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试验区建设的主阵地

国家试验区建设的主阵地

采访对象:高晓云 景德镇市昌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采访记者:程华

采访时间:2020年8月30日

采访地点:景德镇市昌南新区管委会

记者:将陶瓷工业园区、昌南拓展区、洪源镇合并组建昌南新区,对景德镇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高晓云:组建昌南新区,我认为对景德镇来说,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深化改革,试行新机制。新区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在新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培育新的增长极。

二是有利于老城保护,拓展新城区。组建昌南新区,是历史文化保护的需要,是扩充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需要,也是城市向西北发展的需要。

三是有利于片区整合,构建新格局,可以消除“碎片化”管理,发挥整体区位优势,统筹兼顾、各有侧重地构建物流体系、规划产业布局、均衡产城融合发展,会产生“1+1+1>3”的效应。

记者:新区挂牌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这些工作会为景德镇产业发展带来什么?

高晓云:对于新区挂牌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八个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荣获了三个国家级荣誉,分别是:“国家五星级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承办了三个全国性活动,分别是:全国葫芦丝巴乌艺术节大赛、2019景德镇国际陶瓷灯会、全国城投协会2019年会暨专题研讨会。

第三个方面是扎实推进了重大项目建设。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及“大干项目年”有关要求,昌南新区、城投集团通过开展“大干项目庆七一”等活动,全面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共实施了5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165.9亿元。

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景德镇发展中心一期快速推进,市四套班子及相关部门已基本入驻办公,二期、三期正在加快建设。景德镇市民服务中心(四馆)正常投入使用。昌南大道城市桥梁建设已正式通车,5G+城市会客厅建设全部完成,中渡口码头、旸府滩慢行系统、青少年宫等项目快速推进。

十大陶瓷产业项目成果丰硕。按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智造工坊二期、唐英创意设计园、陶瓷原料基地等陶瓷配套项目实现主体封顶;陶瓷产业孵化器、加速器、南苑文化创意园、古坊群、窑坞·印象等产业项目正在快速推进;红叶新基地一期、智造工坊一期分别达到年产能800万—1000万件。

艺美产业成效显著。10月30日,中国美术家协会景德镇创作中心落户昌南新区名坊园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成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颁布后首个文化项目。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陆续签约落户,近期国家美术学院、广州美院等也即将来新区签约。八大美院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预计今年10月份之前能够全部封顶。赖德全艺术馆、汪洋艺术馆等预计今年9月份封顶;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到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准备将中国文联研修院创作中心落户到新区。我们还协同城投集团、华夏航空公司开通了重庆—景德镇—大连航线,架起了景德镇与重庆市、四川省、东北三省及周边国家联系的空中桥梁。

坐落在昌南新区的智造工坊

第四个方面是加大了城市“双修”力度。按照“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好环境才能大发展”的要求,我们大力开展了城市“双修”,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推进了全域内景观大提升。景南片区景观综合提升(南门湖、龙山湖)等景观完美呈现,受到上级领导和省市内外一致点赞。对金岭大道、唐英大道、迎宾大道、高铁片区路网、新昌南大道、建设北大道、朝阳东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景观进行了全线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昌南新区建设绿地景观约70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70%。

第五个方面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7月1日,昌南大道(大桥)、建设北大道、朝阳东大道等道路竣工通车;高铁商务区路网、国瓷小镇路网、唐英大道、御旧路、清华路等一批新(改)扩建道路基本完成;昌江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景德镇重点高中、昌南学校建设基本完成,罗家学校改造提升、第一中专地下空间等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昌南一中正在谋划之中,正在谋划启动洪源中心学校改造。

第六个方面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们先后前往广州、深圳、杭州等发达地区,引进了13个优质项目。引进高科技陶瓷项目3个,分别是江西日盛高科技压电陶瓷及元器件研发生产项目,耐彻斯特陶瓷雾化芯项目以及陶园春的数控陶艺拉坯机项目。引进了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猪八戒网景德镇工场,已于9月18日正式运营。引进了高档陶瓷企业隆翔陶瓷二期、聚乐陶瓷、聘丽陶瓷、白明艺术陶瓷以及尚泥工坊项目。正在抓紧深入推进宝龙、天虹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落户。

第七个方面是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新区一直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腾笼换鸟”有关精神,大力推进土地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在前期园区收回企业闲置用地3800亩的基础上,我们又依法依规收回法蓝瓷、东富盈等企业闲置用地1178亩。在铁炉片区整村搬迁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调规、林地报批、迁坟等工作,盘活工业用地近4000亩;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汪家畈、宁家坞、玉字亭路口等75户120余栋房屋拆迁,腾出土地260余亩。

第八个方面是大力推进民生事业。铁南、铁中、铁西院落等“富有城市味”的高品位安置小区已全面建成,八五九安置房、石岭安置房基本建成,名坊村启动建设。投入2000余万元,对园区水、电进行了扩容;投入50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公益性公墓;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做好挂点帮扶工作,充分利用“产业+金融”模式,脱贫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新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426人,现已脱贫140户384人。扎实开展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保障社会稳定和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针对侵占国有资产进行打击,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全年未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及赴省、赴京上访事件,荣获全省“三无”县区称号。

记者:昌南新区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将给景德镇产业发展带来什么?

高晓云:昌南新区作为景德镇的一部分,是市委市政府策应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组建的一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产城一体化新区,是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主窗口、主平台、主阵地。我们致力于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所做的工作将给景德镇产业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由于我们建设了2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之我们即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即将掀起市区陶瓷作坊“退城进园”的高潮,真正为市区腾出空间,真正落实市委提出的陶瓷产业从“无序到有序、低端到高端、分散到集中”的重要要求。

二是随着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八大美院以及中国文联研修院的相继落户,将促进陶瓷文化与高端艺术机构、名校深度合作,构建世界艺术地标,发展国际性艺美产业,在推进景德镇文化与世界相融、理念与世界接轨、经济与世界对接的过程中将发挥重大引领作用。

三是站前二路等主要路段的通车对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乡发展品质、促进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区范围内的路网建设是景德镇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对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加速推开城市框架、提升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品质和聚集、辐射作用,对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是13个优质陶瓷项目的引进及宝龙、天虹商业圈的初步筹划为我市不断完善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将对我市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到重要作用,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新区成立一年多以来,工作上有哪些特别难忘的时刻?

高晓云:若要谈到具体的事情,那么有很多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新区干部职工忘我工作的精气神。

一是在为企业服务上获得新区企业一致点赞。我们新区实行一对一挂点服务,建立园企服务微信群,企业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回应并上门协调解决;疫情期间,新区为企业送去口罩3万余只;企业也为新区一线志愿者们捐赠了水、食品等物资,并向武汉灾区捐款共124万余元。

中国景德镇瓷厂

二是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上。景南片区“奋战100小时”攻坚战成效显著。2019年4月10日,昌南新区、城投集团开启了“奋战100小时”攻坚战。在此期间,新区及城投集团领导紧盯项目一线,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日夜奋战,其他相关部门给予了相应支持和帮助,“攻坚战”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和群众的一致点赞;“大干项目庆七一”期间,全区上下“五加二、白加黑”,“抢晴天、战雨天”,新区领导率先垂范,吃在工地,顶着太阳调度工作,披星戴月为一线工人送去温暖,新区干部也基本都是常驻现场,最终为景德镇发展中心建设、龙山湖、南门湖建设等画上圆满句号。

三是在保障民生根本问题上。去年新区将辖区内景仁医院收回,并切实解决了医院拖欠员工工资问题,医院员工为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救急之策表示肯定;完善铁南、铁中、铁西院落等安置房的建设,让辖区居民“住进小洋房,过上城里的生活”,一些搬迁的居民甚至感叹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新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比如大垅村,为发展集体经济,早日摘掉“市级贫困村”的穷帽子,新区多方寻找出路,决定依托当地耕地和山林资源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种养业,积极吸收贫困户参与,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

四是在完善配套设施上。去年10月29日上午10时15分,从重庆飞抵景德镇的G52729号航班顺利降落景德镇机场,停场后又起飞前往大连,这标志着重庆—景德镇—大连航线正式投入了运营。这一航线的运营提升了瓷都航空通达能力,架起了景德镇到东北三省及周边国家的空中桥梁,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景德镇在西南地区的航线网络布局,缩短了三地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对促进三地之间文化及经贸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带动陶瓷、艺美、旅游等行业发展,改善市民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