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着文化底蕴的城市
采访对象:高岩 上海龙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UCN创始人
采访记者:周佳
采访时间:2020年4月22日
采访地点:陶溪川
记者:为什么会从上海来到景德镇成立UCN这个摄制机构,而且一来就是7年呢?
高岩:是缘于和《景德镇》的邂逅。
2014年景德镇参加“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的评选,全世界有很多城市都申报参与了。当时我们公司在上海,受邀拍摄了展示景德镇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宣传片——《景德镇》。影片完成后社会反响非常不错。也就是在当年,景德镇获准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正式会员城市,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也正是在拍摄这部片子的过程中,颠覆了我们原来对陶瓷,对景德镇的认知。曾经我们以为陶瓷不过是些碟碗盆罐,到了景德镇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这么多技艺。从城市规模来说,北上广无疑是一线城市,但是站在文化中国的角度来说,景德镇肯定是一线城市。
所以2015年,我们决定来到了中国文化代表城市也就是景德镇,成立了UCN。U就是在英文中的“understand”,CN就是“china”,因为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所以UCN的含义就是“让外界来了解景德镇”的意思,而“传播景德镇文化、体现城市价值”也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和总目标。
记者:为什么会想用纪录片的形式去拍摄景德镇呢?这些影片中,又以哪些类型为主呢?
高岩:我一直觉得景德镇是一个天然的素材中心,她不需要刻意去创造什么故事。景德镇是令人神往的手工艺之都,过去一千多年,她有太多的传奇故事去挖掘。而当下,“景漂”、本土艺术家、手工艺人……人人都是故事。如果说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而景德镇的陶瓷绝对算得上是“世界级”网红,从古至今都备受世人推崇。
当然,我们的影片中不仅仅是拍摄陶瓷,因为景德镇既有陶瓷的工艺,又有艺术家、普通人的生活,又有匠人的手艺,我们讲的是整个景德镇的故事。目前,我们呈现出的影片大概有300多部,但大家看到的只是我们采集到的素材中的十分之一,因为大多素材仍然在不断拍摄和采集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5年,做UCN后,我们就开始慢慢记录这个城市和城市里的手艺人,打铁匠、理发店师傅、木匠、利坯师傅……我们想通过一个个小人物,尽可能地多方面展示景德镇。其实很多人来景德镇会拍摄陶瓷本身,但是我们认为陶瓷背后这些人的故事更值得挖掘。我不仅想对世界说,景德镇的陶瓷很厉害,还要告诉别人,做这些陶瓷的人上街遇见时也许是个平凡的大妈、大叔,但他们一旦拿起泥土,就像站在舞台中间一样闪闪发光。
我们在《大瓷板》的拍摄过程中,大概10多个人共同在制作一个巨大的瓷板,他们齐心协力,拼成大泥条,用像擀面杖一样去铺平瓷泥。他们看着其貌不扬,也许就是普通大叔,但在制作大瓷板的过程中,他们喊着号子“嘿哟哈呀!嘿哟哈呀!”现场给人一种力量感,非常震撼!让人感觉陶瓷很美,制作陶瓷的人也很美。
后来《大瓷板》这部片子被欧洲好几个院校拷贝过去学习参考,有个法国人来我这里看过这部片子后,惊叹“没想到传说中的大瓷板是真实的!”着实让他震撼了一把。
这样的匠人在景德镇很多很多,他们就像是平凡中的发光体。中国在哪里?在千千万万普通手艺人的日常生活里。
记者:为什么说,2016年以来,是景德镇近年来变化最大的5年?拍摄记录景德镇大量影像的过程中,您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哪些变化呢?通过哪些影片可以去感受和了解?
高岩:除了陶瓷文化生活,城市基础建设变化,我们也一直在记录。可以说,我们拍摄了城市的过去,每天也记录着城市的变化。
2014年起,我们开始拍摄老城区的一些影像资料存在资料库,比如解放路、老鸦滩、樊家井、人民广场等等。我们刚来景德镇,发现主干道地面竟然都坑坑洼洼。但是你现在去看,马路平坦宽阔,不用担心坑洼、颠簸,车放心开!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读秒也有了,走到斑马线,还会语音提醒:你已越过斑马线……可以说整个城市,随着2016年钟书记来之后,景德镇往现代化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了。道路的修复,老城的改造,新道路的扩建,景德镇马力全开,整个城市面目一新。2018年,我们为市政工程处拍摄了一部影片——《在路上》,该片就是专门记录了景德镇的道路、桥梁的变化,通过这部影片真是能让人直观感受什么叫做翻天覆地。
景德镇大大小小的里弄我们也拍摄了很多素材,记录了不少里弄改造前的生活场景:小贩推车叫卖、光着屁股的小孩、端着碗筷在门口吃饭的居民。纪录片《弄里画春秋》讲的就是这些,也是我们拍摄景德镇里弄的代表作。通过这个纪录片你能感受到里弄的曾经和正在改变的样子,而这部片子也获得了2018年美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陶溪川集市、明清园集市、乐天集市我们也有拍过,这些集市给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记得有一对在明清园集市摆摊的年轻恋人,我们曾为他们拍过一个短片。他们是陶大毕业后留在景德镇的“景漂”,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们见证了他们摆摊、创业,到现在小有成就,已经在三宝买房、结婚生子,有家有业。可以说,尤其是2016年以来,景德镇变得更时尚化、更年轻化、更多元化了。
御窑厂、建国瓷厂、为民瓷厂、陶机厂……这些老厂房从拆到改造,我们也一直在跟踪拍摄记录。我们做了很多老厂房的素材记录,将来也许会做成很多集的纪录片,也许可能做别的,还不清楚,但是我们先进行大量的素材采集,比如《看我七十二变》。有时我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其实我个人记录当下的感受时,也是用日记的形式在记录这个城市的变化。我所有的素材汇聚在一起其实就是一本影像式的《景德镇日记》。我们希望这个日记是充满人情味的,有温度的,而不是一本说明书。
所以,想了解景德镇的传统,我会推荐你去看《景德镇》;想了解景德镇的时尚,可以看《陶溪川》;想了解景德镇的未来,那么一定不要错过《弄里画春秋》。
记者:UCN工作室选址在陶溪川,2019年,在这里还拍摄记录了李克强总理来景考察的实况视频短片,UCN和陶溪川之间到底有着怎样密切的关联和特殊情感?
高岩:来景德镇六七年了,特别想说的肯定是陶溪川。
2014年我们刚到景德镇,感觉还是一个很传统的城市,当时,陶溪川这里还是一块黄泥地,还没成型。2017年,陶溪川开园后,感觉整个城市的气象,随着它的诞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瞬间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时尚气息。这几年陶溪川举办了很多活动,比如跨年音乐会,每年能听到欧洲邀请来的最优秀的交响乐团进行演奏,这在地级市城市是很罕见的。我们还见到了很多国际上的大咖,像营销学国父、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等,都是通过陶溪川,通过拍摄这些影片,UCN才有机会结识。
2017年,陶溪川申报国家示范园区,UCN为此拍摄了《陶溪川》;后来他们做研学项目,我们又拍了《云是什么?》;2019年,陶溪川举办春秋大集,我们又拍了《春秋大集》,在这个短片中,你可以看见老外用中文讨价还价“多少钱?”“不能再低了!”“用支付宝还是微信?”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集市场景里,老外在景德镇也得入乡随俗讲中文,充分体现了咱们的文化自信。
特别是2019年11月15日,李克强总理来景德镇在陶溪川考察时,UCN层层申报审批获得了拍摄资格,最终向大家呈现了一个3分39秒的实况视频和一组照片,为陶溪川,为景德镇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记者:“没来景德镇之前,景德镇只是个神秘传说;初到景德镇,景德镇是个奇趣乐园;待上三五年,景德镇是个浓情家园;遥看未来,景德镇必将成为文化中国之传奇。”为什么会在网上写这样的感触?
高岩: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城市在变化给我带来的心理感受。就像这段话里说的,开始景德镇对我来说,就是传说,来了之后,我发现很好玩,有各种工艺,有做各种陶瓷的,哇!有大的,有小的,各种门类,就像个迪士尼乐园一样,停留在物象上面。时间待久了以后,发现陶瓷文化极其丰富,慢慢了认识了很多朋友,去朋友那喝个茶,蹭个饭,聊着共同的话题,这里的生活有一种骨子里的中国式人情,很有亲切感。最后,从当下去看未来的话,我认为,景德镇肯定会是中国文化的传奇。
当然有这种感受的不只是我。有个台湾人,他之前在上海是个公司白领,做管理层,2017年来景德镇,我们和朋友带着他一起去走走,结果给他很大触动,回去后把工作辞了,来到景德镇在三宝定居了。2016年还有个朋友,是天津人,我们带他在景德镇走了一圈后,他对陶瓷有了浓厚的兴趣,在天津开了陶瓷店,但是一两年下来,感觉天津没什么气氛就干脆到景德镇开厂了,现在做得也有声有色。
景德镇,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地方,就是缺少一个来的理由。我们UCN拍摄这么多短片,就是想展现景德镇的方方面面,创造更多来景德镇的理由。我们身边的朋友,只要来了景德镇,回去时都会拎一大堆瓷器,满载而归。那么,是景德镇陶瓷的营销策略和价格有问题吗?不是!景德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庞大的、天然的专卖店,所以,需要的就是给大家找理由。不管是为了美食、美景、文化,甚至是为美女而来……通过这些影片,我们给你一千个理由,相信总能有几个打动你。只有你来了这里,才会了解这里。反正,来就对了!
记者:如果前面推荐的影片讲述的是景德镇的过去和现在,那么从UCN哪些影片中,我们能看到景德镇的未来呢?
高岩:2019年,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拍摄了《高岭·中国村》,这部影片会向大家展现“江西之最”的景德镇旅游项目,中国村的山水风光、花海茶园、山间小道、中式田园,还有现代化结合的建筑,这里将来必定又是一个像陶溪川一样的网红基地。拍摄《高岭·中国村》,其实就是在记录着景德镇旅游业发展的过程。
城市在发展,教育也在进步。这段时间,我们在拍摄制作景德镇在建的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的宣传片。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项目是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大学不仅仅是培养陶瓷技能方面的人才,还有音乐、电影、陶瓷修复等专业,各种手艺都会融入进去。“入学即工作,毕业即就业”这句宣传语给我印象最深刻。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感觉,艺术职业大学将来肯定会对景德镇未来人才储备和人才输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记者:UCN的影片大多以公益片为主,给宣传景德镇城市带来了哪些意义呢?为什么说“景德镇只有一个UCN是不够的”?
高岩:UCN的微信公众号有6万粉丝,包括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也都开通了,都是喜欢陶瓷、喜欢艺术、关注景德镇的群体。影片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推送,反响一直不错。尤其是大量的公益短片推送后,包括很多国内外媒体也因此关注到UCN,关注到景德镇,新华社前后就UCN传播景德镇文化做了3次采访报道,很多媒体也进行了转载。
现在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包括抖音、短视频的需求特别大。景德镇的载体这么丰富,就算有3个UCN也拍不完。我们之前就发布了公益课招募消息,准备免费给大家做培训。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公益课目前还没正式开课。但是,我们2020年重点就是要做这件事,从UCN拍景德镇,到手把手教景德镇人拍景德镇。比如说,大家都懂陶瓷了,陶瓷价值就更高了。同理,大家都懂如何拍、如何剪辑,真正入这个门道了,才能更好更广泛地传播景德镇,整体提升景德镇对外宣传的影像品质。
拍片只是一种技术,但是我们不想把拍片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我们想用自己的技术为一个群体,一个城市,去发声,去传播它的价值,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价值。我们就想一直记录下去,准备一辈子做好这件事,余生交给景德镇,让大家都知道景德镇有个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