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让艺术走进生活

希望能让艺术走进生活

采访对象:林浩飞 景德镇市华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林浩达 景德镇市华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总经理

林志威 景德镇市华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超市公司总经理

林 芝 景德镇市华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拓展事业部总监

刘 敏 景德镇市华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采访记者:吴怡玲

采访时间:2020年8月13日

采访地点:华达实业集团

记者:您好,作为咱们景德镇百货零售的领跑者,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下华达实业集团目前基本情况。

林浩飞:我来自福建长乐,是一名资深的“景漂”。1990年来景德镇创业,在十八桥开一家副食品批发部,经历“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创业初期。慢慢地扩大经营范围,开始做一些小食品总代理和送货上门的生意。2002年,引进台资接管骏马商场成立华达购物广场有限公司,2005年接管景德商厦,2012年接管金鼎百货中心广场,不仅解决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同时为社会解决了大量人员就业问题。

如今我公司已发展为拥有2家大型百货商场、13家中大型连锁超市及物流配送中心、华达糖酒副食品有限公司、汉景达陶瓷有限公司、华达美食商街等多元化产业,现有员工近4000人,经营面积超18万平方米,成为集商业开发、新兴百货、超市连锁、物流配送、时尚商街、餐饮美食、陶瓷产销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台资企业,是景德镇市门店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零售业龙头企业。

企业发展了,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三个家文化。第一个是“凝聚小家”。我家里有30多口人,父母兄弟姐妹都在一起没有分过家。第二个是“发展大家”。从资源上、经济上帮助那些曾经和我共事过、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第三个是“报效国家”。我做公益也有20多年了,每年都去看望孤寡老人、帮扶贫困学生、慰问部队官兵、为灾情捐款捐物。我从没有去要求政府给予我什么,而是我要回报社会什么,即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

多年来,公司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江西省青年文明号”“江西省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江西省AAA价格诚信单位”“景德镇市青年文明号”“景德镇市诚信单位”“景德镇3.15活动示范品牌”“瓷都诚信典范品牌”“瓷都最具影响力百货”“瓷都最佳创意超市”等50余种国家、省、市各级荣誉。

记者: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零售行业,特别是实体零售企业的影响都比较大,咱们华达公司当时情况怎么样?面临哪些难题?

林浩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及防疫部门的号召,抗击疫情、稳定物价、稳定人心。自1月23日开始,我们华达超市门店除定时定点组织每日进行全面消杀、保持通风、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常规防疫工作外,为了稳定物价,预防市民恐慌,我们还提前积极组织采购部门广开采购渠道,联系全国各地食品、蔬菜等货源供应商,以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

当时我再三强调超市公司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抬高物价,不准疫情期间发国难财,一旦发现,将从严处罚”,并要求各超市在疫情期间每日保持十个以上菜品和其他民生物品低于进价或让利销售,据不完全统计,2至7月份我们共让利于民600余万元;切实做到了带头“稳定物价,惠及于民”。

当时确实面临很多困难,比如防疫物资紧缺,那我们就买来雨衣当防护服,游泳镜当护目镜。总之,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员工的安全。但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疏导。讲个故事,记得景德镇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物资供应、保证顾客和员工的安全,我儿子林志威日夜坚守在超市、配送中心等一线。儿媳找到我说:爸爸,我还有两个小孩没长大,万一志威怎么样了,我们怎么活啊!他也是我的儿子啊,我当时听到很心痛,我儿媳讲得有道理。但是,她的话也触动了我。华达那么多员工在为市民的需求而坚守岗位,难道他们就没有家人吗?难道他们就不怕死吗?但为了减少人员流动,我还是调整了策略,将原来高管们流动式巡查改为定点管理,即每一个高管固定管理一个店,这样就降低了安全风险。冲在一线的时候没考虑过自身风险,但回头想想,还是会后怕的。

记者:算下来三十多年的人生黄金时段您都是挥洒在这里,从您的视角能给我们谈谈对景德镇这座城市的感觉么?这些年它能带给您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么?

林浩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来到景德镇打拼,在自己的故乡我只待了19年,在景德镇待了三十几年,我对景德镇有种特殊情怀,总希望她变得更好。景德镇的更新也从来没有停步过,特别是这五年,变化吸引了我,也使我从中觅得商机,谋求发展。

说起城市自豪感,前些年是比较缺乏的。说出来不怕您笑话,以前同学朋友来看我的时候,我一定会看天气预报,一碰到下雨我就怕,怕人家来了到处都脏兮兮的,没面子不说,人家玩得也不开心。但是现在他们不管什么时候来我都不怕,甚至我还经常邀请朋友、合作伙伴来看一看,体验下这座城市的魅力。环境的变化对我们影响可太大了,在商言商,可以这么说,我们华达完全是享受到了这座城市这5年高速发展带来的商业红利。这个城市发展了,让我们华达集团对外就更有底气。“提升自信心、增强凝聚力”这不是靠喊两句宣传口号就可以达成的。十多年前,我随政府部门到处去招商引资,说我们景德镇怎么怎么好,那当时心里都是没有底气的。打个比方,家里亲戚要来,那咱们得把家里搞得整洁卫生些、穿得体面些吧。那城市也是一样的,你给人整体第一印象是美了,那自然就吸引人来投资,这才是最好的招商引资!那些年景德镇人才外流很严重,我当时打出的口号就是“家乡美了,其实你不用去远方”。环境变化其实与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单就零售行业来说,环境好了,那外地来旅游的人更愿意留下来多看多逛,既可以促进商品销售,还带动了整体的经济提升。

现在城市创建“双创双修”后,市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明显。就前些天,我去找朋友相聚,古街上就看到一个市民把烟头随手丢在地上,但马上他又转身把烟头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去了,还自言自语地说“现在不讲文明,别人会骂我的”。这放在早些年想都不敢想,以前为了让市民养成商场内不打赤膊、不穿睡衣、不抽烟的习惯,那真是要绞尽脑汁、斗智斗勇的,收效甚微不说,还常引发矛盾纠纷。这才短短几年,前后对比非常令人感慨。

刘敏:是这样的,从我招商的角度我也感触非常深。举一个最经典的案例,关于钟表商的引进,搁以前景德镇最好的钟表品牌也就天梭、美度。但实际上我们在做整体商场定位时,我们也是很想超前去发展,引进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品牌,比如说浪琴。早些年我们在同浪琴沟通过程中,他们瑞士公司是完全瞧不上我们景德镇的,因为他们看一个城市的发展,可能不会实地来考察老百姓消费能力,他们首先调取当地GDP、城市人口数量等数据,再来实地考察,觉得我们景德镇不符合品牌定位,拒绝品牌入驻。

近几年,通过“双创双修”对城市的整治,城市整体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城市GDP的增长,包括消费者消费水平、品位的提升,综合下来我们再去接触“浪琴”这个品牌,将我们城市变化的这个信息名片递出去后,品牌方再结合多次来到景德镇实地考察的结果,最后他们觉得景德镇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城市已经符合他们内心开店预期,那么才最终签订下来。对消费者来讲,过去大品牌一定要到外地才买得到,现在环境改变引起的连锁效应,让他们不用远行,就实现了本地消费。

记者:选择一座城市定居,中老年人更看重医疗、养老及子女教育,对年轻人来说,更关注工作收入、房价水平、消费娱乐这三大件。城市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滋养共生的。您认为景德镇现在具有为年轻人提供一种幸福感消费城市的能力么?面对年轻的消费群体,作为一家传统型百货有哪些新思路?

林芝:我想以我年轻一辈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与父亲他们成长在60、70年代的人不同,我们这一代人更加张扬自我。工作不开心、洒脱辞职、自己创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尚且如此,选择在哪个城市生活,也一样。

相比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景德镇没有过重的就业和房价等高昂的基本消费压力。尤其这里对于文化的包容和国际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使其成为年轻群体工作生活更加舒适与理想的地方,最直接的现象是人才的回流以及“景漂”数量的不断增加。

我们年轻人希望看到一个更加平等的世界。景德镇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具备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潜力。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消费领域的商业发展。景德镇这座城市将会是把年轻群体与城市文化、城市消费结合起来的绝佳案例。作为消费领域的领头羊,华达集团也是不断顺应消费的新变化,在这个领域不断创新求变,贴近消费者、拥抱新潮流。

比如我们旗下的长虹金域店就是属于一个新业态、新零售模式。就是把餐饮业态融合到了超市里面去,这属于新业态,在江西是最领先的。与以往传统餐饮业态不一样,我们力求干净、安全和新鲜。敞开式厨房、香港厨师、包括餐具高温消毒等等每一项都有一套标准和流程。年轻人逛超市的同时挑选生鲜食材,由大厨现场加工就餐,美味又便捷的新式就餐服务完全满足了年轻群体的消费感观。

关于新零售是指全渠道线上零售,包括自营的自媒体平台华达U家,经过优选,价格让利,让消费者能够迅速导流到线上。同时跟京东、美团、饿了么进行第三方线上战略性的合作渠道、拼团秒杀还有直接到家的服务。所有的生鲜食品到家服务必须是零客诉。其实不管是新业态还是新零售,我们都要走回到原点,即给大家消费体验上最好的享受。

林志威:我们的确是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一代人。80后是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中坚力量,90后的消费力正迎头赶上,线上人均消费持续走高,成为本轮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像我们景德镇“小镇青年”群体可以说消费潜力巨大。

那围绕新型消费,就我们集团未来发展方向我来做一些补充。现阶段集团主要业务分三大块,即餐饮+超市+百货。随着线上互联网的普及,第一,超市在商品选品上面会更加的贴切顾客的需求,将网红商品、进口零食这块范围放大,不仅引进卖场,同时加大线上营销和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信息并方便购买;第二,景德镇作为偏向休闲的城市,我们发现许多人很大的需求点如菜肉米油等日常消费没时间购买,随之我们通过提供送货上门,实实在在解决这些必需品的问题;第三,商城环境上我们越发侧重考虑如何去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把卖场打造得更精致,陈列更时尚,让年轻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愿意到高频次的地方去逛、去享受、去寻找商品。

记者:城市商业的发展变迁映衬着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站在商业角度,您觉得景德镇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突围或者说做得更好?

林芝:我先抛砖引玉谈谈吧,我们华达集团与这座城市一直是陪伴式成长的关系。不管是从商业角度还是个人情感,这些年我们都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建一座属于景德镇人自己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这个商业综合体不再单单是一个商场,而是作为一座融入景德镇的灵魂在其中的地标性建筑。它可以有一些与陶瓷相关的艺术元素,可以有与美相融的场景,也可以办展、办音乐会,甚至组织一些教学类的教育,一切都紧紧地围绕着“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来进行规划设计。

林浩达:每一个崭新模式的商业综合体入驻,对景德镇商业发展都是一次促进。它们将不仅完善和拓展了景德镇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功能,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还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载体。

关于这个商业综合体的构思,我想再来补充几点。现在购物中心很多,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我们首要定位是建成能把景德镇陶瓷文化融入商场购物板块、装修板块、场景板块内,真正成为一座有影响力的地标性建筑。景德镇是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那我们就首先在思考如何把商业跟陶瓷文化融合在一起,让来到这座城市的外地游客、“景漂”“景归”看了后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关于我们主攻的商品定位,包含了五大方面即吃、喝、玩、乐、购,我们一定要与一、二线优质品牌进行深度合作、战略签约;三是文化方面,可以引入目前我们流行的书吧文化,同时让有景德镇代表的陶瓷也融入进去;四是将购物中心的顶楼设计成运动馆,把篮球、网球、羽毛球这些运动结合一起。我们总体构想是希望能让艺术走进生活,让艺术与商业结合,让消费者有高端新鲜体验。走进商业综合体,吃、喝、玩、乐、购要啥有啥,完全改变过去为了购物才来商场的习惯。

在景德镇办企业,是要有格局、有情怀、有能力、有担当的。我们经营购物中心,不希望出现与其他城市一样同质化的内容,即全国统一设计,统一框架把统一品牌填放进去。华达集团更看重的是如何把综合体的过程做成景德镇的地标,只有独树一帜,才能与众不同!这样的商业模式才能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将我们景德镇陶瓷文化宣传出去。往大了说这是我们华达集团的担当,往小了讲这也是我们生活在这里每个市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