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背景

生物学背景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改变了北欧的社会结构,也使自然哲学,现在叫做自然科学的许多分支领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飞跃。基于奇迹与魔力的解释开始让路于理性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在英国与法国,鼓励对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尸体检验,起先教会并不赞同,也变得可以接受了。而且新近发明的显微镜可以对神经细胞、肌肉以及感觉器官进行深入研究。18世纪下半叶,生理学成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大量对反射以及其他生理过程的研究得以发表。快到世纪末时,意大利生理学家加尔瓦尼(Luigi Galvani,1737—1798)演示了当电流通过青蛙腿部的时候,蛙腿会运动,这说明神经系统是由电冲动驱动的。以此为基础,逐渐展开了生物学的神经系统研究。

img

到了19世纪20年代,对神经系统的知识了解已经相当深入。1811年苏格兰解剖学家贝尔爵士(Sir Charles Bell,1774—1842)发现有两种不同的神经。一种将从感觉器官接收的信息传入脊髓的后根;一种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肉,与脊髓前根相连。法国生理学家马根狄(Francois Magendie,1783—1855)也独立发现了感觉(传入的)与运动(传出的)神经的重要区别,这个发现后来被命名为贝尔—马根狄定律。

在1861年与1865年,法国外科医生、人类学家布洛卡(Paul Broca,1824—1880)报道了第一个科学证据,证明心理机能与大脑特定区域有联系。他描述了一系列有严重语言缺陷的患者,却能够正常理解他人所说与所写的语言。而他们靠近左边太阳穴区域的皮质都遭到了破坏,这一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洛卡区(Broca's area)。1874年德国神经精神病学家威尔尼克(Karl Wernicke,1848—1905)发现了大脑另一个和语言联系但作用不同的区域。威尔尼克区(Wernicke's area)靠近左耳,这一部分的皮质受到损害会无法理解语言,但不会影响语言表达。布洛卡区与威尔尼克区遭到损害的患者可以正常地听非言语的声音,比如音乐,这体现了科学进步的步调。几十年前,在1834年斯普尔茨海姆出版的颅相学教科书中,这两个区域分别贴上了“建构性”与“隐匿性”的标签。

1850年德国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首次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他早期的工作致力于测量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通常假定神经的传导是瞬时的,或者至少与光速一样快。赫尔姆霍兹以实证的方式展示,实际上神经的传导相当慢,大约比光速慢一百万倍。后来他对生理学的视觉与听觉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给他做过一段时间助教的冯特,注定要将心理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与其他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家强调对感觉与反应时的研究,部分原因是受到赫尔姆霍兹的影响。20世纪初,以反射弧作为基础的俄国反射学的发展,以及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生理学的思想遗产。

进化理论带来了一种不同的生物学影响。进化论的观点在19世纪中叶相当流行,1859年出版的英国自然主义者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著作《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life)对此有着相当大的推动力。尽管书名并不令人愉快,本书在出版的当天,发行的1250册被抢购一空。为了解释地球上多样的生物形式,达尔文从理论猜想的角度提出了自然的机制,基本的思想是变异、遗传和选择。一个物种内的个体之间有变异,但是后代与父母相似。最能适应环境的个体能繁衍更多的后代,通过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后来被总结为“适者生存”的过程可以解释从一个单一(或者也许几个)祖先进化而来的多种多样的物种。

尽管教会激烈反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很快还是被科学界所接受。该理论潜在的机械论假设与工业革命期间开始流行的学术风气相当和谐。进化理论对维多利亚式固执守旧的读者也有吸引力,因为它为新近发展起来的、充满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自然的范例。商业竞争与自然竞争一样,只有适者才能生存。

进化论的观点对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第一,实证研究很快就表现出比理论教条更富有成效。动物行为对于理解人类的心理是有着一定关联的,人类第一次被看做动物王国的成员。尽管许多人,除达尔文以外,从该理论中推测人类的进化与其他动物相比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在以前,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是不同的,只有人类才拥有理性灵魂。而且,笛卡尔相信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只是海绵状的机器(spongy machine)。第二,从远古时代开始被忽视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再次成为值得严肃探讨的主题。因为人们认为,人类比其他动物高级之处在于智力能力,而不是力量或敏捷性。早期个体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力上。高尔顿,达尔文的表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创立了优生学运动并且命名之,优生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选择性喂养(selective breeding)改善人种的遗传质量;并进行了智力遗传力的第一个统计研究。在他发表于1869年的著作《遗传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中,高尔顿仔细考察了415名杰出的法官、政治家、军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科学家、诗人、艺术家与牧师的族谱,发现这些杰出人物的近亲通常也很杰出,远亲则不然。例如,儿子也很杰出的比例是48%,孙子的比例为7%,而曾孙的比例就只有1%。高尔顿从中得出结论,智力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在英国心理学的历史中,在他的拥护者身上,可以找到他影响力的痕迹。比如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以及伦敦大学相继出现的几位心理学家,包括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1863—1945)、伯特爵士(Sir Cyril Burt,1883—1971)以及艾森克(Hans Eysenck,1916—1997)。

进化论的观点对实验心理学的第三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渗入方式是以类比的形式表现的。早期的行为主义将学习解释为这样一种过程:行为的元素(他们称之为反射)通过联结被有选择地条件化,直至最成功的反射保存下来并被巩固。这种学习过程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机能主义学派的成员事实上从在“生存奋斗”中有用性的角度来解释所有的行为。进化论对心理学其他主要学派的影响不那么明显,这些学派起源于非英语的国家,在那里达尔文的影响不够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