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研究
观察研究被广泛用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习性学的特定研究领域之中。习性学(ethology)是由澳大利亚动物学家洛伦兹(Konrad Lorenz)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一种方法,用以研究自然栖居地中的动物或人的行为。测验问题19的答案主要是基于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性观念与性活动的观察研究而来。个案研究需要进行访谈和心理测验,与之不同的是,观察研究没有互动。观察者被尽可能地限制以便不干涉或影响正在被观察者的行为。与大多数依赖量化研究技术的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的关注点更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描述与解释性的,尽管有时也会寻求提供解释和预测。
社会心理学中经常使用观察研究的典型领域是非言语交往行为。空间关系学是非言语交往的一个方面,足以说明观察研究的应用。空间关系学(proxemics)是指人们的社会交往在空间上的特征。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了令人吃惊的,支配个人空间圈(personal space)的严格规则和社会习俗。尽管这些规则往往是无意识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和北欧的普通社交活动中,面对面的最佳距离是30~48英寸(76~122厘米)。在此范围外,即使是在两种方向上(太近或太远)的很小变异,也会使人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并会努力试图重建符合常规的距离。其他文化中的空间距离虽然有差别,但同样严格。阿拉伯文化,以及小部分地中海国家的文化中,普通交往的人际距离更近一些。因此,假如一个阿拉伯人和一个美国人谈话时,阿拉伯人会不断地向前,而美国人则是不断后退,两个人都会觉得很别扭。观察研究发现,与美国、北欧这些所谓的非体触文化(non-contact culture)国家与地区相比,空间关系更近的文化中,允许相对陌生的人之间更多的身体接触。

个人空间圈遭到入侵时所产生的影响引起了研究者的特别兴趣。人际交往距离的缩小往往是一种试图提升交往亲密度的沟通。在非体触文化中,亲密对话(intimate conversation)的适宜距离约为6~18英寸(15~46厘米)。如果交往的双方都认同这种亲密关系,在这个距离双方都会觉得很舒适。并且,假如关系非常密切,会试图将距离缩小至零。但如果交往的一方不认同,通常会尝试增大距离。如果努力失败,会通过其他非言语信号来暗示减少亲密的水平,比如目光、面部表情、声音等,试图以此补偿过近的身体距离带来的不适。在拥挤的电梯、地铁车站或类似的会让人产生不适的过近空间中,通过观察研究都可以发现上述回避过于亲密的策略。
能够通过观察法研究的心理现象的范围很有限。但对于适合的心理现象,观察法通常能产生很有启发的观点。观察研究关注完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这使它比其他方法更有优势。但是记录观察结果的技术常常是非正式、不系统的。观察的结果常会出现客观性的质疑,因为对于同样的行为不同的观察者有大相径庭的描述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