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群山环绕、水土宜陶的诗意景德镇

再现群山环绕、水土宜陶的诗意景德镇

采访对象:龙骏 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采访记者:官龙样

采访时间:2020年12月11日

采访地点: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

记者:景德镇在历史上被称为“草鞋码头”,“脏、乱、差”一度成为景德镇形象的代名词。然而,谁都想不到,通过努力,景德镇拿下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请问龙局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对景德镇这座城市而言,有哪些特殊意义?

龙骏:2019年11月16日,刘锋市长代表景德镇市在湖北十堰领取奖牌时,他手捧奖牌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块奖牌含金量高啊!”含金量高,道出了这个荣誉来之不易,也显得它的意义重大。

一直以来,景德镇的名气非常大,它是千年古镇,是世界瓷都,陶瓷文化享誉世界。但是,长期以来,这座城市的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却非常不理想,把景德镇这颗“珍珠”掩埋在泥巴里,严重影响了景德镇的美誉度,让外面的人严重低估了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也影响了景德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

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殊荣,我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第一,江西省是国家确定的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我市作为全省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设区市,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贡献了景德镇力量。第二,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和“双创双修”贡献了环保力量、塑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从被原环保部约谈的“后进生”,变成一个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优等生”,这是对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好的肯定。第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景德镇还将获得更多国家部委的政策和项目倾斜。

记者:从生态环境“脏、乱、差”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才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景德镇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龙骏:我觉得转变的关键是思想的转变,是发展理念的转变。

我们都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些通俗易懂的、彰显生态理念的标语,随处可见。

就我们景德镇而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来,“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城乡环境大整治”“双创双修”“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等理念成为景德镇近年来的“热词”。在发展战略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将“保护生态家园”,纳入城市发展定位,强调要“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生态监管与约束”“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甚至社会团体、普通老百姓,都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景德镇这座城市的特殊意义。大家都觉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德镇的最宝贵财富,要以最大的决心、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和改善好生态环境,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崛起之路。

记者:转变了发展理念,改变了发展思维,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也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这背后,景德镇付出了哪些努力?做了哪些工作?

龙骏:我是2019年1月份来生态环境局的,上任之前心里一直打鼓,认为环保工作压力巨大。真正来了之后,随着对环保业务的逐渐熟悉,一方面深刻感觉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千秋伟业;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市环委会工作机制,明确了县(市、区)、高新区、昌南新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环保责任,构建了大环保工作格局,抓好环保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心更足了,感觉还是蛮“轻松”挺快乐的。全市环保工作按职责分到各部门、各单位,我们市生态环境局好像“监督员”,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跟责任部门说,他们会立即跟进整改,如果还有不到位的,跟分管副市长汇报,领导会立即召开协调会进行布置。

记者:也就是说有一个非常有力的指挥系统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龙骏:是的。我们景德镇形成了大环保格局。钟志生书记在多个场合说过,景德镇在环保和教育上的投入,再怎么投入都不为过。这给景德镇的生态环保工作注入了“强心剂”,坚定了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我们生态环保部门抓好生态环保工作的信心。

在人员上,我们打造了一支“生态环保铁军”。为了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协调指导作用,市生态环境局从市有关机关选调环保专业的博士、硕士等业务骨干,被选调的人以及单位不讲条件、没有情绪,支持到生态环境局工作。通过改革,市生态环境局行政编制数增加了65.5%,执法编制数增加了73.6%,内设机构增加了80%。整合环保和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从大的方面来讲,我市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一把手”工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组长、双创双修工作指挥部指挥长,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10个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重大事项、部署重点任务。

其次,我们加强了规划引领的作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方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环境专业的院士和专家团队为景德镇生态环保工作“把脉问诊”,并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编制《景德镇市污水专项规划(2017—2030年)》;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编制《景德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谋划生态空间体系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生活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制度体系建设等六大类58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全方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再次,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压实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指标权重进一步提高,责任倒查和追究机制逐步建立,加强对各领域、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场督查,进一步凝聚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工地以内的扬尘由住建部门管,工地以外的扬尘由城管部门管,禁燃放烟花爆竹由公安部门管,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很快就扭转了空气因颗粒物污染状况不佳的状况。

此外,我们还重拳出击,坚持标本兼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净水、净土、净空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有力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记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景德镇的生态环境、城乡面貌带来了什么变化?老百姓有哪些深刻的体会?

龙骏:生态环境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老百姓的感受、体会也是最深刻的。昌南湖国家湿地公园、西河湾、宝石码头、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以及随处可见的街心花园,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扮靓了瓷都。茶余饭后,老百姓多了散步的好去处。比如西河湾,每逢周末的时候,沙滩上真的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从数据来看,2018年,景德镇市全年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率先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江西实现历史性突破。2019年,全年六项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平均浓度全面达到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27微克/立方米,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5%,列全省第一。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劣Ⅴ类水断面比例为0。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7%,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列全省第一;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率98.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如今的景德镇山水相依、城景相连,再现了“群山环绕、水土宜陶”的诗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景德镇在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龙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句话用在景德镇“双创双修”工作上非常适合。现在,有3万多“景漂”汇集在景德镇,还有5000多“洋景漂”;除此之外,还有“景归”带着先进理念和技术回家乡传承文化、投资兴业、创新创造,这是近年来才有的一个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景德镇的环境好了。这里就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近年来,景德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两山”理论,牢牢抓住“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个牛鼻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相得益彰的路子。

绿色经济发展快。我市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8年5月,国务院充分肯定我市的工作,并表扬我市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加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市”。

生态文化产品多。浮梁茶跻身全国公用品牌30强,列“四绿一红”第2位,浮梁荣获“2017年度全国魅力茶乡”称号。生态文化产品丰富,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文创产业蓬勃发展,陶溪川文创街区获批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际陶瓷文创小镇入选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新增3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美丽乡村颜值高。以“一带三边五线”为重点,重点建设了一大批美丽示范村庄,切实推动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落地。以昌江百里风光带和206国道、景瑶线、乐弋线等美丽示范风景线为载体,将美丽示范农户庭院、美丽示范村庄、美丽示范乡镇、美丽示范县区的“四联创”对象及特色民宿、特色产业、乡村全域旅游等串连起来,连线成片精美呈现“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成果。

记者: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对景德镇而言,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千年瓷都踏上了再创辉煌的新征程。以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我市将如何巩固提升景德镇的生态优势,为国家试验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龙骏: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获批,对景德镇而言,是一件大事、喜事,必将助力景德镇在新时代腾飞。怎么把试验区建设好?对我市的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觉得,绿色应该成为新时代景德镇最鲜明的底色。今后,我们将一以贯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与“双创双修”融合起来,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坚持系统谋划全域推进,在战略部署上作示范;积极培育金山银山,在绿色发展上作示范;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在守护绿水青山上作示范,走出一条独具景德镇特色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