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立伪政权

一、 建立伪政权

“军政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的主要形式之一。这个机构的核心职位一般由日本占领军的中高级军官担任,他们大多都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军政班”的主要任务是在占领区建立汉奸政府,利用伪政权在占领区抓丁派夫、征粮收税、审理司法以及实行奴化教育等,即负责殖民统治事务。日军占领龙陵期间所设的“军政班”本部,由当时的驻龙日军大尉田岛寿嗣负责相关的军政事务。龙陵“行政班”的工作目的“在于开展宣抚工作以及情报收集工作”,“需要做的工作,大概为维持云南省居民的密切交往,以争取他们支持日军的活动,购买中国当地所产马匹粮食等”。 (17) 龙陵“行政班”最初由田岛寿嗣及8名各级军官组成。具体编制为:田岛寿嗣为大尉部长,继任江口志男“行政班”班长;下领谷藤为中尉警长,继任尾原中尉警长,继任人崎中尉警长、赤松先锋队中村小队长;小田国夫为宪兵队中尉队长,继任土吾木一中尉队长,继任力本龙四郎中尉队长;粤川为宪兵队长,继任尚田齐吉宪兵队长,竹下青山伍长,林田伍长。 (18)

“军政班”的日军长官深谙“以华制华”的套路,最先在滇西沦陷区组建了“维持会”这一汉奸组织,继而又扶持龙陵和腾冲2个伪县政府,利用伪政权对滇西民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日军手段凶残,对滇西各族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一) 成立“维持会”

“维持会”全称“治安维持会”,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机关及官员撤离西迁,伪政权尚未正式建立之前,由各沦陷区声名显赫的当地人出面组织维持地方秩序,或为日军供应军需的过渡性政权组织。“维持会”人员大多由日军物色挑选,基本具备与日本人合作的条件。“维持会”成员身份复杂多样,其动机也各异。想保住自己财产者有之,想借此发迹者有之,基于维持地方秩序考虑者有之,在日军胁迫之下出面组织“维持会”者有之。总体而言,“维持会”从本质上说是日本侵略者实施“以华制华”政策的帮凶。

“维持会”的职能应以维持地方秩序为首要,而事实上,则是主要负责召开各乡保代表会议,委任乡保长,派夫马送肉、菜、鸡、猪、牛、羊、蛋、糖、酒、粮秣等供应日军的军需和日常生活。日军占领滇西初期,为实施“以华制华”政策,在滇西各占领地成立了县“维持会”和各乡(镇)“维持会”。县“维持会”专为日军安抚难民,强抓民女供日军淫乐,同时还派夫马为日军服务,强迫民众使用军票。5月10日,龙陵“军政班”网罗了部分地方绅首,组织了“维持会”,成员有杨秉衡、刘向东、赵廷栋、尹松年、黄肇基、张朝品、姚守黎等人,负责维持地方秩序。 (19) 腾冲县“维持会”成立于9月,李曰琪、李子盛先后任会长,李某某、张某某先后任副会长。县“维持会”成立后,日军又强迫各乡镇成立“维持会”,由一部分投机分子出面组织。各级“维持会”完全按日军司令部的要求行事,在县城附近的小西、大董、绮罗、中和、清水、东华、和顺、明朗、河西等乡(镇)征派粮秣、物资、夫马以供日军使用。为笼络人心,日军将其掠夺的绸缎、布匹、花纱、食盐等低价出售给群众,或用来换马草、水果、鸡蛋、肉菜等物。

(二) 对滇西沦陷区进行社会调查

日军占领腾冲后,在腾冲设立“行政班”本部,由田岛寿嗣大尉及早赖大尉负责,并向所到各乡镇、村寨随军派出“行政班”。“行政班”先后在腾冲里仁村和董官村等地驻扎。

长驻于龙陵、腾冲地区的日军除在怒江西岸进行线式防守,不时向以北地区扫荡,进行正常训练以及修建简易营房外,还在“行政班”的指导下对其驻区进行社会与资源调查。其中一份调査资料对滇西各沦陷区的社会情况有比较全面的记载:

属于社会方面:

(一) 芒市土司龚正,原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

(二) 腾冲城外东方医院院长张德辉氏,系日丰长崎医专毕业,能讲极其流利的九州口音日本语(原注:56师团的士兵,全为九州北部的福冈市、大村、久留米人),其夫人为产科医生。

(三) 通过调查及了解邮局往来信件,这一带在国外的留学生有60人以上。该地在国外经商者甚多。

(四) 腾冲近郊的和顺乡山明水秀,建筑典雅,该乡竟有一所大型图书馆,藏书极多,古籍勿论,即现代之鲁迅小说,蒋介石所著的“中国之命运”等亦均有所藏。

(五) “新腾冲”杂志,系本地人在北京出版,目的是加强联系,增进友谊,该杂志的民国15年8月号,载有:片马与英国边境纠纷之专论(原注:片马在腾冲县以北的泸水县境)。还登有该杂志同人履历。

(六) 偏僻之腾冲有一所电影院、两所印刷厂、一所天主教堂。

(七) 腾冲城内有英国领事馆。

(八) 本地人均住于高山,系因山谷有瘴气,易染疾病,故居于高处。在腾冲南门,立有云南省主席龙云将军之铜像。

(九) 龙陵郊外,立有滇缅公路建成纪念碑,在其后方立有因筑路而牺牲的两千多人之纪念塔。

(十) 本地文化往来、交通运输、全赖马帮,因此可称为“马背文化”。

属于资源物产方面:

(十一) 该地区盛产砂糖。

(十二) 遮放附近有温泉。

(十三) 怒江附近盛产沙金。

(十四) 毛竹是本地主要之建筑和制作家具的材料。

(十五) 该地有豹及大猩猩,夜间开灯行车,常可见到。 (20)

在对滇西的社会资源调查后,“行政班”每到一地,首先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管理。指令各保长对各户户主姓名、家族成员进行登记;要求各户户主随时向保长汇报婚姻状况变动、死亡及外出亲属;并由各保长向“行政班”班长汇报,由“行政班”核实后,发放“良民证”,凡12岁以上男子,外出均须携带“良民证”,否则不得在各乡镇来往。其次,对粮食产量、辖区粮食消费量、辖区粮食进口数量、地主人数、地主粮食数量、每年地主收租数量,以及每户人家所存棉纱、棉花、棉布及石油做详细调查,以此作为向地方强征物资的依据。1943年1月18日,日军在腾冲发布不得转移隐藏货物的第三号行政命令,令各地商民住户将所存物资、布匹、花纱报告登记,并派员彻查、核验数目,货品相符者,在货物上打上印验,仍由物主保存,不得私自买卖。甚至骡马也要被逼打火印,以备日军征用。

日寇于1943年在腾冲发布的第三号行政命令

行政命令第三号 一月十八日

一、 凡存有棉纱、棉花、棉布、石油之家,统限于昭和十八年一月三十一日止,来行政班登记;

二、 存有前项货品者,欲须转卖或须搬出时,必须取得警备司令官之许可;

三、 前项之申告不彻底,或隐藏,或未经许可而转卖与他人,或搬移出境者,除将货物没外,依其情状将本人驱逐出境。

腾越日本军司令官(章)

  

在德宏,日军还专门对盈江县盏西乡的粮食产量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内容十分详细,包括当地人口数量、粮食产量与消费总量以及地主的居住地等信息,以便日军征粮时能有的放矢。

日寇给盏西乡代表调查基本情况的命令

命令 盏西乡代表殿。左记快调查到阳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报告罢。

左记:

一、 一年生产粮子量;

二、 全乡人口概数;

三、 全乡人口一年消费粮子量;

四、 在乡地主的粮子量;

五、 在乡自作米(粮子)量;

六、 地主的住居地方和顺名、绮罗名、大董名,别的地方;

七、 从来送到地主的粮子量;

八、 总不足置及从来的处置。

荷花地军政班长江腾队长(印) (21)

(三) 扶植伪政权

日本侵略者在滇西沦陷区扶植各个伪政权,是日本实施“以华制华”政策的典型表现。日军先后在滇西沦陷区建立了龙陵和腾冲2个伪县政府。

日军占领龙陵后,先后收买城乡一批地痞,利用地痞、汉奸将躲在深山密林中的民众诱回,并在白塔、云山、镇安、大垭口等处组织“难民村”,发放“良民证”。凭“良民证”给日军干苦力者,发给米、盐、日货等。日军用各种手段安抚民心,实行控制。1942年6月后,日军司令部派田岛寿嗣大尉到白塔村设“军政班”本部(遗址现存用房2幢,为赵世召私宅),宣传“日中亲善,东亚共荣”,并开设新华公司(经理李少卿)、东隆公司(经理吴隙生)、皮革厂(经理李泽)、宏济医院(院长张五聚)、日文小学、日语华语互译班等。6月,正式成立龙陵县伪政府,取消县“维持会”,保留乡(镇)“维持会”。县伪政府由赵鹏程任县长,驻白塔村。赵鹏程为办公需要,将赵姓清朝时期所建民宅强占后作为伪政府办公处(现存旧瓦房4幢)。县政府下设内务局、财政科、司法科、教育科、行政科、秘书科、警察局,警察局下置政警队。各科(局)办公地多数在自己家中。伪政府在乡(镇)所设机构为“维持会”和自警团,自警团为最下层组织。当时在龙山、龙新、平达、象达、镇安、凤岭(今邦迈)等地都设有“维持会”和自警团。伪县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一是安抚难民,宣传日军的“亲善”政策;二是发展汉奸,控制民众;三是帮助日军抓夫派粮,准备牛、猪、鸡等供日军食用;四是物色姑娘供日军淫乐;五是实行奴化教育。1942年,日军向群众宣传:难民回县者可栽种鸦片,免费供给烟种。伪县政府也效仿日军,允许大烟公开交易,用糖、盐向当地群众换取大烟,并规定吸大烟的免抽壮丁。这致使大烟一再泛滥,吸食者众。

在龙陵沦陷期间,伪政府组成人员最多时达550人,其中日军有13人,公务员有126人,警察局有65人,乡(镇)“维持会”有35人,自警团有276人,宪兵有35人。

1943年6月,驻腾冲日军“行政班”本部部长田岛寿嗣取消了县“维持会”,但保留乡(镇)“维持会”,继续在乡(镇)办公。组建伪腾越县政府,命原龙陵县伪警察局局长钟镜秋为县长,下设有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军粮、司法等科及秘书、承审员、警察局、政警队、商工会、自卫队等,下层组织仍有乡(镇)“维持会”等。腾冲伪县政府成立后,一是委任伪乡、保长;二是征派夫马,修筑公路桥梁,构筑工事,输送粮秣弹药,开辟菜圃;三是征收落地税、牲畜税、耕地税、烟酒税、田亩税等,摊派猪、牛、羊、鸡、蛋、粮、菜、糖、酒等各种主副食品供应日军。据统计,伪政府在全县范围内为日军囤粮2560万公斤,其中仅凤瑞一乡即被通知囤粮15万箩(约300万公斤),致使米价上涨至每公斤达国币48元。除粮食之外,责令各乡(镇)“维持会”按日供应牛、猪、鸡、蛋、蔬菜等各若干,每日正午12时送到,如有延误,处罚1倍,如再不送,则烧杀随之。仅耕地税一项,1943年就征收国币2000多万元。日军为加强对怒江以西地带的控制,又将南甸、干崖、盏达等土司地全部纳入控制范围,组织了伪土司监督厅,设在中绮罗观音寺,并拟成立伪腾冲省。日军还成立了东亚公司、协新公司、日新公司、低利银行,发行了日本军票。这些组织多以当地宵小充任,为奸作恶,趁火打劫,各拥有数千万乃至数亿元国币的财产。日军为达到长期统治腾冲的目的,命伪教育局局长钟镜秋删改中小学教科书,进行“大东亚共荣圈、中日亲善、王道乐土”等奴化教育。钟镜秋等还秉承日军旨意,强迫腾冲人民广种鸦片,并按亩征收烟亩税,每亩征收大烟2—4两。

在基层,日军还建立了伪乡保政权:腾冲界头委汉奸张增朝、黄维刚为“正乱乡长”,下设保、甲,实行连保、连坐,发“良民证”,强迫各村寨轮流送给“行政班”粮米、猪、鸡、牛、羊、肉、鸡蛋、豆腐、蔬菜等物资,供应日军。规定的数量、质量稍有不足,送去的人即被扣押,待送齐后,方才放回。 (22)

表2.1 日本在滇西沦陷区伪政权统治机构

资料来源:《龙陵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2008年编印,第59—61页;刀安禄:《盈江维持会及日寇罪行》,德宏州志编委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2集,潞西:德宏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瑞丽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瑞丽市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3页。

(四) 寻求与抗日政府“合作”

1942年5月10日腾冲沦陷时,在任县长邱天培弃职逃跑,手无寸铁的百姓纷纷舍家逃难。占领腾冲的日军扶植伪政府,无恶不作。当地爱国志士随即组成了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公推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张问德等为副主任委员,发动和组织腾冲各族人民抗战。7月2日,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正式任命张问德为腾冲县县长。已经63岁的张问德临危受命,六渡怒江,八越高黎贡山,手拄一根藤条拐杖,随身携带一面中国国旗,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公。他发动人民群众,把抗日的县政府一直牢牢钉在敌后。由于日军大规模扫荡腾北抗日根据地,张问德的抗日县政府办公地点曾数次迁移,辗转于腾北、潞江、保山等地,后期迁至瓦甸北面高黎贡山深处的三元宫。

面对腾冲抗日政府和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日本侵略者心惊胆战,多次劝降张问德,但均被他拒绝。田岛寿嗣就任驻腾越“行政班”本部部长后,更加紧了对张问德的劝降活动。1943年8月31日,为离间军政双方的团结,动摇滇西人民抗战的信心,田岛寿嗣向身处三元宫的张问德发出诱降函件。内容如下:

崇仁 (23) 县长勋鉴:

久钦教范,觌晤无缘。引领西北,倍增神驰。启者:岛此次奉檄来腾,职司行政,深羡此地之民殷物阜,气象雍和,虽经事变,而士循民良,风俗醇厚之美德,依然具在,诚西南之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也。惟以军事未靖,流亡未集,交通梗阻,生活高昂,彼此若不谋进展方法,坐视不为之,所固恐将来此间之不利,其在贵境亦未见为幸福,徒重困双方人民,饥寒冻馁坐以待毙而已,有何益哉?职是之故,岛甚愿与台端择地相晤,作一度长日聚谈,共同解决双方民生之困难问题,台端其有意乎?如不我遐弃,而表示同情,则岛兹先拟出会晤办法数事,征求台端同意解决。

一、 会晤地点定在小西乡董官村之董氏宗祠;二、谈话范围绝不许有一语涉及双方之军事问题;三、为保证第二项之确实起见,双方可用监事员一人在场监视谈话。右列三事,如台端具有同情予以同意时,请先期示复。会集日期,可由台端决定示之,以便岛先时候驾。至台端到达此本境以后,生命名誉之安全,由岛负完全责任。最妥请不带兵卫,不携武器为好。如万一必须带武装兵士侍卫时,亦无有不可,则兵数若干?枪械子弹若干?请予先示之,以免发生误会。总之,兹事双方系以诚恳信义为前提,请不须少有疑虑。岛生平为人,百无一长,惟不欺不诈推诚接物八字,则常用以自励。凡事只要出岛之心中而出诸口者,虽刀锯在后,鼎镬在前,亦不致有一字之改移。苍苍在上,言出至诚,台端其有意乎?临颍神驰,不胜依依,伫盼回玉。

大日本腾越行政班本部长上

昭和十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具

田岛寿嗣的这封诱降函件正如李根源所评价:“荒唐田岛书,光怪可迷人。县君有正气,字字史家珍。” (24) 张问德在收到田岛寿嗣的邀请函后,9月12日在三元宫复函《答田岛书》,严词拒绝了田岛寿嗣“会晤”与“长谈”的邀请,并历数日军在腾冲烧杀掠抢之暴行,表达了腾冲人民的抗日决心,充溢凛然正气,尽显民族气节。内容如下:

田岛阁下:

来函以腾冲人民痛苦为言,欲借会晤长谈而谋解除。苟我中国犹未遭受侵凌,且与日本能保持正常国交关系时,则余必将予以同情之考虑,然事态之演变,已使余将可以同情考虑之基础扫除无余。

诚如阁下来书所言,腾冲士循民良,风俗醇厚,实西南第一乐园,大足有为之乡。然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刺之下,暴尸露骨于荒野者已逾二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五万幢,骡马遗失达三千匹,谷物损失达百万石,财产被劫掠者近五十亿。遂使人民父失其子,妻失其夫,居则无以遮蔽风雨,行则无以图谋生活,啼饥号寒,坐以待毙;甚者为阁下及其同僚之所奴役,横被鞭笞,或已被送往密支那行将充当炮灰。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侮辱之一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其同僚所赐予,此种赐予均属罪行。由于人民之尊严生命,余仅能对此种罪行予以谴责,而于遭受痛苦之人民予以衷心之同情。

阁下既欲解除腾冲人民之痛苦,余虽不知阁下解除之计划究将如何,然以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所将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然余为使阁下解除腾冲人民痛苦之善意能以伸张,则余所能贡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其同僚全部返东京,使腾冲人民永离枪刺胁迫之痛苦,而自漂泊之地返回故乡,于断井残垣之上重建其乐园。

一如阁下所要求于今日者,余不谈任何军事问题,亦不带携有武器之兵士,以与阁下及其同僚相会晤,以致谢腾冲人民痛苦之解除,且必将前往靖国神社,为在腾冲战死之近万日本官兵祈求冥福,并愿在上者苍苍赦其罪行。苟腾冲仍为阁下及其同僚所盘踞,所以罪行依然继续发生,余仅能竭其精力以尽其责任,他日阁下对腾冲将不复有循良醇厚之感,由于道德及正义之压力,将使阁下及其同僚终有一日屈服于余及我腾冲人民之前。

故余拒绝阁下所要求择地会晤以作长谈,而将从事于人类之尊严生命更为有益之事,痛苦之腾冲人民将深切明了彼等应如何动作,以解除其自身所遭受之痛苦。故余关切于阁下及其同僚即将到来之悲惨末日命运,特敢要求阁下作缜密之长思。

大中华民国云南省腾冲县县长 张问德

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25)

劝降不成,恼羞成怒的日军便对腾北抗日县政府进行了规模最大的冬季扫荡,10月12日,张问德的抗日县政府被迫撤离三元宫,迁往怒江东岸漕涧办公。此外,日军还派员对滇西地区一些民族的土司头领送信劝降。日本滇西宪兵队队长曾3次致函潞西设治局局长常绍群,寻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