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Fechner,G.T.(1860).Elemente der Psychophysik(2 vols).Leipzig:Breitkopf & Hartel.(Vol.1,Trans.H.E.Adler,1966,Elements of psychophysics.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Gregory,R.L.(1984).Mind in scienceA history of explanations in psychology and physics.Harmondsworth:Penguin.Chapter 18,pp.500-515.

Stevens,S.S.(1986).PsychophysicsIntroduction to its percep tualneuraland social prospects.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Yost,W.A.,Popper,A.N.,& Fay,R.R.(Eds).(1993).Human psychophysics.New York:Springer Verlag.

※        ※        ※

9.(c)。一个得分点是认为弗兰克能够感觉出第一次和第三次的前臂点击位置非常接近正确的位置,而第二次点击的位置处于第一次和第三次的中间。加分点是认为弗兰克能够判断出第一次和第三次的胸部点击位置非常接近正确的位置,而第二次的点击位置接近于胸骨中间。这些压迫性错觉(compelling illusions)是由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格尔德(Frank Geldard)在1972年提出的。你可以找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用两支铅笔自己来探讨压迫性错觉。

在格尔德的基本实验中,实验者使用一种精密的工具在被实验者的前臂上轻敲三下。第一次(警告)敲击先于其他两次整整一秒钟。第二次敲击的位置与第一次敲击的位置相同;第三次敲击的位置与第一次的相隔10厘米。后两次敲击的时间间隔非常短,就像前面问题9中描述的那样。当第二次和第三次敲击的时间间隔小于1/4秒时,会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被试会感觉到第二次敲击的位置明显位于第一次和第三次敲击位置之间的某一点。由于第二次敲击似乎由实际位置向第三次敲击的位置发生了位移,格尔德将之称为感觉跳跃(sensory saltation,来自拉丁文saltare,跳跃的意思)。

感觉跳跃的程度依赖于第三次敲击紧随第二次敲击快慢的程度。假如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超过了1/4秒,则不会发生感觉跳跃现象。此时第二次敲击的位置感觉起来,与它的实际位置非常接近。假如后两次敲击的时间间隔减少到1/10秒,如问题9所述,那么感觉起来第二次敲击的位置正好在第一次和第三次的中间。假如后两次敲击的时间间隔进一步减少至1/20秒,那么感觉起来第二次敲击的点向第三次敲击点移动了3/4。假如后两次的时间间隔是1/50秒,或者更短,那么感觉起来,第二次敲击的位置就是第三次的位置。

如果第一次和第三次敲击之间的位置间距太大,感觉跳跃现象也不会发生。例如,在上面的前臂感觉跳跃实验中,第一次和第三次之间的距离由10厘米增加到20厘米时,感觉跳跃现象就会消失。感觉跳跃现象的发生会因身体部位的不同,在面积和形状上有所不同。如果是臂部,要求的面积会比较大,形状也应是长形的;如果是手掌,那么要求的面积会小些,形状是圆形的;在手指上面积更小,形状几乎是圆形的。

为了获得另一加分点,你必须知道感觉跳跃的一个重要特性。该特性源于身体两边皮肤中敏感的触觉神经末梢与大脑对侧半球相连这一事实(见问题3的答案)。这种左右二分的结果导致感觉跳跃现象从来都不会穿过身体的中线。假如第一次敲击和第二次敲击的位置接近胸部中间的一边,而第三次敲击的位置在胸部中线的另一边并距离胸部几厘米,那么即使第二次和第三次之间的时间间隔非常短,第二次敲击所出现的感觉跳跃现象最多达到胸部的中间线,不会越过中线到达第三次敲击的位置。同样的原理适用于头部、背部和腹部:感觉跳跃现象不会越过中线。这些事实表明,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在大脑,而不在皮肤。

有研究者曾做了一项非常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该现象的真实性。在实验中,选取被试前臂的一小块区域进行局部麻醉,使该区域不会有任何感觉。然后,在麻醉区域的一边敲击第一次和第二次,在麻醉区域的另一边敲击第三次。假如感觉跳跃现象所产生的机制是在皮肤的话,那么麻醉区域就不会感觉到第二次敲击。但是,假如感觉跳跃现象是在大脑进行加工,那么认为在麻醉区域不会产生第二次敲击的观点就是不合理的。实验的结果非常清楚:在麻醉区域里仍然会产生第二次敲击的感觉,证明了这一现象的信息是在大脑里进行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