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一、 史料类
(一) 中外文原始档案
1. 亚洲史料中心日文档案资料
[1] 《雲南省兵要地誌概説》(昭和15年7月20日)
[2] 《第56師団戦時旬報·甲》(昭和17年5月21日—昭和17年5月31日)
[3] 《第56師団戦時月報·甲》(昭和17年6月1日—昭和17年6月30日)
[4] 《滇緬公路関係資料》(昭和16年1月9日)
[5] 《高雄航空隊戦斗詳報パクセ、サラヴァン偵察等》(昭和16年2月—昭和16年3月)
[6] 《緬甸作戦記録、北緬方面第33軍の作戦》
[7] 《緬甸作戦記録第2期(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8] 《第56師団作戦実施の概況》(昭和18年2月上—昭和19年12月中)
[9] 《香韶路遮断作戦》(自昭和16年2月3日至昭和16年2月12日)
[10] 《雷州方面遮断作戦》(自昭和16年3月3日至昭和16年3月15日)
[11] 《汕尾方面遮断作戦》(自昭和16年3月23日至昭和16年4月10日)
[12] 《浙東作戦》(自昭和16年4月16日至昭和16年5月25日)
[13] 《支那事変に於ける主要作戦の梗概》(昭和16年)
[14] 《帝国国策遂行要領·御前会議議事録》(昭和16年9月6日)
[15] 《高空機密第13号の7·滇緬公路偵察戦闘詳報·高雄海軍航空隊》(昭和16年2月7日/2.計画)
[16] 《高空機密第13号の3·滇緬公路偵察戦闘詳報·高雄海軍航空隊》(昭和16年2月9日/2.計画)
[17] 《高空機密第13号の2·滇緬公路偵察戦闘詳報·高雄海軍航空隊》(昭和16年2月12日/2.計画)
[18] 《第3期ラシオ攻略及シパウ附近滇緬公路の遮断·マン作戦経過概要(第56師団)》(昭和3月28日—5月14日)
[19] 《軍政指導方策·南方軍作戦関係資料綴》(昭16.11.25—18.2.21)
[20] 《戦史資料·飛行第64戦隊·航空作戦記録(第2編後期)緬甸作戦の部》(昭和20.8)
[21] 《戦史資料·第5飛行師団·飛行第81戦隊·航空作戦記録(第2編後期)緬甸作戦の部》(昭和20.8)
[22] 《高空機密第13号の15·恵通橋攻撃戦闘詳報·高雄海軍航空隊》(昭和16年2月22日/目次)
[23] 《56師戦月報甲第8号·第56師団戦時月報甲》(自7月1日至7月31日/目次)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资料
[1] 《腾冲敌情报告书》(1944年4月20日)
[2] 《全国各地被敌机空袭次数逐月统计表》(1940年1月至10月止)
[3] 《腾冲县政府七月中旬敌情旬报表》(1943年7月)
3. 台北“国史馆”馆藏资料
[1] 《卫立煌电蒋中正何应钦远征军谍报员侦得敌五六师团主官姓名兵力驻地番号代字及分布情形》(1944/03/03—1944/03/03)
[2] 《云南龙陵县府财产损失》(1946/00/00—1946/00/00)
[3] 《云南腾冲县各地财产损失》(1947/00/00—1947/00/00)
[4] 《云南腾冲县中和乡农会财产损失》(1946/00/00—1946/00/00)
[5] 《资源委员会滇缅沿线物资抢运及积存数量与损失等情形》(1942/05/05—1945/11/13)
[6] 《云南鼠疫防治委员会及滇西防治鼠疫经费》(1945/03/23—1948/05/26)
4.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
[1] 《人民团体机关私人通用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1942年5月10日至1944年光复时止)
[2] 《工业同业工会之会员(公司行号)商会直辖之工业公司行号及工业生产合作社用民营工业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1942年5月10日)
[3] 《商业同业公会之会员(公司行号)商业直辖之商业公司行号及消费合作社用民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财产损失汇报表》(1942年5月以后)
[4] 《腾冲县抗战时期商业损失调查表》(1948年1月1日)
[5] 《人民团体公司行号合作社及私人通用财产间接损失汇报表》(1942年5月10日—1944年6月25日)
[6] 《呈报昆明总行及所属保山、潞西、龙陵、畹町等分行抗战损失财产报告表》(富滇银行1943年1月1日)
[7] 《呈报昆明总行及所属保山、潞西、龙陵、畹町等分行抗战损失财产报告表》(富滇银行1943年1月1日)
[8] 《商业同业公会之会员(公司行号)商业直辖之商业公司行号及消费暨合作社用民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财产损失汇报表(服务业)》(1942年5月10日以后)
[9] 《农会渔会之基层会员及农社生产合作社用民营农业渔业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1942年8月18日—1944年5月)
[10] 《腾冲县政府填报抗战期间各级学校及教育机关财产损失调查表呈》(1945年11月27日)
[11] 《龙陵县图书损失报告单》(1945年9月20日)
[12] 《云南省政府为查核办理龙陵县图书馆损失赔偿事训令》(1945年12月6日)
[13] 《洱源县政府为1942年度滇西霍乱被灾情形呈》(1943年1月26日)
[14] 《日军在南伞、孟定等地蹂躏情形》(1942年9月16日—1943年3月11日电)
[15] 《南峤县政府转报敌人动向及鼓励种植鸦片等代电》(1943年11月24日)
[16] 《云南省民政厅为遵令填报敌人在沦陷区施行毒化情形表祈核转呈》(1946年5月16日)
[17] 《镇康县政府查报敌机轰炸罪行呈》(1946年4月13日)
[18] 《澜沧被炸伤亡损失》(1942年11月26日—1943年7月15日)
[19] 《祥云县云南驿机场被炸伤亡损失》(1942年11月3日—1943年5月26日)
[20] 《敌机狂炸保山县城伤亡损失》(1941年1月8日—1943年10月4日)
[21] 《潞西设治局查报敌机轰炸灾情呈》(1946年8月23日)
[22] 《保山县政府为敌机轰炸霍乱流行死亡损失惨重致云南省民政厅呈(节录)》(1946年3月9日)
[23] 《昌宁县长曾国才为日军在镇康、龙陵、腾冲等地暴行及派便衣投毒等代电》(1942年6月20日)
[24] 《云南省民政厅为腾冲县呈报将受日军细菌化学战灾害并请求医药救济事函》(1944年5月26日)
[25] 《云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龙陵县瘟疫流行及饥馑灾情代电》(1945年6月13日)
[26] 《云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李国清报日军在泸水暴行电》(1944年1月6日电)
[27] 《泸水设治局局长鲁正璜报日军暴行致民政厅电》(1943年12月30日代电)
[28] 《云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李国清为敌人蹂躏上江情形呈》(1943年4月23日)
[29] 《云南省民政厅为日军蹂躏保山上江情形公函》(1943年6月12日)
[30] 《日军在南伞、孟定等地蹂躏情形》(1943年3月11日电)
5. 保山市档案馆馆藏资料
[1] 《日军攻占腾冲后筹备伪中学的文件》(1944年1月21日)
[2] 《告董立富勾结日军抢逃难者财物等呈》(不详)
6. 德宏州档案馆馆藏资料
[1] 《潞西镇公所办理驮马、食米等日军军需品》(1943年8月16日—1944年正月19日)
(二) 史料汇编
[1] 云南省课题组编:《云南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选辑》,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
[2] 《云南省保山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2010编印。
[3] 大理市“抗损”课题组编:《大理州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8年。
[4] 德宏州“抗损”课题组编:《德宏州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8年。
[5] 怒江州“抗损”课题组编:《怒江州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9年。
[6] 临沧市“抗损”课题组:《临沧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6—2007年。
[7] 保山市“抗损”课题组编:《保山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8年。
[8] 中共隆阳区委史志委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隆阳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9年。
[9] 中共腾冲县委史志委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腾冲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8年。
[10] 中共龙陵县委史志委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龙陵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7年。
[11] 中共昌宁县委史志委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昌宁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7年。
[12] 中共施甸县委史志委编:《抗日战争时期云南省施甸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2005—2007年。
[13] 陈祖樑:《侵华日军细菌战所致云南人民受害与死亡情况调研报告》,《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4] 中共保山市委史志委编:《抗日战争时期保山“五四、五五”被炸研究报告》,2005年。
[15] 中共龙陵县委、龙陵县人民政府编:《松山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资料汇编》,昆明富新春彩色印务有限公司2010年印。
[16] 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云南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17] 李枝彩:《腾冲来凤山抗战遗址调查清理报告》,2014—2015年。
[18] 谢忠厚编著:《日本侵华细菌战研究报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版。
[19] 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0] 《云南现代史料丛刊》第6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6年编印。
[21] 政协保山市隆阳区委员会编:《天地正气、血肉丰碑:保山隆阳区抗战历史文选》,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22] 保山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编:《保山市文史资料之滇西抗战专辑:溅血岁月》,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3] 《侵占滇缅的“急先锋”——日军第56师团第146联队志》,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云南省社科院保山分院滇西抗战文化研究基地2019年编印。
[24] 《铁血丰碑:滇缅抗战史料》上册,保山市隆阳区政协委员会2013年编印。
[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龙陵县委员会编:《抗战纪事》,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龙陵县委员会编:《龙陵烽烟》,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龙陵县委员会编:《松山作证》,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8] 陇川县政协文史委编:《陇川县文史资料》第3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9] 陇川县政协文史委编:《陇川县文史资料》第2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30] 《梁河县文史资料选》第1辑,云南省梁河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编印。
[31] 云南省畹町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畹町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32] 《临沧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云南省临沧地区政协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年编印。
[33] 《凤庆文史资料》第6集,凤庆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9年编印。
[34] 《怒江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编印。
[35] 《文史资料选编》第3辑,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1985年编印。
[36] 潞西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潞西市文史资料》第3辑,德宏民族出版社印刷厂2001年印。
[37] 《龙陵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1999年编印。
[38] 《龙陵县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2004年编印。
[39] 《龙陵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2008年编印。
[40] 腾冲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腾冲文史资料选集》第1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1] 腾冲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腾冲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2] 腾冲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腾冲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3] 《大理文史资料》第5辑,云南省大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4年编印。
[44] 政协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大理文史资料选编》第2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45] 《祥云文史资料》第1辑,祥云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1年编印。
[46] 德宏州政协编:《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47] 德宏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48]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8集,潞西:德宏州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49]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14集,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50]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2集,潞西:德宏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51]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5集,潞西:德宏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52] 德宏州史志编委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11集,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53] 德宏州史志办公室编:《德宏历史资料——土司·山官卷》,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54] 德宏州史志办公室编:《德宏历史资料——抗日战争卷》,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55] 瑞丽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瑞丽市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56] 德宏州政协文史委编:《德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57] 保山地区行政公署史志办公室编:《保山地区史志文辑》第4辑,保山报社印刷厂1991年印。
[58] 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9] 《龙陵会战》,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云南省社科院保山分院滇西抗战文化研究基地2016编印。
[60] 中共保山市隆阳区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委员会编:《隆阳抗战史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61] 《滇西抗日战争简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保山市委员会、滇西抗日战争遗留问题研究室2002年编印。
[62] 《罪恶与灾难——侵华日军在保山地区的罪行与保山人民蒙受的损失和牺牲》,中日战争遗留问题民间研究会筹备组1996年编印。
[63] 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7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4] 《龙陵县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云南省龙陵县政协委员会2002年编印。
[65] 潞西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潞西县文史资料》第2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66] 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7] 云南省昆明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昆明文史资料集萃》第5卷,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年版。
[68] 保山地区行政公署史志办公室编:《保山地区史志文辑》第3辑,保山报社印刷厂1990年印。
[69] 中共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临沧地方史》第1卷,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三) 方志
[1]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云南省志》第49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 《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云南省志编篡委员会1986年编印。
[3] 保山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保山地区志》上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4] 云南省保山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保山市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5] 大理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大理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6]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理白族自治州志》第3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 云南省畹町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畹町市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8] 瑞丽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瑞丽市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9] 腾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腾冲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0] 龙陵县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龙陵县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1] 云南省施甸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施甸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2] 云南省云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云龙县志》,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
[13] 云南省永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平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 洱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洱源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漾濞彝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 云南省宾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宾川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 梁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梁河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 云南省潞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潞西县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9] 云南省陇川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陇川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0] 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盈江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1] 泸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水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2] 福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贡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3] 云南省临沧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沧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 耿马佤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耿马佤族傣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25] 云南省凤庆县人民政府、凤庆县地方志办公室编:《顺宁府(县)志五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26] 云南省凤庆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庆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7] 云南省镇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镇康县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8] 方国瑜著,保山市隆阳区史志委点校:《保山县志稿》,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9] 军令部第一厅第三处编:《滇西兵要地志》第2集,1943年。
[30] 龙陵县交通局编:《龙陵县交通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31] 德宏州金融志编纂组编:《德宏州金融志》,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2] 中共永昌镇委员会、永昌镇人民政府编:《永昌镇志》,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33] 芒市公路管理总段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4] 漾濞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漾濞彝族自治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5] 《德宏州卫生志》,《德宏州卫生志》编纂委员会2008年编印。
[36]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建设厅编:《云南省志》第31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7] 凤庆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凤庆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凤庆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志》,昌宁县印刷厂1991年印。
[38] 中共芒宽彝族傣族乡委员会、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编:《芒宽彝族傣族乡志》,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
[39] 《腊勐乡志》,中共腊勐乡委、腊勐乡人民政府2009年编印。
[40] 腾冲县轻工业局编:《腾冲县轻手工业志》,腾冲县印刷厂1985年印。
[41] 中共板桥镇委员会、板桥镇人民政府编:《板桥镇志》,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四) 报刊(含民国报刊与现代报刊)
[1] 《日机袭滇缅路,昆明亦遭狂炸》,《申报》,1940年10月20日,第3版。
[2] 《日机再度袭滇缅路》,《申报》,1940年10月22日,第3版。
[3] 《滇缅路桥梁被炸》,《申报》,1940年10月23日,第3版。
[4] 《日机轰炸滇缅公路》,《申报》,1940年11月15日,第4版。
[5] 《日机轰炸滇缅路,湄公桥并未受损毁,梁山开远亦遭空袭》,《申报》,1940年12月14日,第4版。
[6] 《滇缅路又遭空袭》,《申报》,1940年12月17日,第4版。
[7] 《日机多架,分批轰炸滇缅路,昆明东郊亦被投弹》,《申报》,1941年1月5日,第3版。
[8] 《日机二十六架轰炸滇缅公路,个旧锡矿亦被袭击》,《申报》,1941年2月24日,第4版。
[9] 《日在越南建飞机场,以便轰炸滇缅路》,《申报》,1941年10月28日,第3版。
[10] 《美空军人员决保护滇缅路,日苟分侵滇或肆轰炸,即将架机实行护路》,《申报》,1941年12月3日,第3版。
[11] 《日机空袭保山蒙自》,《申报》,1942年10月29日,第2版。
[12] 《日机急袭保山机场》,《申报》,1944年9月12日,第1版。
[13] 《敌企图切断滇缅路,英军不惜牺牲坚守仰光星洲竟日炮战猛烈》,《新华日报》,1942年2月7日,第2版。
[14] 《敌机袭滇边雷允,被我击落十架,二架受伤》,《新华日报》,1942年4月10日,第2版。
[15] 《腊戍敌续北窜,盟军沿江逐渐后撤,敌机自缅窜袭保山》,《新华日报》,1942年5月5日,第2版。
[16] 《英机袭缅敌据点,南掸部之敌稍有进展寇机袭滇西保山被炸》,《新华日报》,1942年5月25日,第2版。
[17] 《寇机八十架分批侵扰滇边》,《新华日报》,1942年12月27日,第2版。
[18] 《敌机三十八架袭滇西,被毁伤二十多架》,《新华日报》,1943年12月21日,第2版。
[19] 《敌机炸保山,被我飞虎击落一架,浙赣湘昨亦有突袭》,《中央日报》,1942年5月5日,第2版。
[20] 《保山侨中被炸》,《中央日报》,1942年5月14日,第2版。
[21] 《英机续创缅敌,保山城区亦被敌投弹》,《中央日报》,1942年5月25日,第2版。
[22] 《我对滇缅路,作有效保卫》,香港《大公报》,1940年10月18日,第3版。
[23] 《腊戍首批货车昨全部抵昆明,日机滥炸我有备无患》,香港《大公报》,1940年10月23日,第3版。
[24] 《愈炸愈畅通》,香港《大公报》,1940年12月16日,第3版。
[25] 《传泰两机场,供日人利用》,香港《大公报》,1941年2月5日,第3版。
[26] 《日机分批袭怒江铁桥,昆明亦有警报》,香港《大公报》,1941年3月1日,第3版。
[27] 《日拟用越机场轰炸滇缅路,法日谈判东京仍进行》,香港《大公报》,1941年3月26日,第3版。
[28] 《传日机集泰北,图轰炸滇缅路》,香港《大公报》,1941年4月4日,第3版。
[29] 《川滇警报,敌机袭滇缅路下关》,香港《大公报》,1941年8月17日,第4版。
[30] 《滇西敌暴行》,重庆《中央日报》,1943年4月8日,第2版。
[31] 《滇西俘获的日本军中女郎:她们道出了被骗经过》,重庆《大战画集》1945年第5期。
[32] 《缅敌进犯畹町,我军正奋战阻截中,英军沿江且战且退》,《新华日报》,1942年5月7日,第2版。
[33] 《滇边敌窜扰龙陵,我军奋勇迎击敌大部受歼,渡萨江之敌遭我飞虎痛创》,《新华日报》,1942年5月11日,第2版。
[34] 《滇境敌图绕渡怒江,北犯腾冲激战中,缅甸英军已向印镜撤退》,《新华日报》,1942年5月15日,第2版。
[35] 《滇边寇窜入腾冲,我军仍在城郊喋血作战,英空军袭缅镜敌运输轮》,《新华日报》,1942年5月16日,第2版。
[36] 《滇边敌侵陷片马》,《新华日报》,1943年10月16日,第2版。
[37] 《滇边战事没有缓和敌分两路进犯泸水》,《新华日报》,1943年10月21日,第2版。
[38] 《敌寇加强防务,进行建筑三条公路,腾冲城郊构筑工事》,《新华日报》,1944年2月11日,第2版。
[39] 《滇西腾冲敌大肆屠杀》,《新华日报》,1942年6月24日,第2版。
[40] 《滇敌后人民武装保乡,腾冲一带展开游击战,敌残杀怒江西岸我难民》,《新华日报》,1942年7月22日,第2版。
[41] 《敌在京沪线及滇西强拉我壮丁》,《新华日报》,1942年12月31日,第2版。
[42] 《滇缅边境激战敌在滇西大肆焚杀》,《新华日报》,1943年1月28日,第2版。
[43] 《滇西敌寇暴行,蹂躏妇女勒索牲畜粮秣》,《新华日报》,1943年4月8日,第2版。
[44] 《敌寇到处发泄淫虐狂,在金华腾冲强拉我民间妇女行乐》,重庆《新华日报》,1944年2月3日,第2版。
[45] 潘世征:《腾冲城内一群可怜虫》,《扫荡报》,1944年9月26日。
[46] 《滇西敌俘,韩国妇女廿七人》,重庆《中央日报》,1945年4月26日,第5版。
[47] 《滇西物资由仰光转运》,重庆《征信新闻》,1946年。
[48] 戈叔亚:《龙陵董家沟“慰安所”新发现》,《云南政协报》,2010年10月15日,第5版。
[49] 朱世明:《抗议英国违法封锁滇缅路》,《时事月报》第23卷第2期,1940年8月。
[50] 《收复区腾冲、龙陵保甲户口统计数》,《云南民政月刊》第1卷第2期,1946年。
[51] 郑千:《李根源诗稿〈凤里杂咏〉》,《云南日报》,2015年5月10日,第1版。
(五) 口述史料与回忆录
[1] 興竜会編集委員会『ああ滇緬公路——ビルマ従軍』、興竜会、1983年。
[2] “私たちの戦記”編集委员会『私たちのビルマ戦記:“安”步兵第一二八連隊回想錄』、一二八ビルマ会、1980年。
[3] 龍六七四四会部隊史編集委員会『雲南の山ビルマの河:龍兵団衛生隊戦記』、竜六七四四会部隊史編集委員会、1987年。
[4] 龍野砲兵第五十六連隊史編集委員会『砲煙:龍野砲兵第五十六連隊戦記』、龍野砲兵第五十六連隊史編集委員会、1983年。
[5] 松井秀治『ビルマ従軍波乱回顧』、興竜会本部、1957年。
[6] 吉野孝公『騰越玉砕記』、1979年。
[7] 品野実『異域の鬼——拉孟全滅への道』、谷沢書房、1981年。
[8] 太田毅『拉孟——玉砕戦場の証言』、昭和出版、1984年。
[9] 石井皎『拉孟騰越:玉砕の実相』、雲竜会、1954年。
[10] 森本谢『玉砕あぁ拉孟守備隊』、青柳工業株式会社、1981年。
[11] 歩一四六戦友会聯隊誌編集委員会『想い出』、歩一四六戦友会、1989年。
[12] 小田敦巳『ビルマ最前線——白骨街道生死の境』、光人社、2010年。
[13] 吉田悟『ビルマ戦補充兵』、光人社、2007年。
[14] 黒岩正幸『インパール兵隊戦記——歩けない兵は死すべし』、光人社、2004年。
[15] 平久保正男『真実のインパール——印度ビルマ作戦従軍記』、光人社、2006年。
[16] 前田正雄『菊兵団ビルマ死闘記——栄光のマレー戦から地獄の戦場へ』、光人社、2007年。
[17] 马力生、刘志声、张国龙:《见证历史:滇西抗战见闻实录》,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8] 许秋芳主编:《极边第一城的血色记忆——腾冲抗战见证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19] 蔡雯、李根志编著:《记忆的伤痕:日军慰安妇滇西大揭秘》,昆明:晨光出版社2006年版。
[20] 《回望硝烟:滇西抗战施甸参战军民访谈录》,云南省施甸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11编印。
[21] 《横戈怒江——滇西抗战施甸江防纪实》,施甸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5年编印。
[22] 腾冲县国殇墓园管理所编:《民族光辉:腾冲抗战史料钩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3] 李立:《中国远征军:滇印缅参战将士口述全纪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版。
[24] 苏泽锦:《龙潞抗日游击队》,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5] 杜聿明等著,王子言编:《古来征战几人回:亲历滇缅抗战》,北京:团结出版社2010年版。
[26] 杜聿明、宋希濂等:《远征印缅抗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27] 罗达仁:《亲历中印缅抗日战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28] 尤广才编:《血鉴:一个远征军抗战老兵的回忆录》,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版。
[29] 孙克刚:《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0] 邓贤主编:《在同一面战旗下——中国二战老兵回忆录》,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
[31] 李幺傻:《老兵口述抗战系列3:远征缅甸》,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年版。
[32] 《飞虎新传:中美混合团口述历史》,“国防部”史政编译室2009年编印。
[33] 袁梅芳、吕牧昀:《中国远征军——滇缅战争拼图与老战士口述历史》,香港:香港红出版社2015年版。
二、 学术成果类
(一) 中文论著(含译著)
[1] 方国瑜:《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孙代兴、吴宝璋编:《云南抗日战争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中共保山市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委员会编著:《滇西抗日战争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 徐康明:《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
[5] 陈祖樑编著:《血雾迷茫——滇缅抗日及日军罪恶揭秘》,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 黄杰:《滇西作战日记》,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2年版。
[7] 杨晓林:《永垂青史的滇西抗战》,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8] 周勇:《从怒江峡谷到缅北丛林》,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9]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2编,“作战经过”(3),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
[10] 云南省档案馆编:《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部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 云南省档案局(馆)编:《抗战时期的云南——档案史料汇编》,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
[12] 耿德铭:《滇西抗战史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 何光文:《滇西抗战史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 李枝彩:《实证滇西抗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5] 杨栋梁等:《近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及其行动选择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6] 蔺斯鹰主编:《保山历史文化辞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 沙必璐主编:《血肉丰碑——侵华日军滇西暴行与滇西抗日战争纪实》,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8] 中共保山市委党史地方志工作委员会编著:《保山掌故》,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9] 龙陵县文体局编:《松山战役影像志》,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20] 陈重光编著:《龙陵会战影像志》,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21] 余戈:《1944:松山战役笔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2] 余戈:《1944:腾冲之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23] 云南省保山地区新闻宣传中心、云南省保山地区博物馆编:《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24] 张家德:《中国抗日远征史》第1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5] 中共腾冲县委宣传部、腾越文化研究会:《东方诺曼底之战——滇西缅北战役》,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26] 陈祖樑主编:《浴血怒江》,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 卞修跃:《侵华日军反人道罪行研究》,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年版。
[28] 日本防卫厅研修所战史室编,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大本营陆军部〉摘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9]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译稿 缅甸作战》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0] 晏伟权、晏欢:《魂断佛国——日军缅甸战败的回忆(1944—194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
[31] 李秉新、徐俊元、石玉新主编:《侵华日军暴行总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 苏智良:《慰安妇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33] 狄超白主编:《中国经济年鉴:1947》,香港: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7年版。
[34] 杨天石、傅高义主编:《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35] 田苏苏主编:《日军镜头中的侵华战争:日军、随军记者未公开影像资料集》,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36] 林超民主编:《西南古籍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7] 潘兴明:《东南亚战场》,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
[3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战场学术讨论会论文提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省委员会1995年编印。
[39] 陈丽菲、苏智良:《追索:朝鲜“慰安妇”朴永心和她的姐妹们》,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0] 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编:《滇西抗战第一枪——纪念滇西抗战胜利60周年文史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1] 彭明生:《倭戮略:侵华日军制造的大屠杀事件罪行辑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2] 张家德:《中国抗日远征史》第1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3] 黄恒蛟主编:《云南公路运输史》第1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
[44] 《云南近代史》编写组编:《云南近代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5] 《滇军抗战密电集》,云南省档案馆1995年编印。
[46] [英]弗兰克·麦克林恩著,章启骅译:《缅甸战役——从灾难走向胜利(1942—1945)》,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47] [英]阿诺德·托因比、[英]维罗尼卡·M.托因比编,许步曾等译:《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年)——轴心国的初期胜利》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48]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下卷·第二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9] 徐蓝:《行走在历史中:徐蓝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0] 《日军东南亚战史》,昆明军区司令部二部1980年编印,第139页。
[51] 《抗日战史:缅北及滇西之作战》,“国防部史政编译局”1981年编印。
[52] 王辅:《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3] 武菁编著:《日本侵华图志》第24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
[54] 张瑾、唐润明、邓平编著:《日本侵华图志》第14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版。
[55] 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北京:昆仑出版社2015年版。
[56] 刘景山主编:《侵华日军大屠杀暴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57] 吕芳上:《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3——全民抗战》,台北:“国史馆”2015年版。
[58] 马向东:《德宏民族文化艺术论》,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9] 朱冬生编著:《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版。
[60] 陈艳云:《日本“南进”东南亚与台湾总督府关系研究(1895—1945)》,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版。
[61] 李光信主编:《腾越文化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2] 林文勋主编:《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63] 徐进:《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64] 王群生主编:《中日学者“重庆大轰炸”论文集》,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4年版。
[65] 何一民主编:《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城市发展变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
[66] 池振南、林伟雄编著:《铁证:透过货币看日本侵华罪行》,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7] 冯楠主编:《抗战时期西南的教育事业》,贵州黔欣印刷厂1994年印。
[68] 曲义伟:《中国禁史》(第13—24册),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9] [日]荻野昌弘、李永祥主编:《战争灾害与社会变迁:腾冲抗战的社会人类学研究》,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7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译室主编,王希亮、周丽艳编译:《侵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资料选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71] 郭成周、廖应昌编著:《侵华日军细菌战纪实——历史上被隐瞒的篇章》,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72] 陈致远:《日本侵华细菌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3] 宋希濂:《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74] 段瑞秋:《女殇:寻找侵华日军性暴力受害者》,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
[7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76] 谢忠厚主编:《日本侵略华北罪行史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7] [日]大沼保昭著,宋志勇译:《东京审判·战争责任·战后责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8] [日]若槻泰雄著,赵自瑞等译:《日本的战争责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9] 德宏州卫生局编:《德宏地方病论文集:鼠疫专辑》,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80] 张志芳主编:《李根源〈曲石诗录〉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1] 王宏斌:《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版。
[82] [日]江口圭一著,杨栋梁译:《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1931—1945)》,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83] 米庆余:《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4] 《敌伪纪要·第四十五号(1942年11月30日)》,“外交部亚东司”1942年编印。
[85] [日]江口圭一著,宋志勇译:《日中鸦片战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6] [日]堀场一雄著,王培岚等译:《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版。
[87] 宋志勇、周志国:《战后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88] 余先予:《国际法律大辞典》,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89] 潘洵等:《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90] 蔡寿福主编:《云南教育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二) 外文论著与史料集
1. 日文类
[1] 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並主要文書(1840—1945)』下卷、原書房、1969年。
[2]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インパール作戦:ビルマの防衛』、朝雲新聞社、1968年。
[3]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イラワジ会戦:ビルマ防衛の破綻』、朝雲新聞社、1969年。
[4]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ビルマ攻略作戦』、朝雲新聞社、1967年。
[5]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大本營陸軍部〈2〉昭和十六年十二月まで』、朝雲新聞社、1968年。
[6] 服部卓四郎『大東亜戦争全史』、原書房、1965年。
[7]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支那事変陸軍作戦3:昭和16年12月まで』、朝雲新聞社、1975年。
[8] 臼井勝美、稲田正夫『現代史資料(9)日中戦争(二)』、みすず書房、1964年。
[9] 陸戦史研究普及会『雲南正面の作戦·ビルマ北東部の血戦』、原書房、1970年。
[10] 北部九州郷土部隊史料保存会『兵旅の賦:北部九州郷土部隊70年の足跡·第2巻』、北部九州郷土部隊史料保存会、1978年。
[11] 龍兵団編集委員会『龍兵団』、風土舎、1962年。
[12] ビルマ従軍歩兵第百十三連隊(竜六七三四部隊)『鎮安街守備隊:ビルマ雲南に埋もれた戦史』、二ッ木留次、1990年。
[13] 富崎勝次『龍兵団第十一中隊斯く戦えり:比島·蘭印諸島·ビルマ·雲南戦線』、1982年。
[14] 菊歩兵第五十六聯隊戦記編集委員会『菊歩兵第五十六聯隊戦記』、菊歩兵第五十六聯隊戦記編集委員会、1984年。
[15] 疋田康行『南方共栄圏:戦時日本の東南アジア経済支配』、多賀出版、1995年。
[16] 野砲兵第十二聯隊、山砲兵第十八聯隊聯隊史編集委員会『砲声』、野砲兵第十二聯隊、山砲兵第十八聯隊聯隊史編集委員会、1978年。
[17] 黑田秀俊『軍政』、學風書院、1952年。
[18] 薬師丸章『我が雲南、ビルマ戦』、海鳥社、1989年。
[19] 池田佑『秘錄大東亜戦史——マレービルマ篇』、富士書苑、1954年。
[20] 防衛庁防衛研究所戦史部『史料集南方の軍政』、朝雲新聞社、1985年。
[21] 太田常蔵『ビルマにおける日本軍政史の研究』、吉川弘文館、1967年。
[22] 外務省通商局『雲南事情』、外務省通商局、1911年。
[23] 小野浩毅『雲南事情』、參謀本部、1916年。
[24] 楳本捨三『ビルマ方面軍』、経済往来社、1969年。
[25] 山田正行『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と戦争——戦中期における中国雲南省滇西地区の心理歴史的研究』、グリーンピース出版会、2002年。
[26] 遠藤美幸『“戦場体驗”を受け継ぐということ:ビルマルートの拉孟全滅戦の生存者を尋ね歩く』、高文研、2014年。
[27] 野村佳正『“大東亜共栄圏”の形成過程とその構造:陸軍の占領地軍政と軍事作戦の葛藤』、錦正社、2016年。
[28] 伊香俊哉『戦争はどう記憶されるのか—日中両国の共鳴と相剋』、柏書房、2014年。
[29] 西野瑠美子『戦場の“慰安婦”―拉孟全滅戦を生き延びた朴永心の軌跡』、明石書店、2003年。
[30] 門脇朝秀『滇緬公路·中印公路—日本軍対連合軍の戦い』、あけぼの会、1994年。
[31] 秋畑進「シプソンパンナー、茶馬古道、援蒋ルートの戦跡を訪ねて」、『ヒマラヤ学誌』、2008年。
[32] 伊藤幹彦『日本アジア関係史研究―日本の南進政策を中心に』、ブイツーソリューション、2005年。
[33] 楳本捨三『壮烈拉孟守備隊——玉砕に殉じた日本軍将兵の記録』、光人社、2012年。
[34] 古山高麗雄『龍陵会戦』、文藝春秋、1985年。
[35] 古山高麗雄『断作戦』、文藝春秋、1982年。
[36] 古山高麗雄『フーコン戦記』、文藝春秋、2003年。
[37] 横田進『戦友よ雲南に眠れ:ビルマ雲南戦線追想記』、芸文堂、1983年。
[38] 海軍省『戦時国際法規綱要』、海軍省大臣官房、1942年。
[39] 全ビルマ戦友団体連絡協議会『勇士はここに眠れるか』、全ビルマ戦友団体連絡協議会、1980年。
[40] 森山康平『フーコン·雲南の戦い』、池宮商会出版部、1984年。
[41] 小林英夫『日本軍政下のアジア:“大東亜共栄圏”と軍票』、岩波書店、1993年。
[42] 中尾裕次『昭和天皇発言記録集成』、芙蓉書房、2003年。
[43] 河北新報社東亜調査室『大東亜戦争戦况解説:シンガポール陥落まで』、河北新報社出版部、1942年。
[44] 日本国際政治学会、太平洋戦争原因研究部『太平洋戦争への道·第6巻:南方進出』、朝日新聞社、1963年。
[45] 岩波講座『日本歴史第18卷·近現代4』、岩波書店、2015年。
[46] 東京商工会議所調査部『支那経済年報·昭和12年版』、改造社、1936年。
[47] 森山康平『証言·南京事件と三光作戦』、河出書房新社、2007年。
[48] 相良俊輔『菊と竜:祖国への栄光の戦い』、光人社、1972年。
[49] 岩波講座『現代教育学〈第5巻〉日本近代教育史』、岩波書店、1962年。
[50] 田中利幸『戦争犯罪の構造』、大月書店、2007年。
[51] 清水善俊『支那事変軍票史』、三好印刷株式会社、1971年。
[52] 浅野豊美「北ビルマ·雲南戦線における日本軍の「玉砕」と慰安婦——軍の作戦と民間人保護責任をあぐつて」、『新たな和解の創出:グローバル化時代の歴史教育学への挑戦』、彩流社、2020年。
[53] 中村明子「中国で発生したペスト流行と日本軍による細菌戦との因果関係——1941年の湖南省常徳に対するペスト攻撃を中心に」、『裁かれる細菌戦:資料集シリーズNo.3』、731·細菌戦裁判キャンペーン委員会、2001年。
2. 英文类
[1] Charles F. Romanus and Riley Sunderland, Stilwell’s Mission to China(Washington D.C.: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1953).
[2] Charles F. Romanus and Riley Sunderland, Stillwell’s Command Problems(Washington: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 of the Army,1956).
[3] Sheldon H. Harris, 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1945,and the American Cover⁃up(New York: Routledge,1994).
[4]Daniel Barenblatt, A Plague upon Humanity: the Secret Genocide of Axis Japan’s Germ Warfare Operation(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4).
[5] E.L.Woodward, British Foreign Policy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2(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71).
[6]Williams Peter and Wallace David, Unit 731: the Japanese Army’s Secret of Secrets(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1989).
[7]Frank Dorn, Walkout with Stilwell in Burma(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1971).
[8]Ogburn, The Marauders(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1960).
[9]Hunter, Galahad(Texas: Naylor,1963).
[10]Seagrave, Burma Surgeon(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Inc.,1943).
[11]Seagrave, Burma Surgeon Returns(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Inc.,1946).
[12] John Connell, Wavell: Supreme Commander(1941-1943)(London: Collins, 1989).
[13] John Connell, Wavell: Scholar and Soldier(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Inc.,1965).
[14]Philip Ziegler, Mountbatten(New York: Knopf,1985).
[15]William Slim, Defeat Into Victory(London: Cassell,1956).
[16]Bernard Fergusson, Beyond the Chindwin(London: Pen and Sword,2009).
[17]Brigadier Michael Calvert, Prisoners of Hope(New York: Random House,1994).
[18]Charles F. Romanus and Riley Sunderland, Time Runs Out in CBI(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Chief of Military History Departmentof the Army,1959).
[19]Yuki Tanaka, Japan's Comfort Women Sexual Slavery and Prostitution during World War Ⅱ and the US Occupation(New York: Routledge,2002).
[20]Hata Ikuhiko, Comfort Women and Sex in the Battle Zone(Maryland:Th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Inc.,2008).
[21]Caroline Norma, The Japanese Comfort Women and Sexual Slavery during the China and Pacific Wars(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2015).
[22] Mark Felton, Japan’s Gestapo Murder, Mayhem and Torture in Wartime Asia(Barnsley: Pen & Sword Military,2009).
(三) 学术论文
[1] 遠藤美幸「戦場の社会史:ヒルマ戦線と拉孟守備隊1944年6月—9月(前編)」、『三田学会雑誌』第10期、2009年。
[2] 遠藤美幸「戦場の社会史:ヒルマ戦線と拉孟守備隊1944年6月—9月(後編)」、『三田学会雑誌』第1期、2010年。
[3] 浅野豊美「雲南·ビルマ最前線における慰安婦たち——死者は語る」、『“慰安婦”問題調査報告』、1999年。
[4] 吉見義明、伊香俊哉「日本軍の細菌戦——明らかになった陸軍総がかりの実相」、『戦争責任研究』第2号、1993年。
[5] 遠藤美幸「「戦友会」の変容と世代交代戦場体験の継承をめぐる葛藤と可能性」、『日本オーラル·ヒストリー研究』第14号、2018年9月。
[6] 傅仕敏:《用世界眼光重新看待和认识滇西抗战》,《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7] 王文成:《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意义——纪念滇西抗战暨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60周年》,《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8] 陈丽菲、苏智良:《关于云南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连春的口述调查》,《史林》2006年增刊。
[9] 郭亚非:《缅北——滇西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0] 刘萍:《关于日军强征山西“慰安妇”的调查报告》,《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2期。
[11] 朱海嘉:《封锁与毁灭:抗战时期侵华日军轰炸滇缅公路述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12] 李涛:《早期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滇缅贸易(1644—1949)》,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2年。
[13] 董思聪:《滇西发现一套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发行的军票》,《思想战线》2001年第1期。
[14] 余戈:《日本“军票”:经济掠夺的罪证》,《军营文化天地》2004年第7期。
[15] 杨杞:《侵华日军对中国图书的浩劫》,《文史杂志》1995年第4期。
[16] 张华:《侵华日军云南腾冲鼠疫细菌战研究》,《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7] 寸守德:《抗日战争时期腾冲的沦陷与光复》,《研究集刊》1985年第1期。
[18] 金成镐、金成金:《日军“慰安所”历史罪责及其现实的研究课题》,《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9] 潘德昌:《日本学术界“慰安妇问题”研究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4期。
[20] 方兆麟:《政协文史资料的学术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1] 岳庆平:《关于口述史的五个问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22] 张丽、李鹏飞:《战争性别与创伤:解析诺拉·凯勒的〈慰安妇〉》,《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3] [日]吉见义明著,芦鹏译:《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由来与“河野谈话”的得失》,《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年第3期。
[24] 丁海英:《口述文献及其价值》,《群文天地》2012年第19期。
[25] [韩]金荣著,刘建中译:《慰安妇朴永心》,《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第2期。
[26] 刘强:《滇西抗战——中日对生命线的争夺》,《创造》1995年第4期。