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级的音乐带回家

把世界级的音乐带回家

采访对象:熊柯嘉 陶溪川柯嘉音乐共享空间创始人

采访记者:王澄

采访时间:2020年8月

采访地点:陶溪川柯嘉音乐共享空间

记者:从之前关于您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你虽然出生在景德镇,但7岁那年就随父母去了北京生活,您对儿时的景德镇还有印象吗?

熊柯嘉:那时候的景德镇不管走到哪里都透着瓷泥的味道,大街上随处可见跳着担子的陶瓷匠人,给人一种忙忙碌碌的感觉。印象最深的还是人民公园和曾经居住老弄堂,小时候父亲经常会带我去公园和别人孩子玩。

7岁时,父母带我离开景德镇,搬到北京长期生活,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景德镇。直到我去德国留学,当中可能不会超过五次回到景德镇,而且每次待的时间都比较短,没能够好好感受家乡的点点滴滴。

在北京上学的时候,起初还因为“景普话”闹过不少笑话。当时在学校食堂里吃饭,我让生活老师给我一个“瓢子”,结果老师硬是没听懂,交流了半天才搞清楚是要一个“勺子”。在北京的学习时,有一次学校组织校园合唱团演出,老师发现了我的嗓音特别洪亮,并推荐我进入了合唱团,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2岁那年,我获得北京市青少年歌手大赛少年组第一名,之后便开始正式走上音乐学习的道路,其中我遇到了很多坎坷,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在国内的时候,其实对景德镇并没有很浓厚的归属感,反而是2007年去德国以后,对自己的家乡景德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我跟我的外国朋友们坐在一起聊天,当他们得知我是江西景德镇人的时候,他们都惊讶地说:“哇,你真的是景德镇人!”我说:“你们知道景德镇?”他们说:“我们当然知道景德镇,景德镇的陶瓷世界闻名!”

说实话当时我挺自豪的,因为我父亲也是做陶瓷生意的,所以说我们景德镇,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记者:您2007年赴德国深造,凭借过人的音乐天赋和远超常人的毅力,短短十年间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取得了许多傲人的成绩。2017年,是什么原因让您放弃在德国辛苦打拼下来的事业,回到家乡景德镇重新发展?

熊柯嘉正在演唱

熊柯嘉:2017年7月,“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在德国柏林举行,得知老家景德镇人要来德国柏林举办陶瓷展,我内心是很兴奋的,在外漂泊能见到家乡人,真的很让人激动。

而更让我惊喜的是,在“感知中国·匠心冶陶”景德镇陶瓷文化展上,我遇到了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他说景德镇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是一座能作为、可作为、要作为的城市,而这些都需要有人搭建平台、聚集“景漂”“景归”人才来景德镇共同发展。

在交谈中,我表达了愿意把德国的艺术家介绍到家乡景德镇演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的想法,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搭建一个国际化的音乐平台。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景德镇人,景德镇是世界瓷都,陶瓷文化享誉中外,我有很多外国朋友都和我说过想来中国景德镇看看。而钟志生书记非常重视“景漂”“景归”人才,让我感受到了家乡发展的急切和对待人才的真情,我愿意用我的视野、能力和资源,为家乡的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时我和德国歌剧院的演艺合同也即将到期,恢复自由艺术家身份的我把考虑回国发展的消息告诉了妻子和在德国认识的朋友,虽然不舍的情感是肯定有的,但相比德国柏林,家乡景德镇更需要我的归来。离开德国的时候,很多朋友说以后一定会来景德镇找我,见识见识这座世界闻名的瓷都。

2017年8月3日下午,我正式回到景德镇,当天下午钟志生书记接见了我,这让我很感动,也让我从心底觉得,这次回家发展是正确的。

记者:景德镇这几年的城市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您回到景德镇的这几年,对如今景德镇的城市发展有何评价?

熊柯嘉:我记忆中的景德镇是各种老陶瓷作坊,如今的景德镇我觉得给我带来的改观特别大,不仅是道路整洁、环境美化,随处都充斥的艺术的气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陶溪川,几年前第一次路过陶溪川的时候,我当时突然就愣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怎么景德镇突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地方?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要进去看一看。穿过陶溪川园区,得知这是之前的老瓷厂改造的,非常感叹,它把我记忆当中的老厂房、又脏又破的大烟囱,变成一个崭新的样子,赋予它新的生命,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之后,我和陶溪川(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开始合作,当时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对专访他的新华社记者说:“陶溪川一直以来就期待着有一场跟世界级音乐的遇见,非常巧合的是,我们景德镇有一个景德镇籍在德国留学的、事业成功的、享誉世界的音乐家熊柯嘉,现在他回来了!”

陶瓷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淌的陶瓷。2017年12月31日晚,“陶溪川之夜”新年音乐会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奏响,当晚在这个曾经燃烧着熊熊炉火的地方奏响了欧洲古典音乐,来自莫扎特故乡的萨尔斯堡1756莫扎特乐团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我作为此次“陶溪川之夜”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推动者和促进者,也第一次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唱响新年之声。在我回归家乡首个跨年的特殊时刻,“陶溪川之夜”见证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音乐与陶瓷的美丽“遇见”。

音乐架起了瓷都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一座桥梁,之后除参加每月由国内外具有实力的音乐家演奏的古典室内音乐演出外,陶溪川每年都会举办新年音乐会,不仅向市民高质量传播了中外高雅音乐艺术精华,提高了市民文化修养,更大大推动了景德镇的音乐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了城市文化形象的提高。

记者:陶溪川作为老瓷厂改造成为瓷都新地标的文化艺术交流地,同时也是外来艺术家的聚集地,您的工作室也设立在陶溪川,是什么吸引了您?

熊柯嘉:陶溪川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是国际化的,它必将是景德镇与国际对话的重要桥梁。2019年3月,柯嘉音乐共享空间正式成立,这是我与景德镇陶溪川倾力打造的一个古典音乐共享空间。

陶溪川,是千年瓷都景德镇孕育出的一个极其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和游客,还将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们请到了这里,让景德镇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们有机会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雅的古典乐音乐会。而柯嘉音乐共享空间的成立,更是将温馨的小型古典室内乐音乐会形式带给了瓷都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们。柯嘉音乐共享空间,秉承着音乐共享的理念,以纯公益的形式为家乡人民带来绝美的视听享受。

作为陶溪川音乐产业布局的先行者,柯嘉音乐共享空间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音乐艺术家驻场演出和教学,通过古典音乐这一重要载体,以演出和教学为主线,定期举办公益性各类演出,这些演出基本以室内乐的形式来开展,其中包括器乐的独奏、重奏、独唱、重唱等,在参演人员里面我们会邀请国内外高水准的音乐家前来驻场演艺及交流。

自空间创办以来,来自德、奥、意、韩、俄等多个国家的十多位音乐家为大家献上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室内乐音乐会,受到了广大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也吸引到了一批优秀的本土音乐家的加入。我非常期待在未来的陶溪川音乐旅程中能收获更多的惊喜和喜悦,也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在景德镇能有更多的人认识古典乐、欣赏古典乐,古典音乐能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愿古典音乐能够在景德镇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记者:回国时,您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沟通的桥梁,利用自己在德国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帮助热爱音乐的孩子们圆梦,现在这个理想实现了吗?

熊柯嘉:如今,陶溪川柯嘉音乐共享空间已经组建了一支陶溪川室内乐团,陶溪川室内乐团是景德镇第一个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室内乐团,乐团成员来自全球10多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是国际一流乐团的常任音乐家,目前乐团还在不断发展扩招,为将来陶溪川音乐厅和歌剧院以及音乐学院的建设储备人才,同时培植古典音乐艺术土壤。

说起在景德镇建设国际化音乐学院,这是我早些年的一个梦想。

在国内想学唱歌的孩子有很多,但国内学声乐的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很多真正有天赋但家境普通的孩子被拒之门外。在我小时候学习声乐时,我父亲半开玩笑地说学习音乐要准备一部印钞机,很多有音乐天赋的孩子都被高昂的学费挡在了艺术之门外。

搞音乐艺术这条路真的很艰难,不是一般的家庭能承受得了的,这点我自己非常清楚。我中学时因为文化成绩原因被迫6次转学,大学还因交不起高额费用被迫退过学,这都是我一路过来的经历,幸运的是,每次遇到困难时,父亲的朋友都会伸出援手,照顾我父亲的陶瓷生意,有位叔叔甚至愿意出资助我完成学业,这些曾经的往事让我真的很感动。

现在我国最好的艺术舞台基本还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想在景德镇开一个中德合办的国际音乐学校,邀请德国的音乐家来交流、授课,让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也能得到国际水准的教育,也为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搭建平台;同时,我在留学的时候发现,日本、韩国的留学生都能得到自己国内的基金会发放的奖学金或助学金,而中国的学生却全靠自费。我曾经困难的时候,得到过那么多的帮助,现在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帮助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

如今,陶溪川音乐厅和歌剧院以及音乐学院都已经在筹建计划内,我希望以后景德镇能走出更多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