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自己是一名陶瓷工人而感到自豪!
采访对象:邱赛珍 中国景德镇瓷厂彩包车间工段长
采访记者:余露
采访日期:2020年4月22日
采访地点:中国景德镇瓷厂彩包车间
记者:邱主任,您好!大家都知道您是景德镇陶瓷行业的“贴花大师”,精湛的手上功夫给您带来了许多荣誉,首先谈谈您的从业经历吧!您是怎么进入陶瓷行业的?
邱赛珍:我进入这个行业跟当时很多年轻人是一样的。1986年初中毕业的时候自己没考上重点高中,于是就到了当时的为民瓷厂干贴花。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因为学徒的过程中师傅没有很耐心地教我们,我没干好总被扣钱,那是计件发工资的呀,我心里可难受了。那时候,厂里有个前辈就说:“哎呀,女崽哩!你就不要做这个了,我安排你去打杂吧!”换了岗位后,我一边干一边掉眼泪,因为那时候干杂务的要么是年纪很大的大姐,要么是什么都干不好的人,我心想,怎么小小年纪就成打杂的呢?后来,有个姓廖的姐姐对我特别好,我就利用打杂业余的时间跟着她学贴花,慢慢地就越贴越好了,看着自己手里贴好的瓷器觉得可漂亮了,也就真心喜欢上贴花了。
1988年招工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转正了,虽然大家都说贴花对女工人来说太辛苦,但我是真心喜欢,就一直干着这个工种,还被评为厂劳模、厂十佳青年,这对于才20岁左右的小姑娘来说是多大的鼓舞啊!后来随着瓷厂改制,1996年,我就进入了当时的景德镇陶瓷股份公司,还是干贴花,一直干到现在。
记者:贴花在陶瓷行业中既是一个苦差工种,更是一个技术工种,因为贴花质量的好坏决定一个产品的优劣和价值,您给我们讲讲这么多年来自己在贴花领域的成长故事吧!
邱赛珍在瓷上贴花
邱赛珍:我觉得贴花真的是“做到老,学到老”的工种,因为花面、颜色不同,所以操作过程都不相同。比如以前贴的是酒精花纸,那么调配酒精含量就很有讲究。后来改进为水膜花纸,那么水温的高低也是一门学问,只有在操作中自己慢慢琢磨、研究,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1990年之前我们贴的是酒精花纸,它的缺点是形状固定,变动不了,对白胎的清洁要求也更高,因为配花纸需要的酒精、樟脑油在烧制的时候会有杂质污染瓷面。后来我们贴的水膜花纸就灵活很多,跟器型的适配性更高,而且更加环保,重要的是更好看了!
我总记得父亲说过一句话:“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这就是我刻苦钻研技术的初衷。我这人挺要强的,别人觉得贴花工种又苦又累,但我就是愿意埋头琢磨。当年从为民瓷厂调到陶瓷股份公司以后,釉中彩烤花窑对贴花技术要求更高更严,我多方求教,反复实践,总结出三功绝招,后来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从容应对。这三功就是洗刷功、刮抹功、修剪功。
什么是洗刷功,业内人士都知道,贴花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气泡,而瓷器表面的灰尘以及白胎产品经过选瓷分级留下的等级章号,是产生气泡的罪魁祸首,为确保产品质量,防止气泡缺陷产生,在贴花前都需要洗刷干净。别小看洗瓷器,却有三难,一是量大,占用太多时间完不成贴花任务;二是瓷器是易碎品,怕碰撞,清洗过程容易产生碰损;三是洗后还得擦干净,留有水渍在彩烤过程中瓷器容易开裂。而我和我的姐妹们就能化难为易,相对来说做得又快又好。
什么是刮抹功?花纸贴好后瓷面上留有水渍,是产生气泡的另一原因,因此,贴上花后必须反复刮抹,保证不留一丁点水渍。刮抹功也是我们每个贴花工的必修课。多年下来,我所在班组的贴花女工们人人成为贴花的优等生。
修剪功是我的独创,你看我办公桌玻璃板下面压着的这幅大照片,就是我正在用剪刀修剪花纸。贴花最难的是异型产品,有的花纸与器型匹配不很紧密,给操作带来困难。为了使贴花操作由难变易,我开始在花纸上动脑筋,通过手工修剪花纸,降低贴花难度,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就是设计师,蛮有成就感的!一件瓷器是不是贴得完美,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机械地贴花跟运用技巧把花纸贴得妥帖是完全不一样的,需要你真心热爱才可以全情投入,有时候贴起来就是连续十二三个小时,没耐性是完全坚持不下来的。
记者:您在贴花行当里一干就是34年,肯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吧!刚才看您手里正在赶制的要送往中南海的瓷器,感觉大开眼界。您还记得这些年来自己贴花的陶瓷出现在哪些“高大上”的重要时刻和场合吗?
邱赛珍:我常把产品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就生产而言,付出的主体是精工细作,精工细作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这个故事叫做“放大镜下的五天五夜”。
200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面向全国七大产瓷区20多家单位发出通知,征集国庆60周年庆典专用瓷,我们公司设计的国泰民安餐具在竞标中拔得头筹。9月份,26000件产品生产完毕,在中南海会议室举行了交接仪式。然而,好事多磨。第二天,也就是9月18日,中央一位老首长观看瓷器后说,六十大庆的60徽标不够醒目,要改一改。怎么改?离国庆节只剩下12天,变也变不出来呀,怎么办?大家坐下来反复研究,发现不醒目的原因是花面底色与60字样颜色都是红色,只是深浅不同,所以60字样自然突出不了。为此,公司董事长立即与上海花纸厂联系,商榷改进60徽标意见,提出在不影响原本花面色泽的基础上加贴金边花纸方案,同时,公司带队领导决定在北京附近的唐山想办法,唐山那里也有陶瓷产区。但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金边花纸制作好后,贴花操作相当困难,要将60边缘覆盖得严丝合缝,凭肉眼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为了把金边加到恰到好处、不露痕迹,我带领贴花工段的四位姐妹,用上了放大镜对照加彩,结果还真奏效,但是人长时间在放大镜下操作,眼睛受不了啊!好在天下瓷工是一家,唐山瓷厂的贴花工一起来帮忙,呼啦一下来了五位,加上我们五位,十个人日夜奋战、轮番作业,十只放大镜一刻也不离手,终于,用五个昼夜赶在国庆节前圆满完成了任务。
至于经我手贴花的瓷器出现在哪些重要地方,那真的是太多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以及北京、上海APEC国际会议;雅典、北京奥运会,平昌冬奥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庆典天安门观礼台、抗战胜利70周年天安门城楼大阅兵等,这些重要的专用瓷都有我付出的汗水。
记者:您从一名陶瓷一线工人成长为光荣的十九大党代表,还在会议期间走上代表通道,给我们回忆一下那时候的故事吧!
邱赛珍:坦白说,之前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党代表的,背后的原因大概是我来自千年瓷都,我是广大陶瓷产业工人的代表,我想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荣耀,发生在那时的点点滴滴一直刻在我脑袋里。
党的十九大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召开,大家在10月16日陆续抵达北京,江西代表团入驻北京西直门宾馆。我首次作为党代表参加这次大会,真的是心潮澎湃、感慨不已。10月18日上午,当习总书记在宣读报告的时候,我的眼神基本没离开过我们的总书记,耳朵认真聆听报告,当听到自己觉得特别好的时候我就在报告处做记号,觉得很好的时候,就在报告上面画个小礼花,心中幸福,就像我们家有喜事,放礼花一样的心情。
10月19日上午是我们江西代表团向多家媒体开放日,各位代表踊跃发言。我们市委书记钟志生的发言真的很有内涵,他是结合十九大报告里的精神和我们景德镇的情况作的一次发言。在讨论会上,我就坐在钟书记的旁边,我看到他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内容,在别的代表发言时,他还会用个小纸条记录,夹在笔记本中根据本市情况加以补充。我作为基层普通代表,感觉很温暖,特别是听到钟书记关于这几年来景德镇的发展情况,让我很受鼓舞,也倍感自豪,感觉景德镇的明天会更好。
我被安排在24日闭幕那一场参加“代表通道”,是江西唯一入选党代表通道的党代表,不仅代表景德镇,还代表江西,责任重大,说实话,真的挺紧张呢!我的开场白是:“大家好,我叫邱赛珍,来自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我是一名普通的陶瓷贴花工人。”当时《中国妇女报》的记者问我:听说你带领女工们做的国瓷摆放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期间,你看到过吗?找过吗?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厂的产品在大会堂的西大厅,就是金色大厅,举行国宴时用的是青花缠枝牡丹瓷,APEC期间习总书记宴请美国总统时用的就是我们的青花瓷,我在电视上看到啦,在大会堂还没机会看到,很遗憾。后来她又问我:看花容易贴花难,你一干就30年,如何做到的?我告诉她,陶瓷贴花就是给白胎瓷穿上漂亮的衣服,这活是精细活,磨人性子,很枯燥,很累,但我一干就30年。我把贴花看成自己的孩子,每当看到自己贴好的国瓷走进人民大会堂,走向世界,就像孩子考试得了100分,很开心,很自豪。
回到景德镇后,我被邀请到我们市里很多单位进行宣讲,这些片段我会一次又一次说起,我想我做到了当时在“代表通道”上说的那句:“回去以后,我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向周围人宣传好,同时带领贴花班组的姐妹们把花贴好,让国瓷更漂亮,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陶瓷,喜欢中国,喜欢我们江西,喜欢景德镇。”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要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您作为一名陶瓷产业工人,是怎样理解传承和创新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怎样发挥楷模作用,做好传帮带的?
邱赛珍:我给你讲个这样的故事吧!我们厂需要镶金的瓷器不多,主要生产的是釉中彩,所以镶金这个工种慢慢地干的人也少了,老师傅退休了,年轻人受到外面的诱惑也离开了,到了去年我们厂唯一一个干镶金的工人也离开了。无奈之下,我只能请以前我们这里的一个退休人员来做事,很快,负责生产的领导找我谈话,说给出的工资太高了,都不好向其他工人交代了,让我要不带个徒弟吧!说实话,我自己也没真正操作过,对于镶金这个工种完全是纸上谈兵,只能自己边干边学边教徒弟。很快,那个学徒的小姑娘就来了。由于去年我们做的七十周年庆典瓷都是需要镶金的,所以我请了厂里一个资深老前辈来帮忙,前辈在做事的时候我就一直站在一边观察学习,但是光看也是没用的,干脆我就一屁股挤在前辈旁边的凳子上,自己也上手学,主要是学金水的配比,学着学着自己也开始镶金了。
当时那个学徒的小姑娘也在车间里,但是她根本没有学,坐一边玩自己的。我就对她说:“女崽哩啊,一个人学到了技术就是自己的,只要你学到了技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愁没饭吃。”她是1997年生的,之前做服装生意,但家里人想要她学门手艺以后稳定一点,就让她来学徒了。她刚来的一个月,我边干活边跟她聊,拿她当自己的女儿一样,一边教一边点拨她,谁知道她不服气地说:“你自己都不会做这个,还说我?!”我当时真的是被激到了,于是业余时间就学起来做起来,现在自己已经熟练掌握了。说实话,本来我真的没必要在现在这个年纪还去学新手艺,一来自己在贴花这个行当已经做得很好了,二来年纪也大了眼神都不好,可是我不能让镶金工种后继无人啊!我得带着年轻人走上这条路啊!所以逼着自己去学,想要别人做好,首先自己得学会啊,年轻人这才服气了,才开始做起来了!
前面也说过,我当年是感受过师父不认真教心里那个憋屈滋味的,所以当后来我也开始带徒弟的时候,我真的是一个严格的师父。学徒期间我就是要求她们好好学,当她们学会之后我们之间的师徒关系就结束了,我们就情同姐妹,无话不谈。所以只要是跟着我学徒的工人,谁也没有因为质量不好而扣钱。原来都是计件发工钱的,如果我发现徒弟没有贴好,我情愿自己少贴几百个瓷器而带着她返工,边返边教,让她们找到窍门,第一次我带你返,第二次我看着你返,到最后你就得自己返,慢慢地徒弟们也都学出来了,我就挺有成就感的!
记者:这几年我市各方面变化很大,刚才走进你们景德镇陶瓷集团新厂区时,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作为一名陶瓷产业一线工人,您感受肯定比我们更深些吧?
邱赛珍:从一个普通的景德镇市民来看,我觉得这几年我们市里变化太大了,特别是“双创双修”工作推进以来,环境更好了,道路更开阔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大上升。从我们厂来说,变化也不小。我们集团是2018年7月1日正式挂牌,景陶集团整合了景德镇红叶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国瓷馆陶瓷有限公司、金品陶陶瓷有限公司和国家用瓷办公室、景德镇陶瓷协会等单位。新组建的集团作为集陶瓷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骨干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跨越式发展,形成“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端到高端,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格局。
我们彩包车间去年12月正式搬到了新厂区,但其实中国景德镇瓷厂(新厂)是2018年12月开始点火投产。我们的新厂区软硬件设施都是上乘,占地面积有300多亩,有员工活动中心、生产联合车间、成品车间、宿舍食堂、运动场,特别是我们的展示体验中心“国瓷馆”,集中展示了景德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有的国瓷、国礼、外交用瓷、国家重大活动用瓷等具有时代性和重大意义的陶瓷,真的推荐你们都来看一看!你看,现在到了午饭时间了,我真的要好好夸夸我们现在的食堂。前不久,集团对员工食堂进行改革,将食堂交由紫晶宾馆托管,五星级宾馆后厨负责我们的工作餐,你说大家能不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吗!另外,集团还安排了3辆通勤车负责接送我们上下班,我再也不用每天着急忙慌地骑电动车去上班了,也安全多了!
从硬件上说,我们厂引进了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新的自动化生产线不但可以节省瓷坯烘干时间,生产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成倍提高,更重要的由等静压设备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坯体致密度高,不易变形,成坯率高;控制系统可视化非常好,所有产品的调整和压制曲线都可以显示,对于分析和质量控制非常有帮助,可以覆盖干燥、上釉、修边和洗水等多道生产工序。
景德镇陶瓷集团等静压成型生产线
新厂还引进了很多新窑。新窑不仅烧成速度快、余热回收利用充分、节能高效环保,自动化控制程度也更高,特别是窑温控制可视化非常好,所有产品的烧成升温曲线都可以在电脑操作终端进行调整和显示。真的,看着这些设备有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感叹这就是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的最好见证!
总之,用我们领导的话说,景陶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产业翻开新的一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背靠这么有实力的“娘家”,你说我能不自豪吗?我之所以这么些年来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荣誉,也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单位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发展平台,助推我走上事业的高点,所以我内心一直是充满感恩的,如今虽说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我想只要集团还需要我,我会义无反顾地坚守下去,我永远为自己是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一员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