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陶溪川文创街区、江西直升机科技馆2家国家4A级景区,古窑、皇窑分别通过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国家陶瓷文化创意及旅游服务标准化实验点验收,“一体两翼”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旅游品牌进一步唱响。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陶瓷文化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资源加以挖掘、整合和提升,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不错的成效,前不久,获得“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在具体亮点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建设和培育了一批特色新平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的陶溪川文创街区。这个街区由原来我们市里十大国有瓷厂之一的宇宙瓷厂改造而来,集文化创意、国际交流、陶瓷旅游为一体,呈现很好的“虹吸效应”。目前,我市拥有国内唯一一个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级景区和7个国家4A级景区,古窑、三宝国际瓷谷、名坊园都非常有特色,文旅融合效应不断显现,其中古窑荣获国家文旅部“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
培育陶瓷国际研学成为新亮点。到景德镇研学的境外人数从2016年的300多人增长到2019年的8000多人,其中许多人通过研学,选择留在景德镇长期创作生活。目前,全市大大小小的陶瓷研学基地达到200多个。
着力拓展对外文旅交流合作。近几年来,我们借助“感知中国”、“今日中国”等国家形象综合展示平台,在德国、南非、荷兰等国家举办了系列高规格的陶瓷交流活动,在日本、韩国及澳门地区举办了系列文旅推介活动,都引起较大反响。同时,我们依托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和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等平台,发挥与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优势,“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多层面的文旅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包括我们每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友人来景德镇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着力推进全域旅游。按照“城市景区化、景区城市化”的思路,高标准建设以御窑为核心的陶阳里历史街区、以陶溪川为主体的文创街区、以三宝国际瓷谷为依托的陶源谷艺术景区。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陶溪川二期、凤凰国际会议中心等大型文化项目,将成为景德镇文旅融合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足“旅游+”文章,景德镇除了有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茶文化、古戏台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我们积极做好结合文章,大力发展工业游、乡村游、生态游、航空游,大力发展“个性定制+参与体验+文化旅游”的陶瓷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彰显陶瓷文化魅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景德镇迎来了辉煌的新千年,我市将如何对接国家政策,推动景德镇文旅事业再上新台阶?
余志华:在国家试验区创建和建设过程中,我们文旅部门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十分注重政策对接,力求放大政策集聚效应,推进“两地一中心”建设。“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国家试验区建设政策对接。一是争创文旅品牌,争取全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优秀实践名册,陶阳里御窑景区、浮梁古县衙创建国家5A级景区等。二是争取文旅项目,落地好国家非遗馆、景德镇当代世界陶瓷艺术博物馆·景德镇美术馆、景德镇国际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旅游集散中心项目,积极引进大型文旅综合体。三是争取品牌活动,申创2023—2025批次“东亚文化之都”,策划举办景德镇世界非遗传承人大会、陶瓷艺术双年展。四是争取资金支持,在文物保护、非遗传承、艺术创作、旅游产业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和专项债,扶持我市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发展。五是争取文旅人才,支持御窑博物院获取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团队领队资质,为争创文旅部重点实验室打好人才基础,同时,大力引进培养艺术创作、旅游规划、旅游营销、对外交流、项目策划人才。
记者:2021,年省旅发大会将在景德镇举行。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筹备中,承办旅发大会,景德镇的底气在哪里?我们又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承办好一届高水平、有特色、有看头的省旅发大会?
余志华:景德镇将承办省旅发大会,得益于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总理的特别期待,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加持,这既是加快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需要,也是168万瓷都儿女在建设“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应有的作为和担当。
景德镇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有着两千多年的冶陶史,一千多年的官窑史,六百多年的御窑史。景德镇的窑砖里弄折叠着陶瓷手工艺人特有的生活方式;石板路、古矿井镌刻下窑炉风火越千年的陶瓷密码;深埋御窑遗址地下的碎瓷片拼接出御器声华蜚万国的荣耀。这就是景德镇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气度和底蕴,也是我们举办全省旅发大会的信心与底气。
旅游一业兴,带动城市百业旺。我们将借2021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展现景德镇“美景、厚德、镇生活”的韵味,也将以此特有方式对话世界。旅发大会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围绕旅发大会重要程序和旅游产业链条,抓好筹备工作。会场方面,建成紫晶国际会议中心、陶溪川大剧院和千人发布大厅,全面保障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江西旅游推介会和景德镇文旅招商会等会议需求。吃的方面,精心烹饪昌南瓷宴、浮梁茶宴、三宝村宴等“景派”美食。住的方面,高品质打造陶溪川和紫晶宾馆两个集中住宿区,建好凯悦酒店、国贸饭店二期、陶公寓、上弄遗产酒店和紫晶宾馆7号楼。行的方面,统一安排、设计大巴车、景区内摆渡电瓶车,加强导游员、志愿者的遴选培训,精心编撰解说词。游的方面,精心打造陶阳里、陶溪川、三宝瓷谷、高岭·中国村、名坊园、皇窑、5G城市会客厅、绿地昌南里、智造工坊、航空小镇、洪岩小镇、世博江西馆等考察游览和非遗、研学展演项目,植入精品业态,优中选秀进入与会代表考察游览线路。“购”的方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放心购物店文创产品的开发,旅发大会期间将在世博江西馆和昌南里植入文创旅游商品的展示,并积极设计会议所需的“景派”伴手礼。“娱”的方面,推出《景德镇记忆》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和《经山海》《上镇》两个室内剧演艺项目。环境整治方面,实施“五边五线”整治,既注重酒店及参观点,又科学考量沿途串线,基本达到环境整治提升“无死角”要求,重点提升珠山大道陶瓷文化保护传承轴等多条主干道品质,推进景德镇水利枢纽和中渡口码头建设,打造绕城水景文化带,呈现“一江两河出平湖,十八码头通古今,百里昌江风景美,千年瓷都展新颜”的图景。宣传营销方面,完成景德镇城市形象文旅宣传片制作,在央视投放景德镇旅游形象广告,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加强景德镇旅游营销策划和广告投放。氛围营造方面,积极开展会议主题、旅游口号、形象大使、吉祥物、征文等活动预热,在旅发大会期间沿街布置好道旗和宣传展板。智慧旅游方面,与猎户星空公司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四星级以上饭店智慧旅游全覆盖,实现“一机在手,畅游瓷都”目标。
御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