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采访对象:朱菁华 景德镇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采访记者:冯玉
采访时间:2020年6月30日
采访地点:景德镇市卫健委
记者: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景德镇市防控举措做得早、做得好,全市所有县(市、区)均为省疫情低风险县(市、区),市民都感觉自己身在景德镇特别安全。您作为景德镇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指挥部成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可以介绍一下我市目前疫情防控的情况吗?
朱菁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力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科学防治、依法防控、精准施策,全市疫情形势持续向稳向好,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2020年2月20日起,全市4个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3月3日起,我市无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住院病例。截至4月20日,我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例(全省设区市中最少),所有病例治愈出院。
记者: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到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市民从新闻上看到,我们的市领导非常重视,从指挥部到高速路口,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我们的“指挥官”给了市民很大的信心。
朱菁华:是的,市领导高位推动、指挥有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我市迅速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钟志生、市长刘锋任双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刘锋担任指挥长、所有副市长和秘书长任副指挥长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分管副市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从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日起,市委书记钟志生、市长刘锋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指挥调度。指挥部完善了由39个部门、4个县(市、区)和2个园区参与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指挥部调度会,全面迅速落实省指挥部各项命令和要求,全市发布疫情防控工作通告10个,下达政策性文件和工作通知282份,确保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政令畅通、有力有效。
记者: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全面防控阶段,我市是如何做到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呢?
朱菁华:我市及时准确研判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分阶段精准出台各项防控措施,在工作落实上抓实抓细,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在全面防控阶段,1月初我市第一时间关注发生在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并积极做好防控应对准备。2020年1月20日,国务院召开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拉开了全国防控的大幕。1月21日,召开全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启动了各项防控措施。1月22日,成立了指挥部,指挥长刘锋、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熊皓正式进驻指挥部办公。1月23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和部署了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出体现了为防控争取了最早的时间。1月24日,启动了一级响应。1月25日,我市确诊了第1例输入性病例。市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及时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各高速公路出口等重要交通入口设立了32个体温检测点,落实“四个一”(一位带班领导、一队公安干警、一组医护人员、一辆救护车)进行24小时监测,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共测温入景人员182647人次。2月1日,指挥部发布2号通告,出台8条硬措施,全面禁止疫情严重地区车辆及人员进入景德镇。同时,社区(村组)干部按照“全覆盖、地毯式、无死角”的要求,结合公安和通讯运营商数据开展返乡人员全面排查,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人,并测温建档实行管控,24963人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特别是2月4日,我市报告确诊病例4例,及时出台了3号通告,决定实施加强防控10条硬核措施,在全国引起较好反响。全市关闭118家娱乐场所、214处宗教活动场所、131家网吧和36家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及25家景区景点,取消29项大型活动,关停66家农贸市场活禽交易,严禁野生动物交易。暂停进出我市的省际和市际道路客运班线。对5处已发生疫情的社区(村组)实行了封锁,对其他社区(村组)实行流动性管控。23天时间进行了半封城的全面防控,全面关闭了公共场所,停止大型活动,暂停对外交通,体现了防控的“严”。
记者:在疫情防控的后续几个阶段工作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朱菁华:分区分级防控阶段。2月12日开始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工作。针对我市4个县(市、区)均为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实际,2月18日,市指挥部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防控、精准施策”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制定了6项要求,细化了59项具体措施,全面落实差异化管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工作,复工复产全面启动,各类店铺有序开业。
巩固加强阶段。3月5日起,我市防控工作进入巩固加强阶段。市指挥部下发《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以“两好”推进日常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强化措施,依法管控好“新四类人员”(无症状感染人员、无症状感染人员密切接触者、境外回国人员、治愈复阳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科学管理好“其他人员”,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完善疫情防控网格,积极使用好“瓷都健康码”信息平台进行科学防控,各居民小区实行“三个一律”(一律佩戴口罩、一律扫“瓷都健康码”、一律测量体温)。市卫健委充分利用卫生健康工作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乡医村医三张网,由委班子成员带队,从机关、医疗卫生机构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下沉一线,进一步织牢防控基础网。
严防境外输入阶段。3月7日,市指挥部召开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部署会,成立了境外疫情防控工作组,建立了信息报告闭环、隔离管控闭环、检测检疫闭环、转运转送闭环、医疗救治闭环等五个闭环管理模式,切实形成环环紧扣、无缝衔接、闭环管理,筑牢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强大防线。
严防反弹阶段。当前,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市重点强化学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属地责任、主管责任、法人责任,实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实现点对点(家庭与学校)闭环管理,扎实推动学校有序开学。重点强化了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暂停城市公墓区现场祭扫活动,有效防止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重点做好离汉返景人员防控工作。4月8日武汉解封后,我市对离汉返景人员免费进行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的“双检测”,同时加强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管控工作。
记者:在救治感染患者的工作中,我们出台了哪些有力的措施?
朱菁华:我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断优化诊疗方案,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一是加强组织协调,统筹市内最优质医疗资源。成立了医疗救治专家组,设立了4个定点救治医院110个床位、5个隔离观察点、19个发热门诊。二是医疗救治上做到“六早”(早发现、早报告、早流调、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对发热患者早排查早发现早流调,对疑似、确诊病例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实行关口前移,制定了防控工作流程图,有效缩短了疫情处置时间。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下发的第6版防控方案和第7版诊疗方案全力做好防控和救治工作。三是落实“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第一时间投入最强救治力量,实行“一人一专班、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对策”的“三个一”救治措施,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及时推广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案,确保不出现死亡病例。同时,疾控人员加班加点24小时不间断开展核酸检测,共检测3000余人次,实现了应检尽检。四是建立疫情防控联点包干制。所有市领导和市直各单位分别联点包干各县(市、区)和84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和主体责任。特别是市卫健系统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下还自我加压,实行了“231”疫情防控包干制度,组建多支由卫健干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小分队包干街道(乡镇)疫情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督导指导,形成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日常防控格局。
记者:可以这么说吗,我们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有两个阵地的:一个救治阵地,一个防控阵地。
朱菁华:对,我市是构筑“两个阵地、四条战线”,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全市迅速构建了以医务人员为主的医疗救治阵地和以社区(村组)党员干部为主的基层防控阵地。5万余名干部群众筑起了疫情防控四条战线,一是医护人员的医疗救治战线。全市15000余名医护人员全部取消春节休假奋战在防疫一线至今,同时,我市还派出4批共46人参与江西省援助武汉、随州和新余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二是社区(村组)党员干部的基层防控战线。全市52个乡镇(街道)和611个村(社区)党组织基层党员、志愿者和广大群众齐上阵,发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构筑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三是公安干警的防控维稳战线。近4000名公安干警全警上岗、全时值守,积极参与防控。加强社会面巡逻防范,从快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外事工作人员和各县(市、区)相关工作人员一道建立了涉外疫情防控战线,有效防范了境外疫情的输入。
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关心关爱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市委书记钟志生、市长刘锋多次看望慰问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家属和社区(村组)干部。多次亲自研究部署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的政策措施,并以最高规格迎接支援湖北和新余医疗队凯旋。
我市构筑“两个阵地、四条战线”,做到联防联控
记者:疫情防控期间,我市的复工复产复业工作情况怎么样?
朱菁华: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市政府适时制定出台了《景德镇市积极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26条政策措施》,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生产经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全市337户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100%;70319人走上工作岗位,复工人数占比达99.5%;规上工业企业产能恢复率达98.5%,其中187家企业完全恢复产能。在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推动了餐饮、文化旅游等复工复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记者:我们下一步的防控工作重点在哪里?
朱菁华:虽然我市的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总体形势持续向好,但国内外疫情防控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境外疫情呈加速蔓延态势,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二是国内重点疫区人员返流人员逐渐增多,以及可能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工作稍有不慎,疫情就会反弹;三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各级综合医院传染科、感染科和重症科室建设薄弱,相关医生和护理人员不足,负压病房不够,昌南新区、高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空白,亟须加强;四是防控工作进入持久战、常态化,部分一线人员有松懈、厌战情绪。
对此,我们将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落实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